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句出自《汉书•郦食其传》里的话早就被人们说烂了,但说烂了并不证明它的意义也烂了,相反,它的意义倒是越说越完全,越说越重要,越说越深远。因此,《周书》中一共介绍了八件国家大事,第一件就是饮食。正因为它意义迭出,一语道破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以及安国之本,才群哄而上,被人们永远揪住不放的。
专门来说说北海人的饮食,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我一向觉得,通过饮食这一最生物化、物质化的层面,来理解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气质,并通过这一重要的切入点,挖掘管仲所说的“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足则知礼节”的意中之意,是最直接的途径和手段。
世间有许多美食的天堂,北海算是一个。在北海,陆地三鸟,海产八珍,随处可见。不为别的,就为这里有的是山林,有的是海域。如果缺了这两样,山珍海味,就不是那么容易凑口的了。就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北海人就应该好好感谢他们的环境,山海一体的得天独厚的环境。
山珍和海味这两样中,最容易得到的自然是海味,海味中最容易得到的自然是海鱼,因此北海人祖祖辈辈都爱吃海鱼。什么海鱼好吃,怎样去烹制海鱼,怎样吃最独到,怎样吃最经济,北海人一清二楚。就好像,北海人个个都是厨祖少康的后裔、烹制海鱼的专家似的。只要是在北海住上一段,特别是在北海人的家里住上一些时日,你就会大体知道北海人在海鱼上所做的大块文章了。
说到了这里,我就不禁想起了日本。据说,日本人只吃海鱼不吃河鱼,河鱼都是用来喂养其他动物的,而且吃鱼的数量是我们中国人的好几倍,因为日本人都坚信这样一个理念,吃海鱼可以使人聪明,而且使人长寿。拿这观点对应到北海人的身上,北海人就是聪明而且长寿的了。而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大概,这也是海洋文化和生命文化互渗的一部分了。
北海人最爱吃的鱼,叫沙箭鱼,也就是书上所说的多鳞鳝。据说,钓捕的沙箭鱼鲜度最好,无论是用来蒸、焖、煎、炸,还是用来煲汤,都鲜美得让人不愿吝啬自己的赞美。因此,北海人最看好的,还是钓捕的沙箭鱼。
还有一种鱼,北海人叫它留鱼,书上叫鳗鲶,也是北海人的喜爱。这留鱼,样子就像生活在淡水塘里的角鱼,刺有毒,市场上出售的时候,全是除了毒刺的,因此北海人都放心地把它买回家。买回家之后,既可以煲汤,也可以打火锅,反正都是美味。还有更美味的,也是北海人最常吃的,是酸菜焖留鱼,那才叫美味之美味。说到了这儿,我就突然想起了我在北海渔村采风时所听到的一句话——留鱼等爹奶,爹奶就是岳母的意思,很显然,留鱼在渔家的身份是极其高的,因为它一向是渔家女婿用来讨好岳母的一种难得的好鱼。
市场上经常见到的,还有一种不错的鱼,叫冰鲜油甘鱼,属深海拖网鱼类。买回去,像烹调马鲛鱼那样或煎或焖,味道绝对不比马鲛鱼要逊色,但价格却比马鲛鱼要低得多。北海渔民都把油甘鱼叫做“狗待哭”,据说这个叫法来源于这样一个民间传说:狗见主人买回了一条油甘鱼,便仰着脖子伸着舌头开始热切地期待着,终于算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了,便钻进饭桌下做好了拣鱼骨头的准备,可等来等去等主人把饭吃完了,还是没有拣到一根鱼骨头,狗就忍不住哭了。狗之所以拣不到一根鱼骨头,完全是因为,油甘鱼的骨头是软的,而且很香,主人在吃鱼肉的时候都禁不住连骨头也吞下了。吃鱼不吐骨头,我还是第一次在这里听说。就可见,油甘鱼的骨头也是好东西。
油煎鱼,北海人自然也喜欢。北海人最爱吃的油煎鱼有两种,一种是煎黄鱼,一种是煎鲻鱼。黄鱼的头部两侧各有一斑,因此学名又叫斑鱼祭。这斑鱼祭,如果是油煎的话,就先用猛火然后用文火,直到把它煎成了酥黄,之后再配以酸醋蒜茸等佐料,趁热吃下,香脆可口,回味无穷,自不用说。斑鱼祭中的鹌子黄肥得可以,油剪后吃下去,就像吃了一块软黄金,心里也闪亮。但烹调时必须去鳃,别的就不用了,既不用刮鳞也不用开肚。鲻鱼的做法,可惜因为时间短,我没有学到。
清蒸鱼,北海人也少不了。北海人常吃的清蒸鱼,有清蒸龙利,清蒸狗利,清蒸巴鲽,不下十几种。清蒸狗利和清蒸巴鲽有两个指头那么大,极便宜,称得上是物美价廉。用姜丝或蒜茸清蒸了,要多鲜美有多鲜美。即使是笨人,也可以来做这样一道菜。
鱼汤,就更是少不了了。老虎鱼、石斑鱼、黄丝鱼、牛心头、跳狗鱼、鲨鱼……随便哪一种,北海人都会做出不凡的靓汤。特别是老虎鱼,煮出的靓汤白如牛奶,看着很美,喝着就更美。老虎鱼的鱼皮和鱼肉,都十分嫩滑,食之,还念着再食之,实在是让人胃口常开。只是,老虎鱼的另外一个名字有些恐怖,叫鬼鱼由;样子也有些恐怖,浑身都带刺,看上去活像一个怪异的刺猬,而且刺中带毒。但,这并无妨它的“心灵美”。
反正,走近北海,就等于是走近鱼的世界了,大鱼小鱼,红鱼黑鱼,奇鱼怪鱼,应有尽有。鱼,许多人都愿意从字思维出发,把它理解为“年年有余”。北海人守着一个液体的鱼仓库,不年年有余,那才叫怪呢。
看到年年有鱼或年年有余的北海人如此地热爱生活,中国的第一位厨师、四千多年前的少康无疑是欣慰的了,因为少康从北海人的身上看到了他的事业的延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