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释&真相

(2009-06-22 11:24: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星星点灯

常常,我们对一些事情的意见、态度、行为,是源于我们对这些事情的解释。或说“认知”,或曰“BVR”。

但通常,我们的解释,跟事实本身关系可能不大。

 

萨提亚举了一个例子,很小的孩子,父亲失业了,父母都很焦虑,对他就不象以前那么关心,跟他交流的时候也不象以前那么耐心。孩子的解释是“爸妈不爱我了”,于是孩子就会用各种各样的行为,制造各种事端来引起父母的关注,父母本来就愁的不行,孩子再总是找事,就更烦,他们的解释是“孩子太不懂事了”。于是亲子关系就越来越拧巴。

 

朱建军举过一个例子,在麦当劳店里买了汉堡放在桌子上,忽然又想去买包薯条,可买了薯条回来却发现有人坐在他的桌子上吃他刚买的汉堡,当然是暴怒,因为别人不经他允许就吃他的东西,可随后发现他走错位子了,他的汉堡放在旁边的桌子,于是会心生愧疚,因为他错怪了别人。

 

心理咨询师教材也举过一个例子,某人坐下休息,把帽子放在旁边的椅子上,这时过来一个人,一屁股就坐在帽子上,某人很愤怒“怎么这么不尊重别人”,可随即发现来人是位盲人,于是心生同情。

 

李中莹老师课堂上常举的一个例子是,他在课堂上突然无来由地斥责一位学员,学员当然很委屈,也很生气。这时接到朋友的短信“你去上李中莹的课了?听说他刚刚从精神病院出来。”于是学员的情绪反应从生气变为恐惧,心里盘算我要不要赶紧从课堂中逃离出去。可随后又听李老师说他前些天去精神病院讲课。于是又转而平静。

 

不同的反应,源于我们的“自动评估系统”给出了怎样的解释。

 

朋友早年离婚,孩子判给男方,很多年过去了,她一直都很牵挂孩子,如今孩子大了,在外地,总是打电话问她要钱,而且会编很多借口,比如说被车撞了、进公司要交很多保证金之类的。她特别生气,对孩子的行为的解释是“他变坏了,专门骗我的钱”。

我说是啊,有人骗我们的钱,当然会生气。只是----有没有可能----会有其他的解释?

她很坚定地说“没有。孩子就是完了,学坏了”。

 

我想起来07年在广州上系统排列课,第一天分小组互相自我介绍的时候,有位同学三十多了不工作,到处上课,刚刚花了几万块在上海上了课过来。大家就问他收入来源是什么?他说问家里要啊。于是当时有几个男同学就表现的很鄙夷他:哼,三十多了还问家里拿钱。

后来有天我们相互间做练习,我做他妈妈的代表。我根本都不看他,只是盯着地上,他在旁边怎样吸引我的注意我也不会关注到他。后来,他突然就蹲在我眼睛盯着的地方,瞪着一双无辜地大眼睛看着我,突然抑制不住地悲伤涌了出来,我泪流满面。他说,那是他的一个哥哥(or弟弟?记不太清了),很小就死了。

妈妈的悲伤一直都没有得以表达,妈妈还不能够放下那个死去的儿子,甚至,妈妈甚至想随着那个儿子走。于是这个活着的儿子就不工作,天天无所事事,让妈妈不得不替他操心。

 

其实,太多的我们不能够接受的行为,后面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可能真是不知道。但无论如何,我们的解释很可能都不是真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节
后一篇:忠诚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