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判断明明是“这样的”,一群人却在高呼“是那样的”,一瞬间你竟迟疑了,开始怀疑自己了,动摇了,并准备着按照那样的去做了。等你彻底地冷静下来,清醒过来,坚定地认为就是“这样的”之后,等你的那列时间的火车早已没了耐心长啸一声轰隆隆地开过去了。你看,人世间又多了一个“相错瞬间”、“噬脐莫及”的案例。这个案例,很显然,并不是你想要的。轻易地就改变了自己,放弃了自己的初衷或本愿,自然不是一件好事。不是好事,却经常地在发生。真理有时候就在一个人的手中,与“少数服从多数”没有任何关系,许多人都忘记了。
你揉揉眼、搓搓手、感叹一声,一系列的动作只有你自己知道它们的深意。这个世界越来越嘈杂,喊叫声不断,争吵声不断,风声雨声不断,内心是万万不能嘈杂的。心、肝、胃、脾等等,如果互相仇视动不动就打起来了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反正,内心一嘈杂,问题就会像野草一样蔓生。这些问题,或是小问题,或是大问题,或是不大不小的问题,反正都是些不该出现的问题。不该出现的问题一旦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云就会变得越来越黑,水就会变得越来越浑,人就会变得越来越不清不楚。这时候,沉重就不请自至了。伴随着沉重,说不定还会有倒塌发生,我说的是内心的倒塌。这内心的倒塌,就是心灵废墟的来历。
我说的是你,其实也是他,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本来都是有着各自的名字和模样的,可渐渐地,都被模糊了。是被别人模糊的,也是被自己模糊的,归根结蒂还是被自己模糊的。有“模糊数学”、“模糊哲学”……没想到还有“模糊人生”这一说。如果能够让模糊了的都还原过来清晰起来,那也是好的,可是,往往的,模糊了就模糊了,再也不能正本清源了。生命的天数毕竟很有限,做不了多少事情的。于是,便有了一幕一幕的悲剧。这悲剧的上演,如果你是观众,可能你还会怀着一颗好奇心;可如果你是演员,演着演着,说不定就再也不能回到现实中来了。
如何是好?你说究竟如何是好吧?
好吧,就让我们把思绪扯得远一点,远到文革的那个时候。文革的那个时候,不是大家都在喊都在砸都在打都在抢么,喊对了砸对了打对了抢对了么?把自己的心灵都喊哑了,把爹妈的“狗头”都砸下来了,把有限的好时光都打死了,把罪恶都抢来了……文革十年,搁浅了多少青春多少生命啊!
好,不说文革,咱说说别的——就说说你也认识我也认识的那个他吧——他,本来当年是要报北大去北大的,可爹也说娘也说哥也说姐也说叔也说婶也说朋也说友也说报北大你有把握么真的有把握么即使有把握那也要花很多的钱啊你有那么多的钱么既然你没有那么多的钱你还想继续吸你爹娘的血榨你亲人的髓啊?结果,他就沉默了,犹豫了,本来能上北大的他就上了一个甚有把握而且花钱很少的地方院校了。大学毕业之前,本来,他是要考研的,可又在众人的“考研干吗有个大学文凭就不错了你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你算是很有出息的了你该知足了知足者常乐你不知道么”的劝说下把个高涨的热情给一下子熄灭了。大学毕业之后,本来他是被一家很好的事业单位优先录用的,可又在众人的“去事业单位钱太少了傻瓜才去事业单位聪明人哪个不选择个有钱的单位啊”的喋喋不休下把个好端端的机会给白白地丢掉了。结果,去了一家金融企业之后,他极不适应,头也胀心也胀才一年多一点儿的时间就从豪情满怀变得蔫儿巴几了,彻底地变了,变成了一个了无生气的陌生人。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很好的女孩出现了,可他又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嗡嗡声中改变了自己的主意,和另外一个女孩结为连理了。和那个女孩生活了还不到一年,他才终于又发现,那个女孩并不是他想要的,阴差阳错了。就这样,折腾来,折腾去,他病了,得的是一种怪病,直到现在这种怪病还在折磨着他……想想看,究竟是谁害了他啊?
没主意的人,或者说没主见的人,不坚定的人,风一来就像稻草人一样摇摆的人,就注定了遗憾丛生甚至悲剧迭出,这真的是怨不得别人的。怨自己,不怨自己怨谁?可话又说回来,你怨得起吗?你有承载这份怨气的能力吗?
不用说是创见了,一个人起码应该有点主见吧?把主见全都拱手相送了,送给鬼了,那你不讨鬼的欢喜最后变成鬼才怪呢。“做鬼也风流”,可不适合放在这儿。
富有主见,敢作敢当,我欣赏这样的人。唯唯诺诺的人,其实就跟一只老鼠差不多。老鼠的命运,当然就是被打被吃的命运。即使不被人打,不被猫吃,也会被自己的良心责打,被命运吞吃。打蔫了,吃掉了,才终于觉悟自己活得不是一个人样子,已经晚了,后悔也来不及了。生命的荒凉,人生的悲叹,往往就是这样诞生的。
一切的办法都在自己那儿,别人毫无办法。谁也替代不了谁,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替另一个人活着,即使想也无能为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