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性写作”或“宗教化写作”是从诗歌精神追求的向度上对“书面语写作”的一次重新“命名”。持“神性写作”或“宗教化写作”倾向的诗人通常追求词语的圣洁色彩和崇高意味,注重内心某种具宗教感或神性的情感体验,对生命和事物的世俗性价值持内在否定态度。这批具“神性写作”或“宗教化写作”倾向的诗人在诗歌美学的意义上归属于浪漫主义诗人的范畴,他们的诗篇往往以其超现实的境界、具崇高性质的情感力量打动读者。在寒烟、陈先发、杨键、谭延桐、李青松、海啸、鲁西西、杜涯、赵红尘、魏克、王黎明、姚辉、史幼波、发星、耿翔、江雪、道辉、王锋、徐柏坚、单永珍、杨建虎、王琪、阳子、南子、维色、讴阳北方等一批诗人的文本中,我们不难体认“神性写作”或“宗教化写作”倾向作为一种美学趣味的客观性存在。
——摘自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中国30年文化发展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