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延桐
谭延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71
  • 关注人气:31,2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纸龙咬破

(2007-08-01 18:34:24)
分类: 写意散文

将纸龙咬破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为了逗我开心,爸爸就用纸给我做了一条长龙。长龙的肚子空空的,只能容下几只蝗虫,爸爸就把几只蝗虫放进去了。最后,蝗虫就都死在里面了,没有一只幸免。就在这个时候,爸爸微笑着问我:你知道蝗虫为什么会死在里面吗?见我愣怔,爸爸就又接着说,那是因为,它们都太性急了呵;除了挣扎,没有一只想过要用嘴去咬破纸龙的呵;更不知道冷静一下、往前移动一下就可以平安地从另一端爬出的呵。尽管,它们都长着铁钳般的嘴和锯齿般的腿,却都无济于事。说完了,爸爸就又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放了进去。结果,仅仅几分钟的工夫,青虫们就一一从龙尾爬出来了,迎接它们的是新鲜的阳光……
    这是俞宏小的时候从别人的嘴里捡来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正是这个很有意思的故事,送了俞宏一程又一程,从普通小学送进了重点中学,又从重点中学送进了重点大学,最后直接送进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读起了金融专业的研究生的。谈起自己的经历,俞宏是这样说的:有时候,一句话,或一件事,或一个眼神,或一缕气息,或一个场景,或一个故事……就足以拯救一个人的一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相信是这样的。我的顿悟,我的成长,我的选择,我的承担,是绝对离不开我小时候听过的那个故事的。出国留学之后,曾经有人这样问过我,你当时对那个故事究竟是怎么理解的呢?我就十分认真地对他这样说,其实,命运就一直隐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意识和行为深处。许多人之所以没有走出人生的各个关口和大大小小的阴影,并不是因为他们先天的条件比别人要差,而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缺乏将纸龙咬破的信心,更缺乏找准一个方向的耐心。因此,困境就看上了他们,绝境就追上了他们。与此相反,青虫精神,倒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认真学习的。这些年来,我做的惟的一件事,就是向青虫学习,努力让自己像青虫那样去寻找新鲜的阳光。
    我所说的这位俞宏,在上小学的时候是非常顽皮的,上树爬墙,旷课逃学,几乎什么都做过。就凭他那个时候的样子,将来考个普通中学、普通大学就已经算是很侥幸了;至于出国留学,就更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了——我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他后来遇上了那个好心的故事的话,如果不是那个好心的故事向他张开了热情的双臂的话,如果不是他痛下决心“将纸龙咬破”的话。
    幸亏那个决心,最终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他……
    关键的关键还在于,他最终咬破了纸龙……
    听说,俞宏现在已经是一家金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了……我相信,他是会越来越好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本身已经融入那个“将纸龙咬破”的寓言。那个寓言,任何一个日子,任何一件事情,只要读了,都会倍受感动的。
    俞宏的故事,我曾经给山东外事翻译学院我的学生们多次讲过,并认真地分析过那个“将纸龙咬破”的寓言的深层涵义。与此同时,我在济南大学居住时,也曾接触过不少的留学生,那些留学生之所以最终去了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成了一个让人向往的存在,我想大多都是因为骨子里有一种“将纸龙咬破”的精神的。这个“将纸龙咬破”的精神,说白了,还不就是将困难咬破、将困窘咬破、将困扰咬破、将困顿咬破、将困境咬破、将困苦咬破么……这些姓困的,让别人困,自己却从来不困,但它们其实一个一个都是纸龙,纸龙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尽管它们都面目狰狞,张牙舞爪。
    这就不得不谈到智慧了——将纸龙咬破,其实就是一种智慧的体现。这种智慧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这个人的生命都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甚至还会出现奇迹,尽管反应的程度有所不同,奇迹的大小有所不同。能够和奇迹握手的人生,无疑都是诗一样的人生。
 

                                   (给《留学生》杂志写的卷首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