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延桐
谭延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71
  • 关注人气:31,2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其实就是用文字来保护思想的现场

(2014-11-20 07:38:57)
分类: 文学评论

写作其实就是用文字来保护思想的现场

       从结绳记事,到河图,到洛书,到伏羲文王画八卦,到甲骨文,到金文,到钟鼎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到行书,到草书,到楷书……文字,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了。文字是怀揣善意来帮助我们的,帮助我们记录,帮助我们铭刻,帮助我们捍卫,帮助我们调剂,帮助我们传递……这毫无疑问。文字带来的福音,实在是数不胜数。
       文字,有好多用处,最大的用处,在我看来,便是用它来保护思想的现场。当文字听从了作家的某种召唤,像卫兵一样把思想的现场保护得十分完好的时候,应该说,这就是一位作家最最幸福最最荣光最最骄傲的时候了。作家,即使再穷,也有文字,文字就是作家的私人部队。何况,这支部队,只听从作家一个人的召唤和指挥。仅从这点上来说,作家的权力就是无比巨大的。可是,好的作家,既不浪费权力,也不滥用权力。权力,只是作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思想的现场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和保障。
       当然,情感的现场也是需要保护的,但思想的现场永远在先。一位作家,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用文字来保护思想的现场。如果放弃保护,人人都放弃保护,世界上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思想的现场了。即使有地方可去,我们也不可能会领略到那么多的思想的胜景。思想,也唯有思想,才会和太阳的光辉媲美。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是另一种形式的阳光。它哺育的,是人类的心灵。
       苏格拉底不写作,可是,他的思想的现场却被他的爱徒柏拉图用“对话录”的形式——“对话录”,当然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的——完好地保存下来了;孔子也不写作,可是,他的思想的现场也被他的弟子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等等及时地保存下来了,虽然并不完整……思想的现场,总要有一些文字去保护的。不保护,所谓的“借鉴”,就是残缺的,就像残缺的圆明园那样。
       在文字得到唤醒之前,所有的文字其实都是无动于衷的,这点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的。而无动于衷的文字,是肩负不起保护思想的现场的重任的。因此,在写作的时候,作家的生命本身,也便成了一根魔棒。好的作家,只要轻轻一点,文字便动员起来了。当每一个文字都热情洋溢、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时候,思想的现场也就不愁保护不了了。
       “可是,我怎么就是保护不好呢?”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保护不好的原因,我知道并非他们不想去保护,而是,他们缺乏调遣自己的文字的大部队的能力。能力这种东西,可不是说有就有的。没有个十几年的工夫,任何一个人都是不敢妄言自己具有真正的能力的。真正的能力,从来都是烈火焚烧、千锤百炼的结果。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能力,就让马可·奥勒留、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亨利·戴维·梭罗、豪·路·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伊塔洛·卡尔维诺、阿尔贝·加缪、索尔仁尼琴、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等等一一告诉你好了。
       人类,的确是需要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现场的。思想的现场多了,历史也好,现实也好,也便无处不风光。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好的作家,都是有资格列入“文化英雄”的名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