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我的学生李雨潇学点穴

(2010-09-07 11:37:35)
分类: 教育空间

教我的学生李雨潇学点穴

    李雨潇是我的巴洛克艺术学校写作班四班的一名美丽女生,正因为美丽,因此曾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9月4日晚课后,李雨潇跟我说了些具体情况,问我能不能开一个气功班——我的学生都知道我一直在练气功,因为我性情耿直,一向睥睨曲折和怯懦,因此也曾遇到过一些不该轮到我的麻烦,并因此开始了我的义无反顾的气功之旅,曾在深圳大学气功研究中心专修一年,曾遍访名师……一转眼20多年过去了。我在我的学生的建议和鼓动下曾在班上表演过硬气功:用掌侧连砍数块学生带来的短、厚、硬木板和砖块,块块皆断,学生讶然……并趁机结合写作进一步阐明了写作和气功之间的密切关系,比如都是要使巧劲儿,都是要把握好轻重缓急,都是要注重气的行走,都是要点透“主题”……我的一个刚升为高一的名叫陆宏宇的学生(原天桃实验学校学生)不相信点穴真有这么神奇,执意要当场看个究竟,为了让她相信并从此记住在三次征询她的意见后我说,好吧,我现在就让你相信,你咳嗽一个星期之后就完全相信了……结果她就咳嗽了整整一个星期——我对李雨潇说,练气功需要真功夫,必须屏气凝神,摒除杂念,而你们现在的压力又那么大,因此你只学点穴就可以了,尽管点穴也非简单。于是,就给李雨潇上了点穴的第一课——穴场、穴位的找寻及把握,以及二指点、撮指点等点穴技法……
    为了便于李雨潇以及我的其他学生对点穴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在这儿我把个大概说明一下——
    点穴是根据经络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在人体的相关穴位上可产生一定反映的原理,用指、拳、肘、膝等骨梢之强固点来击打人体上的某些薄弱部位和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疼痛难忍的感觉,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甚至造成人体伤亡,从而制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技击术。
    穴位,即穴道,又称俞(腧)穴、气穴、孔穴、砭炙等。穴位有空隙的含义,是位于体表的人体精气营血等各种机能物在经脉循行过程中的聚集、灌注和传输部位。穴位大都处于人体表的凹陷处。在体上下纵横分布着十二经路及脏腑八大脉,上千个穴位。有在经路上循行的“经穴”、“络穴”,也有不在经路上的“经外奇穴”或“阿是穴”。在人体十四经脉线上的穴位有三百六十五个,分为井穴、募穴、郗穴、络穴、俞穴、原穴、会穴、荥穴、经穴、合穴等。点穴中取的穴位不是取所有人体上的穴位,而是取人体上的俞(腧)穴。人体上共有五大俞穴:即进穴、荥穴、俞(原)穴、经穴和合穴,共六十六个,大都在皮肤和肌肉之间。
    点击人体上的某些主要穴位可使其产生麻、哑、晕、咳、笑、死等效果。有些穴位虽轻击轻打却也承受不起,重则死亡,称为死穴。人体穴位中包括“经外奇穴”在内共有致命穴七十个。有致命穴歌曰:“上止天庭二太阳,气口血海四柔堂,耳后受均不治,伤胎鱼际即时亡,前后二心并外肾,崐鱼晴目空甚张忙,肋稍播手艰于治,肾俞丹田最难当,夹背断时休下药,正腰一笑立身亡,伤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乡,出氯不收无药石,翻肚吐粪见阎王,门髓出阴阳混,君则何觅妙方。”
    点穴也称打穴。打穴有七种:斫、戳、拍、擒、拿、撞、闭。用掌边侧打为斫,用手指直打为戳,用掌根按打为拍,用五指抓取为擒,用二指掐取为拿,用膝、肘击打为拍,用手指抓取为撞,用手指扣扣为闭。点穴法中以指点啄为最常见,又有一指点、二指点、撮指点等等。
    人体的经脉气血和穴位是按照一天的时辰来进行开合变化的,所以在一定时辰内,点打某一气血流行开合的穴位,使其气血流行中断,凝聚,则会使人产生失其知觉之效。这就是武术点穴中的“按时取穴”的原理。正如二十四闭穴时辰歌曰:“人身之血有一头,遇时取穴定伤损。子时人中丑天庭,寅时鼻梁卯牙腮,辰时双阴已将台,午时脉腕未七坎,申时丹田酉血海,戌时下阴亥涌泉;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头已手热,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头亥股隙”。
    点穴的种类有鹰抓功、铁指功、点石功、解绳功、插少功、木人功、锁指功等,各有妙理和妙道。
    点穴容易识穴难。点穴之法主要在于熟知全身各穴,不但能言其所在,而且能瞑目抚之。我的学生李雨潇慢慢学吧,为了今后自身的平安起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这是武德;宁可破穴不可击死穴,尽管有人该死,这也是武德。谨记。心上的功夫和身上的功夫都有了,也便不慌不忙,临风而立。风有多远心就应该有多远,心有多远功夫就应该有多远。这个世界,讲的,永远都应该是功夫。

 

 

附人体部分穴位图:

教我的学生李雨潇学点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远镜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