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写意散文 |
“回家多好呵!”
这是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临终时所说的最后一句话。1907
年,威廉辞去了哈佛大学的教职,开始了他计划中的欧洲之旅。所
到之处,都会有“欢迎伟大的威廉· 詹姆斯教授”的欢呼声暴雨似
的淋到他智慧的头上。可是,再了不起的荣誉也替代不了家。替代
不了。他太想家了。当他三年后终于乘上回美国的轮船时,他已是
疲惫不堪了。就在轮船快要接近终点时,他一下子瘫倒在了座椅中,
瘫倒在了一个越来越明亮的梦想中,从此就再也没有起来。他终于
算是把自己给领到接近家的地方了。家,终于定格在他最后的时光
里了。
家。这个不是天堂却胜似天堂的地方,谁又不魂牵梦绕呢?
我似乎又一次听到那位阔人的哭泣了。他在野外徘来徊去,泪
水涟涟,风怎么也抹不去他脸上的斑斑泪痕……有一位打那里走过
的人问他:你这位先生呵,你怎么就不知道回家呢?他感慨万端地
说:家?我有家吗?我的家在哪里呢?我虽然有漂亮的房子,可房
子是家吗?……那位路人怔住了。
同样,我也怔住了。是呵,荣誉再多,财富再多,可又有什么
用呢?当家是“1”的时候,荣誉越多,财富越多,后面的零无疑
也就越多了;可是,当家是“0”的时候呢?……真是无法想像,
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家,他的幸福又将存放在哪里。没有家的灵魂,
是孤独的,凄凉的,甚至是悲哀的,无望的……难道不是吗?
我曾不止一次地目睹过春节期间火车站和汽车站的热闹场面:
长长的从售票大厅一直蜿蜒到车站广场或其他地方的一眼望不到头
的购票队伍……他们等呵等呵,等了一整天甚至几天终天算是轮到
他们了……票终于拿到手了!似乎一个家终于攥在了他们的手里一
样!他们笑了……他们怀着无比迫切的心情,急匆匆地踏上了回家
的路——车上再挤,也挤不掉他们的结实的渴望。哪怕是单腿站着
……对,只要车上能够容下一只脚,就能容下他们对于家的拥抱……
在外打工,钱是赚了一些,可钱再多,也不能作为足够的邮费,把
整个的家从远方邮到自己身边来的呵!钱终究买不来家所给予的一
切呵!回到家里去!只有一种声音在他们的心里反复地播放着:回
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回到家里去!……我理解了他们!
我理解了我所热爱的梵高发疯的真正原因了——他用他的万丈
豪情,在他的画布上给这个世界画下了无数无数精神的家,这个世
界却没能给他一个聊以挡风的家呵!是蛮横无理的风把他折磨得发
疯的呵!梵高的幽魂至今还在呐喊,呐喊,呐喊……你听到了吗?
我理解了……家。呵,家……究竟又是什么呢?
1995年,台湾为了推广读诗之风,特意在台北举办了一项“公
车欣赏,快乐上路”活动,即把一些精短诗作制成海报,张贴在公
车厢内,让诗歌伴随着人们或长或短的旅途。其中就有这么一首,
题为《家》的小诗——
我的家就像铅笔盒。
爸爸是铅笔,出外帮人写字赚钱。
妈妈是橡皮擦,功课不对就帮我们擦掉。
爷爷是2B铅笔,画个小鸭给我看。
奶奶每天买菜花好多钱,就像自动铅笔每天都要吃笔芯。
我呢?
是铅笔爸爸、橡皮妈妈的小铅笔……
这是一位11岁的叫做苏幸的女孩子写的。在这位女孩子的眼中,
家就像一个铅笔盒。哦,铅笔盒,里面装着她的童话,她的一切。
多美好的事情呵。如果,拿走了这样一个“铅笔盒”,也便拿走了
她心中的诗了。由她心中的诗外化成的这首小诗,我们也就再也读
不到了……
在你的眼中,他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
也许,家是你最大的伤疤;也许,家是你最重的行囊;也许,
家是你梦想中的梦想,牵挂中的牵挂;也许,……你又会以怎样态
度对待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