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方文学》2009年第3期刊发的我的散文

(2009-07-15 20:20:21)
分类: 写意散文

                                  爱反复被引用
    世界上,最不可缺少,也是被引用最多的,大概就是“爱”了。爱是空气,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是粮食,爱是营养品,爱是发动机……早就有不少人这样说过了。因此,不断地被引用,也就在意料之中了。一个会引用的人去引用,一个不用引用的人也去引用,引用来引用去,“爱”就名声大振了;同时,也滥了,贬值了。和钞票一样滥,和钞票一样不断地在贬值,却屡屡被使用。
    当然,爱是一种好行为。正因为是好行为,马雅可夫斯基才说,“爱是万物之心。万物葱茏生长的秘密源于爱的照耀”;荣达•拜恩才说,“自从我发现了这个秘密,我的整个生活的每一刻都改变了,我开始了真正的生活”。正因为是好行为,人们才群拥而上,抢的抢,夺的夺,抢来夺去,到了自己手里,大多都残缺了,再也不是原来的完整的爱了。聪明的人,就开始自己创造爱;不聪明的人,就从他人那里剽窃爱;半聪明半糊涂的人就坐那里在等爱……反正,没有人不喜欢爱的。就正如《哥林多前书》第13章里所说的那样:“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并天使的话语,却没有爱,我就成了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我若有先知讲道之能,也明白各样的奥秘、各样的知识,而且有全备的信,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并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会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我们如今仿佛对着镜子观看,模糊不清,到那时,就要面对面了。……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你们要追求爱……”当然是要追求爱的。好东西,好行为,谁不愿意去追求呢?
    喜欢爱,追求爱,不见得你就能得到爱,拥有爱。这还要看看你有没有爱的资格和能力。它身价连城,你却两手空空,心灵的智慧和精神的财富一点儿也没有,你拿什么去吸引它、养活它、保障它呢?就有这么一个人,他爱一位白银般的女性爱得都快要发疯了发狂了,就想方设法去走近她取悦她……可他始终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他和她之间隔着怎样的一座大山,结果走来走去就是怎么也走不进她的视野。他就更加苦恼了。他不知道她想穿名牌时装,吃高级食品,用高档化妆品,住豪华别墅,坐私家小车,读精典书籍,去旅游胜地……过一种超人一等的生活。只管在一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往前冲,企图有朝一日能够感动上帝,冲走她的生活。可冲来冲去,不但没有冲进她的世界,反倒冲到疯人院里去了。毫不现实的爱,实在是不能要的。硬要,你也要不起,承担不起,白白地浪费掉自己的一切。
    爱一个具体的人也好,爱心中的上帝也好,爱芸芸万物也好,光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让你的敬虔之心去统领信念、智慧、意志、热忱、力量等等十万大军,要想走到最高处,那是很难的一件事。一般的爱,谁都会;超拔的爱,就不见得了。而超拔的爱,才是最弥足珍贵、感天动地的。超拔的爱都在无私之上,算计之上,狗苟蝇营之上,心怀鬼胎之上。《圣经》里叫它“博爱”,我们叫它“大爱”。也只有博爱和大爱,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才是这个世界的救赎。
    然而,通向博爱和大爱的路总是有云翳、风雨和雷电伴随着,甚至有豺狼、虎豹和恶魔跟踪着。每当这时候,考验你的生命力和意志力的时候就到了。

 

这时,美特莱开口说,就请您给我们说说爱吧。
先知抬起头,向众人投去仁爱、温柔的一瞥。
众人一时沉默了,在静听着他的声音。只听见他用洪亮的声音说——
如果爱向你们招手示意,那么你们就去跟随他,不要迟疑;
纵使爱的道路非常艰险也非常崎岖。
如果爱的双翼将你们围抱着,你们要顺从它,不要违拗;
纵使那藏在羽翼中的剑刃会伤害你们的皮肤。
如果爱和你们攀谈,你们要相信它,不要多虑;
纵使爱的声音会打破你们的梦,就像大风将花园夷为平地。
爱,会为你们加冕,也会将你们钉上十字架。
爱,为你们的成长尽心尽力,也不会忘记教导你们,
从而将腐朽从你们当中彻底剔除。
爱,升华到你们的生命树的最高处,呵护你们阳光下颤动的枝叶,
同时也钻入带土的根系,在静夜中呼唤真理的名字……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他的《先知》中曾经这样写到。他把爱的心灵、情怀和性格都表现得一览无余。爱,无不是这样的。熟透的爱和苦涩的爱,显然人们都喜欢熟透的爱。也只有熟透的爱,才会让人有心颤的感觉,飞升的体验。可是,熟透的爱,当然也是需要熟透的心灵去领略、去品味的。
    其实,引用并不可怕,滥用才可怕。恰恰,到了滥用的年代了。于是,上帝就开始为可怜的爱哭泣。从早上哭到了晚上,又从晚上哭到了早上。从上帝的哭声里,我们听出了我们人类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