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比老爷爷还老的老街

(2008-10-18 16:43:43)
标签:

文化

分类: 写意散文

比老爷爷还老的老街

    就像是一位沧桑的老人,一直一直,住在那里,等着什么,盼着什么,想着什么,念着什么……任时光一点一点地从自己的身边漫过去,冲刷着什么,淘洗着什么……闹市再闹,也影响不到他内心的坚定与安详。“桑田沧海任更差,他自无惊无讶”。这,便是北海的骑楼老街了。
    骑楼老街指的是北海的中山路和珠海路。诞生于1927年前后。它的源头,却要追溯到19世纪中叶,因为从那个时候开始,一批西洋建筑便开始陆续在北海安家落户了。后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终于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些骑楼老街。骑楼老街其实并不是西洋建筑的照抄和照搬,而是改写和改制,从深层文化的根源来说,它的体内流动的依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液。因此我曾在我的另一篇文章里这样说过,骑楼老街是东西方文化猝然相遇后的一个美好结晶,是跨国文化婚姻的一个活的佐证。
    这些老街建筑,大多为双层或三层,据说这是受了19世纪末叶英、法、德等国在北海建造的领事馆等西方卷柱式建筑的影响。临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及窗柱顶端,都有着漂亮的雕饰线条,线条流畅,工艺精湛,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临街墙面的形形色色的装饰和浮雕,形成了南北两组的空中雕塑长廊;这些建筑临街的骑楼部分,既是道路向两侧的扩张,也是铺面向外部的伸展,人们走在骑楼下面,既可避风避雨,也可遮日遮暑;骑楼的方形柱子又粗又重又厚又实,一看便是古罗马建筑的风格再现。 
    继续欣赏。有耐心当然就要继续欣赏下去——
    骑楼建筑最精彩部分,当属花墙头了;花墙头下面的长方形构图,据说是来自中国建筑的匾额,这是在西洋建筑的辞海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一般的匾额都是书写着“XX阁”、“XX楼”之类,但在这里,却演变成了极富文化特征的梅花浮雕;匾额的左右两边,都题有或长或短或大或小的楹联,这些楹联无不内涵丰富,或昭示着平安,或昭示着吉祥;炎黄时候的部落图腾,在这里随处可见——炎和黄两个部落分别崇拜龙和凤,这里的建筑的屋顶便一律地住满了龙和凤,龙和凤一腾一飞,便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也带起来了。
    打磨一下目光,让我们来,继续看,看就看个够——
    许多骑楼上部都有“天目”——这个“天目”,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呢?原来,这个“天目”,其精华之处在于“空”和“圆”。都知道,在中华文化的大书里,“空”有着深邃的内涵,一个“空”字,便衍生出了诸多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玄义和奥义,比如“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等等。而这个“圆”字,则涵盖了天地合和、天人合一、大一统、大团结、大同世界的哲学内涵和人类良愿。
建筑,就在我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总是离不开各式各样的建筑。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各式各样的建筑,其实就是打量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当然也包括内心的生活。正是这样的打量,使我们不断在认识我们眼前的世界,也认识我们自己的存在。
    那就继续打量吧,随着脚步的丈量,一边打量一边加上自己的思量——
    南方沿海的骑楼,初步划分为闽派和粤派。闽派骑楼由于受当地传统木雕技艺的影响,骑楼立面上无不堆满了浮雕图案;粤派骑楼则不然,粤派骑楼是以广州地区为基点,以岭南风格为主调,一向兼有满州风格和欧式风格。北海因历史上隶属广东,因此北海的骑楼多是粤派骑楼。但它与广东、福建等地的骑楼相比,省去了过多的烦琐和雕饰,图饰更加简洁,线条也更加精美,整体也更加和谐。其艺术色彩之浓、意味之深、意境之远,虽非无与伦比,却也无懈可击。
    骑楼老街老则老矣,却并不老态龙钟、老气横秋、老于世故、老奸巨猾、老谋深算、老大自居、老生常谈、老调重弹,而是老实敦厚、老当益壮、老骥伏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样的老,才是人人都喜欢的老。就像老师、老兄、老一辈、老人家、老黄牛、老资格、老字号一样受人敬重和尊重。
    静下心来,翻翻骑楼老街的历史,就会看得很清楚了:它和历史上的两个条约,即1858年的《天津条约》和1876年的《烟台条约》有关。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的历史,给骑楼老街带来了说不尽的滋和味。
    那么,我们还是往前继续翻,翻翻看吧,看个究竟——
    1927年以前,珠海路曾是北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店铺鳞次栉比,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中段的店铺,主要经营来自苏杭的绸缎;东段的店铺主要经营鱿鱼、沙虫、虾米、鱼干等干海货;西段接近外沙港口,所有的店铺全部经营缆绳、鱼网、鱼钩、渔灯、风帆布、船钉等渔民用品……时间的流失,把骑楼老街昔日的繁华全部带走了。而今,除了稀稀落落、屈指可数的几家经营渔具的店铺之外,就再也没有了别的。有,也是日渐苍老的民居和古道了。虽然,它们都保存得还算完整,并被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称作“中国近现代建筑年鉴”。
    沧海桑田,可窥一斑!
    作家舒乙曾来骑楼老街参观,是这样说的,骑楼老街和新加坡的国宝级老街酷似,应该极力保护好这样的极富象征意味的老街。英国建筑学家白瑞德也说过,骑楼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对北海有意义,而且对华南地区以及整个中国以及整个世界都有着文化的意义。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市长皮埃尔•布尔克也说过,北海的老街很老,我建议北海市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申请,将珠海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来保护!
这些,都是必然的了。骑楼老街承载了多少风云多少文化多少隐喻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