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健健康康 |
免疫系统极度复杂,它正像随时保护人体免受外来入侵者袭击的部队。某些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辅助细胞及抑制T细胞)的作用,正如同在体内吹响警报的号兵,抗体如同步兵,细胞毒性细胞、T细胞如同炮兵,而巨噬细胞则如同战後清理战场的清道夫。在人的一生之中,人体产生高达10亿个各种可攻击外来侵略者的抗体分子
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一种白细胞。20世纪60年代初苗勒、顾特等在研究胸腺的功能中发现存在着两类淋巴细胞,即T细胞和B细胞。它们在抗原刺激下可增大、分裂繁殖,并分别执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从而改变了淋巴细胞是终末细胞的概念,确定了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功能。淋巴细胞按其发生过程和功能至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有赖于胸腺的存在,称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另一类在鸟类依赖于腔上囊的存在,称为囊依赖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人类的B细胞,是在骨髓中分化的。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乃分化繁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T细胞随血液或淋巴液流动到达抗原所在地,通过与抗原的直接接触,才分泌出免疫活性物质,发挥其免疫作用,如排斥移植来的异体组织、破坏肿瘤细胞、抑制病毒与细胞繁殖等,故称之为细胞免疫。B细胞被抗原激活后,可转化为浆母细胞,并分裂、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各种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总称为抗体。抗体通过体液运输至抗原所在地,执行不同的免疫机能,故称为体液免疫。
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即可形成免疫缺陷。免疫缺陷基本上可分为三类,即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缺陷和联合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是由于胸腺来纠正。某些较轻型的细胞免疫缺陷,可用胸腺素来治疗。严重的联合免疫缺陷可采用组织相容性相近的骨髓进行接种而重建免疫。在生活过程中,人体也会感染侵害淋巴细胞的病毒,而造成免疫缺陷。当今世界出现的艾滋病的病原体就是一种专门侵害T细胞的病毒,被称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它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或血及血制品等传染,而导致人体免疫机能障碍。
旧称白血球。血液中的一类细胞。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各类白细胞的防御保护作用各不相同。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活动的能力,是机体对抗入侵病菌,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的最重要的防卫系统。当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时,机体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性,能吞噬搞原体复合物,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并能对抗组织胺等致炎因子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颗粒,内含组织胺、肝素与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抗原-抗体反应时释放出来。单核细胞是血液中最大的血细胞。目前认为它是巨噬细胞的前身,具有明显的变形运动,能吞噬、清除受伤、衰老的细胞及其碎片。单核细胞还参与免疫反应,在吞噬抗原后将所携带的抗原决定簇转交给淋巴细胞,诱导淋巴细胞的特异性免性反应。单核细胞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淋巴细胞则为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细胞。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反应而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反应。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和种类白细胞的百分比是相对稳定的。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时白细胞为止5000~10000个。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为: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1~4%;嗜好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为1~7%。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都可引起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发生变化,因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成为辅助诊断的一种重要方法。
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分化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hymus-dependent
lymphocyte),简称T细胞。
分布:在外周血中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5%~75%,在胸导管内高达95%以上。
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称细胞介导免疫。
1. T细胞表面标志
(1) T细胞抗原受体
成熟T细胞表面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并与之结合的分子结构,称为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TCR是一种双肽链分子,按肽链编码基因不同可分为两类:
a. TCRαβ:
在外周淋巴器官中大多数成熟T细胞(95%)的TCR分子,由α链和β链经二硫键连接的异二聚体分子,也称TCR-2。T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是这一类T细胞完成。
b. TCRγδ:
少数成熟T细胞的TCR分子是由γ链和δ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分子,结构与TCRαβ相似,也称TCR-1。它可直接识别抗原(多肽、类脂分子),不必与MHC结合,也不需要抗原提呈分子。TCRγδ主要存在于小肠粘膜上皮和表皮,而外周血中仅占成熟T细胞的0.5%~10%。TCRγδ识别病原体表面抗原分子后,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发挥杀伤作用,同时他对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和肿瘤细胞具有杀伤活性。
(2) T细胞分化抗原
1982年以来,国际有关专门会议把多数学者所制备的多种白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了分类整理,并以分化群(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CD)统一命名。应用分化群抗体所鉴定的抗原,称为分化群抗原(CD抗原)。现在已经命名了CD1~CD166共180个分化抗原群,其中CD4和CD8是区分成熟T细胞亚群的主要表面标志。
2.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
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过程是指由骨髓迁移至胸腺的前胸腺细胞在胸腺微环境的影响下,从胸腺被膜下区、皮质到髓质区的移行成熟过程。
在皮质区,胸腺细胞迅速增殖,由双阴性细胞(double
negative,DN)(CD4-、CD8-)逐渐分化为(CD4+、CD8+)(double
positive,DP)的双阳性细胞,并发生TCR基因重排。DP细胞约占胸腺细胞总数的75%,为过度型细胞。其中95%以上在皮质内凋亡或被巨噬细胞吞噬。少数胸腺细胞继续迁移至髓质,分化发育为只表达CD4或CD8分子的单阳性(single
positive,SP)细胞,及具有免疫功能的成熟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然后迁出胸腺,进入外周淋巴器官。
3. T细胞的亚群及功能
目前一般按分化抗原和免疫功能的不同将T细胞分为CD4+T细胞(CD4+、CD8-)和CD8+T细胞(CD4-、CD8+)两个亚群;
按免疫功能不同可将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抑制性T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或CTL,见图a,b)和迟发型超敏反应性T细胞(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T lymphocyte,TDTH)。
另外,也可按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不同分为TCRαβT细胞和TCRγδ两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