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延桐散文入选《与初中语文教材配套的同步美文阅读》

(2010-02-15 21:26:04)
分类: 写意散文

谭延桐散文入选《与初中语文教材配套的同步美文阅读》

    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与初中语文教材配套的同步美文阅读·八年级B卷》一书,在头题位置选入了谭延桐的写意散文《对面的茑萝》,并作为该书的宣传样章。
    《对面的茑萝》一文曾入选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03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华文出版社出版的《新作品》、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美文领先阅读·九年级上册》等书,并先后作为全国许多地市的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著名作家、《散文选刊》主编王剑冰先生在《2003年中国散文漫谈》一文中曾重点谈到《对面的茑萝》:“它在较短的篇幅里体现出较重的含金量,使读者有一种沉甸甸的收获。”《对面的茑萝》已收入谭延桐的重要著作《中国现当代名家文学大系:谭延桐经典散文卷》。
    链接:http://www.amazon.cn/dp/bkbk937198

   附:对面的茑萝
    对面的茑萝早就已经爬得有七楼那么高了。也不知道它究竟是怎么爬上去的。好象刚刚搬来时,它就已经爬得有那么高了。如果楼层再高一些的话,我想,它还会爬得更高的。它似乎天生就有一种攀岩的本领似的。站在阳台上看去,那幢楼的外观就像是涂了一层厚厚的绿油漆。经过了一年四季,风吹日晒,那层绿油漆显然是明显地旧了——尽管不像北方的茑萝那样完全地改变了颜色,可也的确是旧了——这时候,春天便像往年一样,提着满满的一筒绿油漆,重新又把它漆成了新鲜的绿色,一种谁见了谁都会由衷地喜欢的绿色。由绿色打扮着那幢旧楼,旧楼就再也不显得旧了。相反,倒是多了一种神采,一些神秘。
    每当写作写得累了,我总是喜欢跑到阳台上去,望一望那些茑萝,那些让人鼓舞的绿色。说它们是那幢楼房的毛发或外衣也可以。那些毛发或外衣,不仅装点了那幢楼房,也装点了我的心情。这时候,我的心情总是异样地好。就似乎,我的被那些文字一点一点地吸去了水分的心情又增添了许多的叶绿素似的。我当然知道,这些叶绿素是具有吸收和传递光能的重要作用的,它们总是积极地参与着我的生命中的光合作用。生命中一旦没有了光合作用,那是会很可怕的,至少会导致一种苍白,甚至窒息的。我始终牢记着这一点。因此,我感激那些叶绿素。说白了就是,我感激那些茑萝。茑萝。茑萝。我像默念着一位恩人的名字一样,默念着,茑萝,茑萝……我知道,茑萝的名字,就是我默念一千遍也是不够的。我期待着,当我默念到第一千零一遍的时候,它能够在我的生命里抽芽,并且爬满我的生命的四壁。最好是,风一来,我的生命就会飒飒作响,浑身是音乐。我知道,我所期待的,并非空幻。空幻从来都是有的,但在一个真诚的期待者那里,空幻也从来都是识趣的。它知道该如何在它告退的时候知趣地告退。这些,和空幻打过多年交道的我,当然知道。
    似乎,并没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地注意它,并对它充满非同寻常的兴趣。可是,它依然默默地施展着自己的才华,挥洒着自己的豪情。突然有一天,对,是中午,我看见一帮刚刚放学的孩子从那里走过。他们不如而同地仰起了脑袋——仰得那些小小的发光的脑袋都快要和大地平行了——其中一个说,哇,它们爬得可真高啊。我能爬得有它们那么高就好了。另一个说,我们家住的那幢楼也穿能上这样的绿衣服该有多好啊,这样的话,我就等于是住在绿色军营里了。我爸爸妈妈就是首长,我就是“好兵帅克”了。有一个小女孩赶紧站出来十分骄傲地说,我们家就住在这幢楼里呀,嘻嘻,我是绿色公主。她的话立刻引来了许多的嫉妒。是的,住在这样的一幢穿着绿衣服的楼房里,也的确是值得骄傲,让人嫉妒的,特别是在这样一个绿色越来越珍贵了的年代里。
    我早就已经过了嫉妒的年纪。我只有欣赏。不远不近地,静静地欣赏着它。越是欣赏,我越是觉得,它是一种恩惠,一种赐福。而要承受这样的恩惠和赐福,的确,是需要力量的。一根杂草,一根鸡毛,一缕烟雾,肯定是承受不了它的恩惠和赐福的。于是,我赶紧走回了我的书房,又一次把我自己安置在了座椅上。没有人要求我这样,整天地坐在一个单人牢房里,和我自己过不去,是我自己要求我这样,和我自己较劲儿。我的面前坐着一个无形的人,我是在和这个无形的人对羿,掰手腕儿,谈判,辩论。我凭什么要输给他?平白无故地?在这样一件事儿上,我找不到任何理由。所有的理由,我都交给“念经”这一件事儿了。念文学的经,念大了年龄,念白了头发,念瘦了身骨,我的理由也还是充分的,并且无比充分。
    “你就,那么迷恋它吗?”有一位朋友这样问我。
    我不知道他所说的“它”,是指茑萝,还是指文学。可是我想,它指什么已经并不重要了,关键是,我在迷恋它了。是一种不可更改的迷恋。因此,我便借用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的话来这样回答他:“我不指望靠它来打发冉冉而逝的时光,我只是觉得在观注它时,我心里奇妙而又充实。”还有比“奇妙而又充实”更能概括我的幸福的吗?
    如果,不能像茑萝那样,把生活这面墙壁装饰一新,那我们整天地在生活这面墙壁上爬来爬去,就是爬得再高,又有什么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