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伦对我们说美……

(2009-12-29 19:49:05)
标签:

广西电视台

读书时分

演播系列之五

分类: 文学评论

海伦对我们说美……海伦对我们说美……海伦对我们说美……

    据希腊神话记载,著名的特洛伊之战是以争夺风姿超群、风华绝代的魔力女神海伦为起因,并因此引发了以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长达十年的攻城战:海伦是希腊神话中天神宙斯和勒达的女儿,是当时希腊最美的女神。当她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便被神的儿子忒修斯劫去,不久之后又被她的两位哥哥夺回。在继父斯巴达国王廷达瑞俄斯的宫中,她长成了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少女,之后嫁给了亚各斯国王墨涅拉俄斯,并生了一个女儿。一天,墨涅拉俄斯外出,海伦一个人在宫殿里很是孤寂,偶然的机会,便在阿尔忒弥斯神庙里遇见了帕拉斯王子,两人一见倾心,不久就相爱了。于是,王子就把海伦劫到了自己的国度。爱妻被抢走,爱情遭背叛的刻骨之痛,使墨涅拉俄斯最终忍不住发动了著名的特洛伊战争,发誓要火烧特洛伊城以雪洗他人生中的奇耻大辱……《荷马史诗》也重彩渲染了这一神话传说,说海伦是特洛伊之战的导火索……总之,海伦是以她的征服性的美、掠夺性的美、侵略性的美、不可抗拒的美,不可战胜的美、不可剥夺的美载入希腊神话并光耀千秋、深入人心的。其实,海伦不仅仅具有外在的美貌,更具有心灵的美貌,因为她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善良、温和、明净、智慧、纯洁和美好等等的涵义。永恒的生命之神、爱之神和希望之神,自然是非海伦莫属。征服了特洛伊人也影响了全世界,自然在情理之中。
    美的化身和美的形象,一向是希腊诗人埃利蒂斯穷及一生所神往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最终便凝成了埃利蒂斯的传世之作——《海伦》。很多诗人都写过海伦,但埃利蒂斯的这首《海伦》却最为经典。
    《海伦》的经典性在于,它继承了希腊历史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又汲取了现代人类生活的丰富养料,同时把民族传统与现代精神非常好地结合了起来,从而让我们看到了源远流长的希腊文明和闪耀的地中海精神,让我们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在《海伦》这首诗中,绝望和希望的对垒与冲突是如此地鲜明,视觉和听觉的转换是如此地明快而又不失深沉,情绪饱满,神采飞扬,内涵浑厚,色彩斑斓,感染力极强,有着太多的耐人咀嚼之处。
    当一种美美到极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绝望的情绪,因为这样的美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那样地遥不可及,但绝望和希望从来都是并存的,它们并不矛盾。正因为绝望,我们才更要怀着希望,甚至热望。
来一起倾听一下埃利蒂斯的《海伦》好了——

 

  第一滴雨淹死了夏季
  那些诞生过星光的言语全被淋湿
  所有那些以你为唯一对象的言语。
  我们的手还伸向哪里,既然气候已不再对我们重视?
  我们的眼睛还看向哪里,既然阴云已遮蔽遥远的天际?
  既然你已经闭上了眼睛不看我们的风景
  而且——仿佛迷雾浸透了我们——
  我们被遗弃了,完全遗弃了,为你那死寂的意象所围困?
  
    我们把额头贴在窗玻璃上,提防着新的杀机
  只要你还在,死亡就无法把我们打翻在地
  只要别处还有风在充分欣赏你
  从身边将你掩护,有如我们的希望在远方当你的风衣
  只要别处还存在一片绿野
    越过你的笑声直到太阳身边
  悄悄地告诉太阳我们要再次相逢在一起
  不,我们要面对的不是死亡
  而是秋天最小的雨滴
  一种模糊的感觉
  在更远处我们的灵魂中继续生长的泥土气息。
  
    而且如果你的手不是握在我们的手中
  如果我们的血液不是在你梦的脉管中流动
  那洁净无暇的碧空中的光挥
  我们内心的从未见过的音乐
  依然维系着我们,悲伤的行旅者,向世界靠拢
  那是潮湿的风,秋天的时刻,隔离
  肘部搁在记忆上的酸痛的支撑
  它在黑夜开始把我们从光明割开时苏醒
  在面对悲伤的方窗的背后
  什么也不泄露,因为它已经变成
    看不见的音乐,壁炉里的火苗,墙上巨钟的嘀嗒声
  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一首诗
    一行接一行合拍地应和着雨滴、泪珠和言语——
  不是别的而是像这样的言语,也有一个单一的目标:你。

    这首诗并没有正面去写海伦,而是侧写,完全地把海伦当成了一个文化象征和精神符号。它的美就像海伦本身的美一样,让人感到不可思异。这正应了法国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和诗人布勒东在他的《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的“不可思议的东西总是美的,一切不可思议的东西都是美的,只有不可思议的东西才是美的”这个创作理念。超现实主义诗人们大都有这样一个认知:梦幻是万能的,也只有梦幻才能够显示生命的永恒和彼岸的意义,也只有梦幻才能够纠正现实,改变现实。因此在《海伦》这首诗里,海伦只不过是作为埃利蒂斯的一个美好的梦幻出现的。埃利蒂斯对海伦这个美好梦幻的热爱和迷恋,闪烁其中,荡漾其间。诗中的“只要你还在,死亡就无法把我们打翻在地”,震撼人心。这个“你”,显然是指希望。我们什么都可以丢掉,唯独不能丢掉的就是这希望。希望是我们人类最初的也是最后的灯盏。它让人怀着信心,不奢望,不绝望,但永远怀着热望。它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显然是浓郁而独特的。在这浓郁而独特的氛围中,我们被一种力量推动着,被一种情绪浸染着,被一种声音感动着……它的画面一个接着一个,它的激情一浪连着一浪……隐喻、象征及联想纷至沓来,肢解、重构、意象组合不断涌现,从而洋溢出了一种饱满的热情,拧成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唯美而动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埃利蒂斯的《海伦》,总体上呈现的是明亮和奔放的色彩,涌动的是生生不息的地中海精神,散发的是生机勃勃的生命气息,最大的秘密存在于光明之中,永远都为光明和清澈发言,埃利蒂斯的艺术理念和独特诗风由此可窥一斑。“饮日诗人”、“爱琴海歌手”便是这样诞生的。为此,197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埃利蒂斯。
    埃利蒂斯是希腊包括塞菲里斯和卡瓦菲斯在内的诗坛三大巨匠之一,他以双手捧着太阳的姿势和纯熟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最终赢得了“新希腊诗派之父”的称誉。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的海伦,每一个人也都有每一个人心中的海伦,只要“海伦”还在,也就是美和希望还在,秋风就无法把我们打翻在地,厄运就无法把我们打翻在地。

 

        注:此为谭延桐在广西电视台都市频道“读书时分”演播室的演播系列之五。因为该节目在播出时要出字幕,故形成了这些提纲挈领式的文字,供编导编排该节目时参考。演播时,作者的风格挥洒自如,并不受这些文字的约束。“谭延桐谈读书”将于近期播出。节目编导:吴佳媚。

 

        相关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gjye.html#comment1

 

         在电视台谈诗,这是我的夙愿,比谈散文和小说更让我满怀喜悦。古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的气息四处弥漫,无处不在;十七十八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哪怕是只有七八岁,也能够和去家里做客的任何一个人谈诗学、哲学、美学、心灵学和宗教学……一转眼,人类就物化了,大多数人都沦为物欲的奴隶了,这是多么地可悲和可怕。人类的物质挪进了几步,文化和精神却大踏步地撤退了。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就是今不如惜,我们没有古人活得高贵、优雅和浪漫。因此,既然有了这样一个机会,我是一定要谈诗歌的,从而让诗歌的光芒照耀更多的生命。这是我的良知,我不能泯灭我的良知。有些人在电视台谈诗是在拼死命地糟蹋诗、侮辱诗、亵渎诗,而我却是在真心地捍卫诗、呵护诗、祝福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