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行色匆匆,鲜有把关注和祝福的目光投在别人身上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但自我开博以来,心灵却承接了太多的关注和祝福,这不能不成为我的一种感恩。习惯了写作到早上,当我接近中午一起床时,还未来得及早餐和午餐一并用,便看到了风过喜玛拉雅先生的留言——可以说这是我开博以来留言字数最多的一例了——竟是一篇解读,关于拙诗《别人家的阳台上有一盆猫》的解读!没有想到,一首拈来小诗,竟得到了风过喜玛拉雅先生如此细密、用心的解读!禁不住录在下面,以示珍惜和铭谢——
读诗小札:谭延桐《别人家的阳台上有一盆猫》
风过喜玛拉雅
有很多人在问,到底什么是诗?我常常也这么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司空见惯的小事情,大家只能熟视无睹,但是为什么就有的人能够捕捉到其中的诗情画意呢?在诗和生活当中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就是诗人。这是清早阅读了谭延桐的《别人家的阳台上有一盆猫》以后的随想。是啊,时间不间断的流淌着,一小时,一天,一月,一年,在花开花落中流失。人不停的变化着,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在婴儿的啼哭声中荒老。诗人说这就是生活的全部。我从时间中经过,耳朵里回荡着花儿落地时发出的沉闷声音。太阳和月亮轮换着照亮同一个角落。有的诗人说我不可以只在沧海桑田留下空洞的脚印。于是一转身,轻轻用力,让笔尖流泻出许多虚伪的文字,拿去,填满从前的脚印。一个、一个……“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脚印再也找不到了呢?”诗人说它们已经被生活中许多琐碎的东西淡化、消失。生活能使我们的感觉迟钝,要永远保持诗人的敏感,才能把自己的生活诗意化。从枯萎的花,一只猫进入空洞的花盆这么细小的事情,能够写出这么美丽的诗出来不就是一个例证吗?全诗一共分四节,第一节基本写实,第二节实中有虚,第三节应该是作者想象的,或者是平时生活的观察积累,第四节只有两句,但是最有味道。“这暗示就像芬芳一样/在我的脑子里,久久不散”,生活是多么美好,细微之处都充满哲理。作者长短句交替使用,开合自由得体,对于表达类型的作品十分有效,可以看出诗人创作时候的心情十分顺畅。另一个方面就是诗人的幽默,颇具大家风范,比如,“猫就像一个研究专家一样”,“
为了表示敬业,又干脆跳上了花盆”,“ 蹲在了花盆上,细细地研究”,“
一个小小的枝杈”,“
就装在这只小猫的肚子里了”等等。第三个方面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就是虚实结合的叙述方式自然得体,比如,“伸长了脑袋,用目光,在时间的大海洋里/打捞着答案”,“
就这样,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了/冬天也过去了”,“
拍拍小猫,又拍拍空气,一个劲儿地/发出暗示”等,还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欣赏,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不便多说,总之感觉非常好。推荐大家阅读。
2007-2-6 10:1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