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志:从音乐舞蹈大赛现场归来……

(2006-12-10 01:01:02)
分类: 原创词曲
        8日和9日,连续两个夜晚,去广西文化厅大剧场,欣赏了“2006广西音乐舞蹈大赛”的全过程,聆听了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木管、钢琴、古筝、唢呐、中阮、单簧管、萨克斯、小军鼓等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演奏的莫扎特的《魔笛·序曲》、史蒂汶的《模仿》、圣桑的《引子与随想回旋曲》、鲍罗丁的《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舒伯特的《死与少女》、萨拉莎蒂的《流浪者之歌》、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韦伯的《小协奏曲》、德沃夏克的《黑人弦乐四重奏》等或独奏或重奏或合奏的音乐作品,感受了纯粹艺术的有力气场和非凡魅力……
        中场休息期间,与我在一次音乐作品研讨会上认识的广西歌舞剧院的著名作曲家何超立先生谈起了艺术的品相、品性、品格、品位、品评等问题……
        两个夜晚,都是美好的。观看着造型,呼吸着音乐,体验着律动,思考着艺术……都是美好的。
        我热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这点,和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Judd)可谓酷似。这艺术,当然包括文学艺术,也包括音乐艺术和舞蹈艺术,等等。音乐的流动、弹性、张力、空间、未定点和象征性等等,舞蹈的低空探索、中空探索和高空探索等等,它们和文学艺术的契合点,我早已在我的两篇艺术论文中详细阐述过了。这些契合点本身,就充分说明了艺术的相通性和融会性。我有许多朋友,他们都是音乐家和舞蹈家,从他们身上,我不止一次地看到了这种艺术的昭示性。
        音乐舞蹈大赛的参赛者,大多都是从四五岁就开始下功夫的……艺术,也的确需要下功夫。那些写了几首诗和几篇文章就开始飘飘然并自以为就是诗人和作家了的写匠们,真的是应该从他们身上看到一些什么,明白一些什么,并重新思索“道业”、“道行”、“道场”和“道光”等等一些重要命题的。
        悟道之后,方可得道。显然这是没有商量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不禁就又想起了《中庸》里的这些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