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让生命长成参天大树

(2007-02-01 14:47:22)
分类: 写意散文
                        为了让生命长成参天大树
 
       因为老挝处处佛光普照,一切都与佛的恩典、恩惠和恩泽有关,因此我就想首先说到老挝的佛寺教育。当然了,佛寺本身也是一所学校,本身也是一位老师。除了佛寺这所学校和这位老师的影响和浸润之外,我还想说到别的,说到实质意义上的佛寺教育。
       在老挝古代,佛寺是惟一的摄取文化汁液和知识养料的场所。到了现代,尽管国家的教育机制大大地改善和加强了,但佛寺教育仍然在老挝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老挝最明亮的精神光芒之一。这不仅仅是因为佛寺教育的完全敞开,完全不收费,更重要的是因为老挝人民乐于接受佛的教育,喜欢听从佛的教诲。佛寺学校,从古至今,也便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存在。可以说,是与老挝同在,与老挝民族的梦想和希望同在的。
       老挝的佛寺教育,大体上分为一般教育和巴利学校教育两种。
       一般教育,也就是佛寺小学,每座寺院里都有。学生,大多都是剃度为沙弥的孩子,也有的是没有经过剃度的俗家弟子。教师,则是由寺院里的比丘尼担任。这类学校,和正规学校的教学有着许多的相似之处,也是有语文、算术、历史等等构成的。
       巴利学校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才出现的。因为老挝的经藏主要是用巴利文写成的,所以这类学校就被称做“巴利学校”。巴利学校,是培养高级僧侣和文科高级知识分子的地方,也是为普通高等院校和中小学输送语文老师和巴利文老师的场所。10年义务教育制,分初、中、高三等,以佛教经典、戒律为主旨,以佛经、历史、地理、外语、古文、数学等等为主要课程……这便是巴利学校的粗线勾勒。巴利学校的生源,基本上都是剃度为比丘的20岁以上的青年人和少数代培的非僧侣人士。教师,则是由巴利学校毕业的高僧出任。
       至于正规教育,大体上是这样的——
       始于近代法国占领老挝以后,但发展比较缓慢。直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之后,正规教育才得以春风送暖。于是,就出现了10000多所小学,1000余所初级中学,500余所高级中学,38所大学和高等院校。这些学校,已经和世界上其他的170多个国家的学校一样,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我们不是)。
       老挝的职业教育也如大花园般繁盛,师范、医药、工艺、商业、财政、农林、水利、机械、电力、建筑、交通、旅游、气象、邮政等等,都各有花开。这里的学子就像蜜蜂,把知识的花粉采足了,然后就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去一心一意地酿蜜。
老挝也有民校。民校的主要任务是扫盲,为全方位地提高国民素质推波助澜。这点,老挝可谓做得有声有色,许多城市因此都将文盲降低到了最低,甚至零。
       国民素质有赖于国民教育,而国民教育的平台一向都是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支柱来支撑的。老挝的学校教育新歌不断,老挝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别有天地。健康、情感、求知,是人类同时也是老挝国民教育的三大基本内容;整洁、微笑、阅读,是人类自然也是老挝国民教育的三个重要习惯。因此,老挝人看上去永远都是那样地彬彬有礼,和风细雨。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老挝,无论是你走在马路上,还是你乘在公交车上,近距离地感受老挝人友好的目光和温暖的情怀,实在是一大享受,一大幸福。
       老挝人民的良好的人文素养,使得老挝人人向善,几乎没有什么罪犯。
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之下,在“一日慈心思仁不杀二日清廉节用不盗三日贞良鲜洁不染(不淫)四日笃信性和不欺(不妄语)五日要达志明不乱(不饮酒)”的持守之下,也便顺理成章地诞生了老挝人的一句著名的“格言”——没关系。
       你在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老挝人的脚,老挝人会面含微笑地对你说没关系;你从宾馆里租了自行车四处看风景,无意中溅了老挝人一身泥水,老挝人会和颜悦色地对你说没关系;就是你在酒店里一失手摔坏了杯子,老挝的服务生也会和和气气地对你说没关系……“这没关系,因为你初次来,不知道情况”;“不懂老语,没关系的,我帮你找位翻译就行了”;“路远,没关系,我陪你去就是了”;“没关系,我喜欢中国人,我乐意带你去,真的没关系的”;“不买,没关系,你不买肯定有你不买的理由,呵呵”……处处体现着谦和、礼让、宽容、大度、克制和友好等等。
       就像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
       你不可能不想到“宾至如归”这个词,尽管老挝人的额头上、宾馆里并没有写着这四个字。
       与此同时也便出现了,尽管老挝城市里的红绿灯很少,马路上也不见交警,人和车辆却都秩序井然,鱼贯而行;超市里也不设存包的地方,你尽可以背着背包自由出入;嘟嘟车和出租车抢生意的现象更是绝对没有。
       很显然,这是教育的结果,各种教育一起努力所开出的花朵。把这样的全方位教育发扬光大,又何愁没有老挝的锦绣前程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万象一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