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题用的我的散文

(2009-06-10 18:56:23)
分类: 教育空间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樱桃树下
                                                     谭延桐
    那是一颗很大的樱桃树。正是它最骄傲的季节,上面自然缀满了红玛瑙一样的樱桃。一大群孩子,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早就发现了它的存在,因此,只是一眨眼的工夫,它的周围就围满了孩子。他们全像仰望星空一样地在仰望着它。可不是么,此刻,那些樱桃多像亮亮闪闪的星星啊,谁不喜欢星星呢。看上去,他们中的每一个似乎都很激动,就好象那些樱桃马上就要自各儿跑到他们的嘴里似的。可是,这又怎么可能呢。只要稍稍动一动脑筋,就知道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了。谁都知道,天上是不可能会掉馅饼的,又何况这是比馅饼还要好看还要好吃的樱桃呢。

 
                                 樱桃,樱桃,甜美的樱桃,
                                 像火焰在燃烧,像星星在闪耀。
                                 烧着了少年的心,
                                 也照亮了他们年青的微笑……

 

    这歌声一撩拨,有的孩子就开始急不可耐了,一跳一跳的,恨不能跳到和那些樱桃一般高的高度去。当然了,着急也是没有用的。这道理谁都懂。如果着急有用的话,遇到类似的问题——类似的问题可就多了,大家就都会用着急来解决了。那,这个世界上还要平静、从容、沉着、勇敢、胆识、智慧和力量之类的做什么?那些着急的孩子显然是不知道这些的,他们只管忙着着急了,哪里还管得了这些呢。
    就在这说着说着的当儿,一只熟透了的樱桃便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一个少年的头上。那个少年刚要开口大骂,便又一下子止住了,因为这一刻他终于看清楚了,砸在他的头上的并不是一种厄运,而是一种好运。好运就是砸破了他的头,他也会乐意他也会高兴死的。于是,他就笑了,并赋予了笑一种很明亮的涵义。他的笑,转瞬便招蜂引蝶般地引来了许多的嫉妒。有一个少年怒气冲冲地对他说,丢了,赶快把它丢了!你忘记老师是怎么对我们说的了?不劳而获是最可耻的,你忘记了吗?那个少年紧紧地攥着那颗樱桃,就像攥着自己的命似的,坚决不丢。我让你不丢!那个嫉妒他的孩子猛地推了他一下,猝不及防,他也便倒下了,樱桃滚出了老远。他的来之不易的好心情也跟着倒下了。看得一清二楚,许多的疯了一样的脚正在他的倒下了的好心情上踩来踩去。
    趁别人踩来踩去的工夫,有一个孩子就已经爬到樱桃树上了。他坐在一个树杈上,旁若无人地摘着樱桃,吃着樱桃。那架势,就仿佛他是一个君王似的。别人才不管他是不是君王呢,别人只关心那些樱桃能不能落到自己的手上。于是,说着说着,一些不大不小的石头就飞到了他的头上,像子弹一样,嗖嗖作响。一想到子弹,他就赶紧下来了。他的小小的脑袋可是对付不了那些张牙舞爪的“子弹”的,何况又是那么多的从来不长眼睛、不讲道理的子弹。他下来了,按说也便应该没事了,可是不行,有一只拳头代替那些“子弹”,落在了他的头上:你吃够了是吗?你吃够了,下来了,为什么就不给我们大家伙儿也摘一些下来呢?啊,问你呢?有福同享,你忘了吗?你这自私自利的恶鬼,不揍死你才怪呢,不揍死你就对不起你!对,揍死你!
    这时候,有一个少年不知从哪里悄无声息地弄来了一根长长的竿子。趁他们还在争着吵着打着骂着的当儿,便开始打樱桃。不一会儿的工夫,樱桃便落了满满的一地。大家抢啊抢啊,几乎是抢破了头。他打完了,大家也便抢完了。他的手里空空荡荡的,连一颗小小的樱桃也没有。他叹了一口气。那口气的意思好象是说,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摊上了好运没有用,有爬树的本领也没有用,千辛万苦找来了一根结实的竿子也没有用……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怎么会是这样的呢?没人注意,他的眼中那两颗比樱桃还要大的硕大的泪珠。那是两颗被时间放大了的迷惘的泪珠。

 

13.从全文看,孩子们得到樱桃的方式有三种,它们依次是:(4分)
    被熟透的樱桃打中脑袋

                                                                                             

                                                                                             

14.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在句中的作用。(4分)
    (1)那个少年紧紧地攥着那颗樱桃,就像是攥着自己的命似的,坚决不丢。(2分)

                                                                                            

                                                                              

    (2)许多疯了一样的脚正在他倒下的好心情上踩来踩去呢。(2分)

                                                                                            

                                                                              

15.联系上下文,对下面两段文字作简要赏析(可从描写方法及表达作用等方面作答)。(4分)

    (1)他坐在一个树权上,旁若无人地摘着樱桃,吃着樱桃。那架势,就仿佛他是一个君王似的。(2分)

                                                                                           

                                                                                  

    (2)你吃够了是吗?你吃够了,下来了,为什么就不给我们大家伙儿也摘一些下来呢?啊,问你呢?有福同享,你忘了这句话了吗?你忘了吗?你这自私自利的恶鬼,不揍死你才怪呢,不揍死你就对不起你!(2分)

                                                                                              

                                                                              

16.有位文学评论家说:好的文学作品,在结尾时都会给人送上一个“标点符号”,有的是“。”,有的是“?”,有  的是“!”,还有的是“……”。认真品读文末画线句子,并联系具体的故事情节,说说本文送给读者的是一个什么符号,并陈述理由。(4分)

    我认为本文送给读者的是一个      号。理由                                                                                                                                                                                          

 

转自广西南宁市中考语文试题用的我的散文http://www.ywzx8.com/zk/fxst/200711/17168.html

 

相关链接:
http://shiti.02edu.com/yuwen/chuyi/shiti-90726_2.html

http://www.yuwen123.com/Article/UploadFiles/200710/20071027143939407.doc

http://www.gxwenlian.com/index/wldt/czdt/20070705/070509.asp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btru.html

 

据不完全统计,谭延桐散文《石头里藏着雕塑》《家是地球的中心》《决斗》《琐事的雇工》《对面的茑萝》《拿自己的生命当柴烧》《它还会再少下去吗》《真正的响声》《樱桃树下》《不画别人的风景》等,曾先后30余次用作人教版及黑龙江、吉林、北京、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重庆、湖南、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市的高考或中考语文试题的现代文阅读题、材料作文题及教师业务理论考试题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