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珠是海的精灵、美的使者,大概没有人不知道;珍珠的圆润和通透,大概没有人不喜欢。因此,就有很多人拿珍珠喻诗、喻美文、喻美人、喻美梦、喻世界上一切美的存在。就凭珍珠的美的品性,完全可以和鲜花并列一起,只不过是,鲜花极易得到,珍珠极不易得到,必须探到深海里才是。
究竟从哪里才能得到最优质的珍珠,或曰珍珠中的珍珠?
答曰:北海!
这声音,是从历史的深谷里传出来的。
是的,北海的珍珠,我是早就知道了,从史中,从书里,从电视上,从别人的口齿之间。特别是,2001年7月,在北京中国诗歌学会举办的华夏杯全国新诗大赛颁奖会上,当来自北海的一位叫白仑的诗友把从家乡带来的珍珠项链分赠给要好的诗友时,竟掀起了层层叠叠的惊叹,都说,北海的珍珠,才是珍珠中的珍珠。
北海是南珠的故乡,北海有个异彩纷呈的“国际珍珠节”,北海有个琳琅满目的“南珠宫”,这是谁都知道的。可北海的珍珠,究竟为什么被称作珍珠中的珍珠,就还是先来看一段关于北海珍珠的历史好了——
公元962年,宋太祖诏令合浦置媚川郡,定珠课,从此南珠正式作为珍稀物品,定期向朝廷进贡。972年,岭南小皇帝刘怅,为了博得宋太祖欢心,特意用合浦珍珠,制成了鞍带,也就是史书中所说的“珠龙玉鞍”,进献宋太祖。宋太祖得之,甚是喜爱,曰:“怅能以筱工巧,移于治国,岂至灭亡哉。”刘怅因珠得福,从此被委以重任。宋太祖建陆三年到绍兴二十六年,这多达190余年的宋朝历史中,合浦珍珠曾遭到严重觊觎和捕捞,沿海一带的珠贝资源几近枯竭。就是这样,官兵依然迫使珠民到与越南交接处的百丈水深中探贝采珠,大批珠民因此葬身巨鲨腹中,怨声载道。关于这点,李白之诗可以为证——相逢问疾苦,泪尽曰南珠!可见,为了讨到南珠这珠中之珠,皇帝及官吏已经在不择手段了!
至元代,封建王朝在合浦设立了专门机构来管制合浦珍珠,加紧了对合浦珍珠的全面掌控,以好及时进献朝廷。南珠,这宝中之宝,也便开始加速在王朝神经上的滚动。滚动到1317年,也就是合浦廉州采珠都提司设立之后,珍珠资源又再次遭到严重破坏,致使珠民越来越难以捕到珍珠,“采集千百螺,罕见其一”,也便成了铁打的事实。正是因为珍珠的产量日益减少,引起了朝廷的强烈不满,于是,频换地方官员,频对珠民施以迫害。公元1324年,合浦珠民忍无可忍,首次联合,举起了“反对官吏迫害,抗拒下海采珠”的大纛。近40年期间,珠民抗拒采珠运动接连不断。
晋时,皇帝派来太监坐镇珠城,强迫珠民下海采捕夜光珠,采珠能手海生便被征去。为了得到夜光珠,以安抚皇帝,拯救珠民,海生冒死来到了杨梅池的红石潭——此处不但水深,而且礁多,且有暗流,更有恶鲨……海生别无选择,只好坚忍承担。在与恶鲨的一次又一次较量中,海生多处被恶鲨咬伤,鲜血如溪……后来,幸得神助,才终免一死,并得到了夜光珠。太监见夜光珠终于得到,喜不自胜,就用红布把夜光珠包了一层又一层,据说有十几层,然后锁入檀木盒内,又继续包了几层红布,最后派重兵连夜押送回京……有个“割股藏珠”的故事,说的就是我还没有讲完的故事,其中颇多曲折,在此略去。不想略去的,是那句“碧浪曾翻千斛泪,夜光能换几餐饮”。
至明代,珠民斗争依然此起彼落。1459年,朝廷令地方官吏一方面继续加强对珠民的掠夺,一方面在合浦沿海设立了巡哨,对珠源严加防护。1463年,开始派专员严守珠池,珠池所产珍珠一律供奉朝廷。嘉靖5年冬,合浦下起了罕见的大雪,珠池被冰冻,大批珠民被冻死,但官吏依然强迫珠民下海捕珠,冻死珠民难以计数。反抗意识,自然也便愈来愈浓。万历10年,官吏派兵杀害苏观升等128名珠民,并抛尸示众。“曾驱万命沉海底,予似当年去不还”,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康熙37年至乾隆17年之间,康熙、乾隆两帝屡屡诏令采珠进献朝廷,但由于宋、元、明三朝近800年的过度捕捞,已经严重破坏了珍珠资源,所获了了。满洲帝国统治中国267年期间,也曾诏令合浦采珠,但由于北海已无珠可采,最终仍以空归了结。乾隆以后,朝廷便再也没有在合浦设官采珠,贡献虚无。清末、民国至解放初期,合浦珍珠仍然一片萧条。
萧条,并不等于彻底枯竭。因为两千多年的豪掠,并没有掠去南珠的光泽,它的光泽早已是深入人心,并从人心深处熠熠挥发出去。这是南珠的荣耀。荣耀,自然是靠汗水和泪水一点一点洗出的,“千年南珠史,千万珠民泪”啊。用汗水和泪水洗出的一切,都无不有着昂贵的价值,这自不必说。
历代争夺南珠,豪掠南珠,南珠究竟有何魔力?
再来看看史书的记载好了:“北海所产南珠,以其细腻凝重、光润晶莹、浑圆剔透,被中国历代皇朝列为贡品;在国际市场,也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说。南珠,因其质地绝超,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合浦不断运往西方各国,成为与世界各国交往的信物,千百年来独享盛誉。”
这个盛誉,贯穿了古今!要不,也不会有后人的赞不绝口!
写到了这里,我就一直在想,越是让人喜爱的人和物,就越是能引起连年的争端,比如上述所说的两千多年的争斗,是为了珍珠中的珍珠——南珠;再比如历史上打了十多年的特洛伊之战,是为了一个美神中的美神——海伦……越是争端四起,就越是累加人和物的价值和荣耀,从而让价值和荣耀更加彪炳史册。
要不,也不会衍生出一个什么“北海国际珍珠节”来。每年的“北海国际珍珠节”,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荷兰、新西兰、布隆迪、布基纳法索、喀麦隆、毛里求斯、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地的几十万四海宾朋,都无不被北海珍珠的光泽所照耀、所浸润,并留下了浪花一样美好的誉词。这些誉词,真的是来之不易。
还有一个集聚誉词的地方,那就是藏珠纳宝的南珠宫。来到南珠宫,便来到了南珠的大宫殿或大世界,各样南珠,应有尽有。就说那颗大如葡萄、重达3.6克的“南珠王”吧,据说它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天然海水珍珠。国际珠宝专家曾经这样鉴定说,“南珠王”举世罕见,身价逾百万。因此,曾有一巨贾愿以一辆“奔驰”易之,不得;又有一商家愿出10万美元求之,也不得……不为别的,就因“南珠王”1990年珠光一闪之后,便开始享受“国宝”级待遇,摇身一变,变成了南珠宫的镇宫之宝。在南珠宫,不用东奔西跑,就可以尽览浩渺的南珠春秋,领略久远的南珠文化了。在这里,你不浮想联翩、憧憬了又憧憬、沉湎了又沉湎,大概是不大可能的。
北海珍珠自然不是为赞誉而存在的,它只为一种纯净和美好而存在。这种纯净和美好,很显然就如珍珠一样闪着奇异的光。这样的珍珠,说穿了,只配佩戴在心上,从而让心灵和珍珠一起闪耀。因此,古往今来,许多人都乐意把珍珠当作幸福和富贵的象征。
也实在是来之不易的象征!
每一颗珍珠的诞生,都无不凝聚了珠蚌痛苦而又瑰丽的一生;每一颗珍珠的临世,其实都是一个福音的到来。领受这美好的祝福,其实就是领受美好的人生。因此,当海水珠、淡水珠、串珠、半孔散珠、四分之三散珠、成品珍珠等各样规格的晶莹项链、手链、吊坠、耳环胸针等走近你的生活的时候,也便等于一种皎洁的祝福走近你的生活了。说不定,还会让你找到一种贵人的感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