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想象中的,还是现实中的?

(2012-06-01 15:09:23)
标签:

杂谈

分类: 星星点灯
今天中午跟丽蓉和阿帕一起吃饭的时候,聊到一个面相很凶的人,一看上去他象黑社会似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每次他停车,保安都溜溜地帮他找车位,从不敢得罪他。
 
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我们具体地去了解他(她)之前,我们会基于过去的经验去评价他。如果在我们过去的经验中--也许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也许是别人告诉我们的--看上去凶巴巴的人是会伤害别人,那么,我们就会特别小心,担心被伤害。即使我们并不了解这个人。
 
所以,其实我们虽然面对着这个人,但我们是停留在自己过去的经验中跟这个人互动,采取过去的经验中的方式跟他交流,而不是基于他当下表现出来的真实的自己。
 
我们成长的经验,会形成很多的刻板印象。也基于这些经验,选择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因为我们的经验,和此刻我们的决定是一致的,所以不会认为这有什么问题。
 
可是,如果有人说,这个人心肠可好呢,别看他长的那么凶似的,但他喜欢画画,他的画很生动,他这个人也特别好,很热心很温暖......那么这和我过去的经验就不那么一致了。

于是,我可能会想,哦,原来外表看上去那么凶巴巴的人,其实也未必就真的会伤害我。这么想的时候,我就多了一种经验。并不是长相凶巴巴的人,就一定会伤害别人,一定很暴躁。
 
有时,当别人一个表情,或是一个动作,或仅仅是看到他的相貌,我们的评判就无意识出现了,那个时候,他不再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他,而只是我们过去经验中的某个片段。

例如,小的时候家长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很少夸自己,即使偶尔夸了,后面也会跟上“但是”,然后指出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个经验被反复强化。于是呢,在我们长大后,当别人说某些话时,我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想:他是在批评我什么吧?他这么说其实是在指责我做的其实不对吧?他一定是在否定我了......

但是,如果我们对别人是好奇的,不事先预判的;对别人的表现和表达是去澄清和核实,而不是想当然的...慢慢会发现,很多时候,事情与我们以往的经验并不一致。

当我们的经验多起来,特别是不一致的经验多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刻板印象就慢慢地模糊了。于是,我们再跟一个人交往,就可以去留意他在此刻呈现给我的东西,我才能够看到他。否则,我看的只是我记忆中的片断。

如此,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对一个人“好奇”,并关注“当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