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在南宁市文联四楼会议室参加南宁市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未成年人题材音乐创作会议”。会上,做了“不要被世俗文化所扭曲”的专题发言,得到热烈响应。
我的主要观点是:1、必须澄清“未成年人”这个模糊的概念。有的身体机制是“未成年人”,心灵机制却早已摆脱并超越了“未成年人”的涵盖。也就是说,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从来都是不对等的,有的只有几岁或十几岁而心智却早已达到了几十岁人的心智,相反,有的几十岁了心智却依然像个幼儿甚至胎儿。因此不要把“未成年人”简单地理解为“孩子”。孩子,也未必就是“孩子”。2、未成年人的审美系统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不要再犯“迎合”的错误。未成年人热衷什么喜欢什么就去炮制什么,就是在犯“迎合”的错误。在西方,一本《圣经》和一个玩具之间,未成年人肯定选择《圣经》而不是选择玩具;而在中国,未成年人却普遍地选择玩具,这是实用主义在作祟。艺术家不应去给实用主义推波助澜,应该给梦想、精神、境界等等拨灯续焰。3、这是一个迷信弥天大谎的年代,游戏遍地是的年代,小丑满天飞的年代,越是毒品就越是影响得更直接,但艺术家不应沦为毒品的贩卖者,尽管贩卖毒品可以使一个人火速暴发。4、也不必看中大众的拥护,因为大众从来都是可疑的,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平均数,平均数就是平庸。看中大众的拥护,就不可能会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艺术家的性格,更不可能会有真艺术。5、在我看来,抓住“心灵和感动”、“高度和深度”是与世俗文化对抗的坚硬手段,这个手段不应放弃。
午,与南宁市的音乐家们一起欢饮。
晚,与部分南宁市音乐家在人民公园的八角寨酒楼继续欢饮,给大家的老朋友、作曲家小沛先生及其夫人送去珍珠婚祝福,至凌晨。
拟在20日之前,创作出两首融“梦想”、“心声”、“人性化”“启示性”、“新意”、“诗意”、“意味”、“境界”等元素于一体的艺术歌曲,从而和《老鼠爱大米》之类的恶俗文化形成对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