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延桐
谭延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71
  • 关注人气:31,2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延桐在广西图书馆报告厅“八桂讲坛”上的演讲(二)

(2010-01-09 11:48:54)
分类: 立体信息

谭延桐在广西图书馆报告厅“八桂讲坛”上的演讲(二)

    有一次,肖邦正在创作一首圆舞曲,写到了一半,就因为思维不畅,再也写不下去了,几近难产。就在这个时候,他家的小猫在他的钢琴键盘上跳来跳去,跳出了一个跳跃的音程和一串轻快的碎音……听到这里,肖邦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捅开了,并电闪雷鸣般地创作出了《F大调圆舞曲》的后半部分旋律。因此,这个圆舞曲又被称作《猫之圆舞曲》,可能是为了感谢他家的小猫吧。
    众所周知的“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等,也无不是灵感的火花照亮的。灵感思维有突发性、突变性、突破性、顿悟性、机遇性、偶然性、模糊性等特点。
    再来看“哲学思维”。作家和哲学家,其实是非常接近的,因为他们从事的都是形而上的精神劳动,都把对生命、生存、生死等等的打量和思量放在自己的心上,都把完成生命的大觉醒、迈向生命的大圆满看作是自己最终的选择。但哲学家只能创造一个世界,作家却能创造无数个世界。这是不同的。还有一个不同的就是,哲学家所使用的大多都是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而作家所使用的却大多都是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但无论怎样的思维,都离不开哲学这颗魂。作家虽然不一定要有自己的哲学创见和哲学体系,但必须要有一颗哲学家的头脑,有哲学意识和哲学观照。这里所说的哲学,当然不是指“经院哲学”和“纯粹哲学”什么的,而是指“生命哲学”和“艺术哲学”等等。因为一位作家,不可能会离开生命和艺术。甚至还可以这样说,生命和艺术,简直就是一位作家永恒的精神籍贯。如果抛弃了这个永恒的精神籍贯,一位作家的心灵也就只好无家可归、四处流浪了。
    无论是贝克莱的唯心哲学,还是休谟的怀疑哲学,还是卢梭的情感哲学,还是伏尔泰的理性哲学,还是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还是克尔凯郭尔的宗教哲学,还是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说到底,都是哲学,都离不开哲学的意识和哲学的思维。如果作家做到了,既有宗教情怀,也有历史眼光,更有哲学意识,那就成了,就不可能会整天地在制造一些苍白的、平庸的、无聊的文字了。我们呼唤思想,思想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哲学的大宇宙里来了。
    好,就来讲两个身体和心灵一起散步的故事好了,看看他们的思维究竟是怎样的。
    有一天,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正在花园里散步,一个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的思想也正在他的脑子里散步。正在这两种步履步调一致窃窃私语的时候,花园里突然窜出来的一些景致把他的思想给绑架了,肢解了……他十分懊恼,悔恨自己没有看好那些远道而来的思想。为了惩罚自己,他便毅然决然地挖掉了自己的双眼。因为那些身份不明的景致正是从他的眼睛里潜入的,这显然是眼睛的渎职。好了,他想,这下就不会再有盗贼明目张胆地闯入内心的国度,残害无辜了。我就可以平静而专注地去迎接我的神灵一样的思想,陪伴我的至爱的原子唯物主义了。哦,这样很好。他继续在想。他丝毫没有因为自己失去了肉体的眼睛而痛苦,因为他还有一双非常重要的眼睛,心灵的眼睛。
    傍晚了,公园的门就要关了,叔本华却依然旁若无人地在公园里走来走去。园丁看见了他,觉得他有些怪怪的,就走了过来。这时候,正好有一个花瓣从树上落了下来,叔本华用手去接,没有接住,眼看着它从空中落下,落在了地上的花丛里。叔本华便认真地蹲下来,去寻找那个花瓣,想和那个从天上来的花瓣对话。园丁走近了,话语生硬地问看上去有些可疑的叔本华:你是谁?为什么还不赶快离开?听到这里,叔本华嚯地一下站了起来,说,如果你能告诉我我是谁,我会十分感激你!离开?让我离开我自己?这绝对办不到!
    现在你应该大体上明白了,什么是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包含了“悖论思维”。因为宇宙中处处充满了悖论。悖论思维的代表人物,要数公元前五世纪埃利亚数学家芝诺了。芝诺曾提出了一系列的关于运动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这些悖论都被记录在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一书里。芝诺所提出的悖论,无不是为了支持他的老师巴门尼德关于“存在不动”、“是一”的学说。他所提出的悖论中,最著名的有“阿喀琉斯跑不过乌龟”和“飞矢不动”两个。
    读懂了芝诺的“悖论”,让自己的哲学思维往深处走,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眼前的世界,看我们以往的判断,看我们旧有的经验,就会漏洞百出了。这时候,就又用得着释迦牟尼所说的“重新觉知世界”和尼采所说的“重估一切价值”了。看问题,自然也就更加尖锐、更加透彻、更加深邃了。
    最后再讲一种“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对客观史实或现象的直接领悟和认知。直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是指不依靠明确的分析活动,不按事先规定好的步骤走,而是从整体出发,用猜想、跳跃、压缩思维过程的方式,直接而迅速地做出判断。
    来看一个例子——
    梅里美是一名出色的特工。一次他接受了一项任务——潜入某使馆获取一份间谍名单。这是一项艰巨而又棘手的任务,因为此名单放在一个密码保险箱内,梅里美只有想方设法获知密码,才能打开保险箱安全返回,否则任务完不成还将暴露自己,后果不堪设想。据情报透露,保险箱的密码只有老奸巨猾的格力高里知道,于是梅里美在所在机构的安排下进入使馆成了格力高里的秘书,并凭着自己的才智逐步获得了格力高里的信任。可是,尽管这样格力高里始终没提过保险箱密码一事。梅里美多次试探打听也毫无结果,这时上级已经下达紧急命令,限三天时间让梅里美交出间谍名单。梅里美焦急万分,到了最后一天的晚上他决定铤而走险。梅里美进入格力高里的办公室,试图用自己掌握的解密码技术打开保险箱,可是一阵忙碌之后他发现一切都是徒劳,一看表发现离警卫巡查的时间仅剩十分钟了,怎么办?突然,他的目光盯在了墙上高挂着的一部旧式挂钟,挂钟的指针都分别指向一个数字,而且从来没有走过。梅里美猛然想起自己曾经问过格力高里是否需要修钟,格力高里摇头说自己年龄大了,记性不好,这样设置挂钟是为了纪念一个特殊的时刻。想到这,梅里美热血沸腾,他立即按照钟面上的指针指定的数字在关键的几分钟内打开保险箱拿到了名单。
    梅里美的“急智”在同行中传为佳话。科学家把这种“急智”称为“直觉”或“直感”,这种思维方式与逻辑思维是相对应的。梅里美对当时自己的想法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用他的话说就是“这部挂钟肯定与密码有关,它一定能告诉我密码”。
    众所周知的阿基米德定律也是凭着直觉解决疑问的例证。阿基米德在面临“结构复杂的金冠是否用同等重量的白银掺假”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他知道金与银的比重不同,同重的金与银体积也不同,要想知道金冠中是否含有同等重量的白银时,阿基米德很清楚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测知金冠的体积。用怎样的办法才能测出结构复杂的金冠体积呢?当他带着问题跨入浴缸时,看到浸入水中的身体与浴缸溢出的水就想到两者体积相同,即刻得出了测量金冠体积的办法:把金冠置入水中,被金冠排开的水的体积就是金冠的体积。阿基米德运用的显然是一种跳跃性的直觉思维,凭直觉使困扰他的疑问迎刃而解。
    直觉思维在创造发明过程中的作用无与伦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艺术创作也都是创造发明的过程。要强化直觉思维,就必须强化知识结构,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是产生直觉思维的前提。其次,还要大胆地设想和猜测,因为没有大胆的设想和猜测就不会有奇迹发生。
    比如我们读《三国志》,发现里面有不少带“疫”字的句子:“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盛行,吏士多死者,乃引半还”;“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我们可不可以认定赤壁之战曹军大败不在火攻而在将士患“疫”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在任何艺术创造中如果能让直觉思维大放光彩,无疑就会给自己的艺术文本增添更多的亮点。
因为时间关系我就只讲上面的几种思维形态。
    崭新的思维形态就是变“无声思维”为“有声思维”,再变“有声思维”为“大声思维”,从而别出心裁,别具匠心,别开生面,别有天地,别有风味,别具一格,别树一帜。这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做的“头脑体操”或“心灵体操”。经常做,智慧就会越来越发达,灵魂就会越来越饱满。
    是的,要想把奇迹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离不开人格结构的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的不断强化,思维结构的不断调整。三重结构,之于生命,之于艺术,缺一不可。缺了,就要补;补了,就会有奇迹发生。不妨来看个例子——
    13世纪的时候,德国宫廷诗人汤霍泽曾云游各地。有一天,他禁不住爱神维纳斯的诱惑,和她住到了一起,在仙境中生活了一年。后来,他受到良心的敲打,责问,便放弃了享乐生活,返回了人间。他去朝拜罗马教皇,乞求恕罪。教皇没假思索,就断然拒绝了他的乞求,说,除非你的手杖当着我的面开出了花朵,你的灵魂方可得救,否则……万般无奈,汤霍泽就只好绝望而去,重新回到了维纳斯的身边。不料,第三天,汤霍泽在匆忙之间留下的那根手杖,果然抽芽生叶,长出了花朵。教皇若有所悟,便派人四处寻找汤霍泽,可是,汤霍泽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去向……
    后来,英国诗人王尔德便在他的《雷亭监狱之歌》中这样写到:“谁能说得准基督将借/怎样的奇迹来显示他的意旨?/自从那朝拜者的手杖/当着教皇的面绽开了花儿……”如出一辙,英国诗人白朗宁夫人也在她写给白朗宁的情诗中这样展示她的情怀:“一见到你,我那根朝拜的手杖/便抽出了芽,暴出了绿叶,承受着清晨的/点点露珠。如今,我再也不想重复/我生命中前半的样本,让那些/反复吟叹、卷了角的书页放到一边去吧/我将赋予我的生命新的一页……”
    奇迹,也便不容置疑了。也正是因为时间里藏着许多的奇迹,才有了那个盛传不衰的出自法国作家夏尔•贝劳笔下的《睡美人》的童话:国色天香的公主奥洛拉静静地睡去了,再也不会醒来了。年复一年地过去了,她只是像睡莲那样地睡着。直到有一天,菲列蒙德王子闯进了那座弥漫着死亡气息的城堡,看到了她,情不自禁地吻了她时,她才缓缓地睁开了眼睛,最后战胜了邪恶的巫婆卡拉波斯的魔法,重获新生。这是爱的一吻所写下的奇迹。谁又不被这样的奇迹魂牵梦绕呢?
    “那水面向远方起伏如山的蓝色烟云伸延着。那些云烟时而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时而又慢慢地沉伏下去。就像是一座梦幻般的美的王国,诱人地从深处升起,又消隐无踪。就像是魔幻的东西向人招手,而后又消失不见……或者,就像是不属于现实的景致,听到远方有声音在呼唤着它,而后又轻柔地沉逝不闻。”谁又不向往丹麦作家庞陀彼丹为我们所描述的这远方的“乐土”呢?乐土里,到处都是奇迹。热爱远方的人,走着的人,永远也不会倒下的人,他的眼睛里怎么可能会装不下那么多的奇迹呢?再多的奇迹,又怎么可能会让他的心灵有难以承受的疲惫呢?
    是奇迹在诱惑着我们……我们翘望,我们寻找,我们翘望和寻找的,不是奇迹又是什么?探赜索隐也罢,探奇寻胜也罢,不是为了越来越多的奇迹又是为了什么?正如白朗宁夫人所说:“你那生机勃勃的伟大的诗篇,已渗入我的身心,化作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了;它的每一朵奇葩都在我的心田里生了根,发了芽。假使竟让这些花儿晒干、压瘪,十二万分珍惜地把花瓣夹进书页,再在书页的天头地角头头是道地加一番注解和说明,然后阖起书来,置之高阁……那将会是面目全非了啊!”
    就是说,所有的奇迹,再大的奇迹,再多的奇迹,也都是从生命这根由上帝创造的手杖上开出来的花朵。
    如果不信人间有奇迹,就再来看看下面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好了: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孩。然而不久,女孩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去旅行。船长的太太给女孩讲船长有一只天堂鸟,女孩便被这只鸟给迷住了,非常想亲自去看一看。于是保姆把女孩留在了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长。女孩耐不住性子继续等待,便要求船上的服务生立即带她去看天堂鸟。那服务生并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只顾带着她一道去看那只美丽的天堂鸟。就在这时候,奇迹发生了,女孩因为极度渴望,竟忘我地拉起了服务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来。从此,女孩的病便痊愈了。女孩长大以后,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学创作中,最后成了第一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她就是茜尔玛•拉格萝芙。
    多么迷人的奇迹啊。
    奇迹尽管迷人,要想牢牢地把它攥住,就必须不给自己留退路,就像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和法国作家雨果那样。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里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遛达,心总也不能安静,练习的效果非常之差。无奈之下,他便横下了一条心,挥动剪刀把自己的头发剃去了一半,变成了一个怪模怪样的“阴阳头”。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得彻底打消了出去玩的念头,一心一意地练习口才,一连数月足不出室,演讲水平突飞猛进。经过一番非凡的努力,戴摩西尼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大演说家。与此相似,1830年,雨果和出版商签订了合约,半年内必须交出一部作品。为了确保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雨果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了柜子里,把钥匙丢进了小湖里。就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头钻进了写作里,除了吃饭和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这部仅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的作品,就是后来影响了全世界的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
    任何退路都是借口。如果要想把奇迹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的话,就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退路。断掉了一切的后路之后,生命才会超越自身的局限,从而释放出最大的能量,闪出耀眼的火光。
    三点撑起一面,这三点便是——人格结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这一面便是——人人都热爱的奇迹。把奇迹紧紧地攥在自己的手中,就会手也暖心也暖,手也有力心也有力。
    谢谢各位!


 

    “把奇迹攥在自己的手中”演讲录的12000字是谭延桐在广西图书馆报告厅“八桂讲坛”上的演讲内容,由广西图书馆报告厅“八桂讲坛”办公室工作人员根据录像资料整理而成,因本人做报告时无论时间长短从来不用讲稿,故而辛苦他们了。本演讲录已收入由“八桂讲坛”编辑、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八桂讲坛录》一书。该演讲的全程录像已作为广西图书馆报告厅“八桂讲坛”的重点报告资料报呈国家文化部存档并使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