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的内涵其实就是美好的内涵,因为它囊括了几乎所有美好的元素,因此才有了“诗云子曰”、“诗朋酒侣”、“诗肠鼓吹”、“诗礼传家”、“诗以言志”、“诗情画意”之类的美好的说法。生命也好,生活也好,不能没有诗意,这层涵义永远都不容颠覆或抹杀。诗歌一直都在呼唤着人类,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只是鲜为人知。韦晗鋆不仅知了,并且用她的生命在落实。这个“落实”,一下子便激活了我的欣赏。我对真正爱诗虔诚写诗的人从来都是刮目相看的,因此,当韦晗鋆的妈妈在巴洛克艺术学校写作班部分学生举办的2010年圣诞联欢晚会正式开始之前告诉我韦晗鋆正在悄悄写诗时,我心里即刻便闪过了一束光。这个消息,无疑是那个晚上我所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以至于,我在回家的路上还禁不住喜悦地对同去参加圣诞晚会的我的女儿谭倍儿说,你的韦晗鋆姐姐在写诗啦,爸爸又多了一位写诗的弟子啦。听到这里,倍儿很抒情地说,我喜欢韦晗鋆姐姐。我说,爸爸也喜欢,爸爸喜欢所有有出息的孩子,你的韦晗鋆姐姐是个有出息的孩子。
说韦晗鋆有出息,毫不夸张,因为她刚来我的巴洛克艺术学校写作班学习的时候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四年级的小学生,可现在她升了两级了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个感性的韦晗鋆而是一个感性与理性同在的韦晗鋆了,她越来越懂得怎样用理性来管理自己了。在她的管理之下,不仅身体的个子唰唰地在长,成了同龄人中最摇曳多姿的之一,心灵的个子也唰唰地在长,同样成了同龄人中最摇曳生辉的之一。她的写作成绩一直在她所在的南宁民主路小学同年级遥遥领先。刚来我的学校不久,就发表了《这就是我》等作品,后来又一举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小学组一等奖。有时候,她所写的文字,连我都禁不住一阵惊叹,不忍吝啬或克扣自己的赞美,就比如她在五年级的时候所写的《上帝喜欢白皮鞋》《抖掉主人》等等,光看这些标题,就已经是很有新意了,更何况还有里边的更多细腻、感人、有滋有味的文字。这样的慧根纯正、冰雪聪明的孩子,没有人不喜欢。
韦晗鋆戴个眼镜,很有文气。有些人戴再精美的眼镜也缺少文气,而韦晗鋆无论戴怎样的眼镜都文气氤氲,酷似我理想中的“知识分子”。因此我就常常忽略了她的眼镜而只注意到了她的满含着笑的汁液的眼睛。是的,韦晗鋆的笑是鲜活的,滋润的,荡漾的。韦晗鋆笑起来颇有些俏皮,似在掩藏自己的笑却又怎么也掩藏不住。她的俏皮风格完全是她自己的俏皮风格,因此我就把这样的风格称作“含金风格”,含金量很大的风格。写作要有风格,做人就更是要有风格,肯定,韦晗鋆已经懂了,要不,她也不会成为一个颇具风格的韦晗鋆。
当我说“韦晗鋆戴个眼镜”的时候,韦晗鋆马上就把眼镜摘下来了,忙不迭的,还藏了起来。这时候的韦晗鋆只管嘻嘻地笑,任我看有趣的画儿。韦晗鋆往那儿一坐,就是一幅画儿。
刚才说到了风格我就想起了这样一件事儿:2010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去民主路小学的校门口接倍儿,正好碰见了韦晗鋆。见倍儿迟迟没有出来,韦晗鋆就说,老师,我和你一起等吧。韦晗鋆说这话的时候俨然一个小主人,意思似在说,你看,你来我们家了呀,我这小主人即使再忙也不能马上就走开撂下你一个人在这儿苦苦地等呀——可不是么,学校是韦晗鋆的一个家,精神之宅——等了不短的时间,倍儿终于出现了,见了她的韦晗鋆姐姐眼睛里闪着显而易见的喜色却又有些不知所措。尔后,和她的韦晗鋆姐姐打了个招呼便提出来要去旁边的一家小商店去买一样东西……我急忙又和韦晗鋆说了几句,直到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倍儿的韦晗鋆姐姐迟迟不走本来是要和我一起护送一下倍儿的。这不是风格,又是什么?
记得写作班的教室还在现在的教室对面时,也就是还没搬过来时,韦晗鋆来了总是坐在二排的最靠墙的一个角落里,无论来得多早也是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别人……这也是风格。作业展示的环节到了,有的习惯了退缩,韦晗鋆不仅不退缩而且常常抢着举手第一个来表达……该表达的时候就表达,这也是风格。韦晗鋆是一个风格化了的韦晗鋆。
突然就又想起了晋人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里的一句话:“膺风格秀整,高自标特,欲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以及五代齐己《还黄平素秀才卷》里的一句诗:“如君好风格,自可继前贤”,还有宋代范成大《次韵王正之提刑大卿病中见寄之韵正之得请归四明并以饯行》里的“名卿绪前辈,风格如玉山”……风格,一向耐人寻味,特别是秀整、如玉山的好风格。
韦晗鋆的风格体现在她爱比她年幼的小朋友身上,也体现在她爱比她年长的老师和高年级同学以及一切值得她去爱的人身上。因为,她有一颗饱满而且晶莹的爱心。正是这颗有光泽的爱心,使她成了一个有光泽的韦晗鋆。因此看上去,她浑身都发着光,就像阿拉丁神灯浑身都发着光一样。这些光,全是明亮的光,温暖的光,奇异的光。拿这些光去驱逐潜伏在岁月中的昏暗,肯定会有奇效。一直以来我都这样坚定地认为,有光泽的生命才是可爱的生命,无疑,韦晗鋆是一个可爱的生命。她的可爱既体现在她的外在风姿上更体现在她内在风姿上。她是一个独具风姿的韦晗鋆。韦晗鋆给我的记忆所输入的信息,无一例外地,都是可爱的信息。即使,我想努力捕捉一些不可爱的信息,也捕捉不到。美好的世界,肯定,就是这个样子的了。
我见过韦晗鋆的妈妈也见过韦晗鋆爸爸,他们都是些极有涵养的人。韦晗鋆无疑是双手接过了那种种涵养,然后又把那种种涵养发扬光大。这光大的涵义,正是人生所有的涵义。涵养春秋,涵养精神,只有对自己有要求的人才会这样做,韦晗鋆无疑是对自己有要求的,并且在不断地要求着自己。
2011年2月25日晚上,我给韦晗鋆她们那个班的学生上课,课间,韦晗鋆拿了她写的一首诗给我看,我一看,不冰的冰,就喜欢了。这种思维,正是我所强调并且一直在强调的巴洛克思维。有了这样的巴洛克思维,自然也就会渐行渐远了,因为人生的所有问题都与这个刷新再刷新、创造再创造的巴洛克思维有关。韦晗鋆会走得很远,这注定,没有人会怀疑。
古中国是诗之邦,那时候的少年诗人甚至幼儿诗人比比皆是。因此那个书香弥漫的年代出一个诗人并不稀罕。可是现在就不同了,现在出一个诗人特别是少年诗人就很稀罕了,无比稀罕,因为这是一个普遍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却缺乏高阔梦想与实质浪漫的年代。基于这,我的学生中出了一个叫做韦晗鋆的诗人,不能不说,这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儿。你看,连今天的太阳都很高兴呢,看上去满脸喜色,因为太阳也喜欢借助诗歌这种美好的形式活得有质量有境界有品位的人。
其实,在我看来,韦晗鋆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自然、清新、明净、灵动、可爱的诗。她所写的诗,只不过是她的生命这首诗的或长或短的索引而已。
2011-2-28
注:此为“我的学生系列”之一。这个系列,是为了指导我的学生写作所写。

韦晗鋆2010年在深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