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付出为生命加冕

(2015-07-16 22:52:18)
分类: 写意散文

付出为生命加冕

       且不说成就一番丰功伟业了,就是活得有个人样儿,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人所没有的气质、眼光、胸怀、灵魂形象和内在风度等,也是离不开必要的付出的。付出得多就有可能得到得多,付出得少自然也就得到得少,这是肯定的。付出为生命加冕,这是肯定的。
       付出是活得精彩的先声。付出了,汗水洒下了,生命之树才会根深叶茂。很多人都羡慕皇帝,以为万人之上的皇帝总是优游自得,安闲自在,岂不知,皇帝也是要付出的。据可靠史料记载,乾隆皇帝上午处理要务,午餐之后便开始读书或写诗,从来都是把文化实质看得高于一切。乾隆皇帝几乎每天都要写诗,一生中共写下了四万两千多首诗,相当于一部“全唐诗”。试想,作为一位天上天下、朝里朝外、唯我独尊、一呼百应的皇帝,他缺名吗?他缺利吗?显然不是,他肯定只是抱定了这样的一个理念:人活着,无论位居多高,也是要付出的。如果不付出,拒绝洒下自己的热血,那么,也便只有一个结果:空虚,无聊,苍白,乏味。至于活得精彩,那就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
       付出是活得壮美的前提。付出了,热血洒下了,幸福之花才会姹紫嫣红。皇帝不敢稍有松懈,皇子皇孙们又何尝不是如此?都知道,皇子皇孙们一向都是把“文化涵养”作为自己的头等生命要素的,因此,他们每天清晨四点便准时起床,五点便准时赶往皇家书院接受严格的教育。就拿乾隆皇帝的孩子们来说吧,他们每年只有五天的休息时间,除了学习满文、蒙文、汉文之外,还要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的学问,以及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武术、骑马、射箭等。难道,他们不懂得安逸吗?生在皇室,活在皇室,即使他们懒得付出,幸福之花也是会朝着他们微笑的,可是,为了活得壮美,为了幸福之花永久地绽放,他们却舍弃了安逸,不惧任何艰辛,不留任何余地。
       付出是活得无憾的保障。付出了,浑身的劲儿都使上了,成就之果才会愈加甜美。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两岁便失去了父亲,从此便生活在了孤寂之中。可是,他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早上四点便准时起床,四点半便开始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畅游在知识的大海洋里。除了周末,天天如此。试想,奥巴马若是没有小时候的惊人的付出,后来会载着优等生的荣誉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并成为200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吗?
       古今中外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等,就更是一些因为付出而为生命加冕的典型了。祖逖闻鸡起舞、车胤囊萤映雪、勾践卧薪尝胆等等是在印证“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个朴素的至理,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智利作家波拉尼奥、西班牙画家米罗、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等等也是在诠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具体内涵。他们,无不是既流汗,也流泪,更流血,用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冲出了自己的生命的荣美和荣耀。

       天堂和地狱之间,其实只是隔着一堵叫做“付出”的墙。付出真心才会收获真情,付出热狂才会收获热望,付出美意才会收获美业。
       世间唯一可以证明的因果,便是付出和收获。耕耘永远都是收获之本,付出永远都是成功之道,亘古如斯,亘古不变。变来变去的,永远都是人心。付出为生命加冕,世界上,没有比这更动人的话语了。当然了,付出了不一定就会有回报,但要想有收获却必须要付出。付出得越多,就越是有希望,就越是有果效,就越是有光辉。

  

       本文为我和我的巴洛克艺术学校高考班的学子们所做的同步练习。

 

       材料:

       一个学生问智者:什么是地狱?什么是天堂?
  智者回答:地狱就好比一群人围坐在一口锅的周围,都想把肉夹到自己的嘴里,结果谁也无法做到,因为筷子太长了。最后。大家都骨瘦如柴,相互诅咒谩骂。
  那么,天堂呢?
  天堂也是同样的锅与筷子,不同的是,大家都夹起肉来彼此喂食,因此所有人都可以吃饱,并且满面红光,谈笑风生。随时随地的愿意为别人付出,任何地方都会是幸福的天堂。生活的周围,形形色色的人都有,自私、心胸狭隘的人往往对他人心存嫉妒,任何利益都想沾边,而历来不愿意协助他人,那么当他遇到困难时也就很少有人愿意帮他,就好像地狱里的食客拼命往自己嘴里夹肉,最后却一无所得一样。而另外一些人,对别人的点滴协助都铭记在心,对待他人的时候也总是愿意多付出一点,碰到困难的时候也会获得更多的协助,就像天堂里的食客,总是有更多的人愿意把食物夹到别人的嘴里。付出汗水,才会收获麦穗;付出真诚,才会收获友谊;付出微笑,才会收获友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少抽点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