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把房地产当回事的城市
作者:戴欣明
深圳房地产市场为什么会大起大落,房价大涨大跌?我一直有个研究认为是对房地产放任自流,没有有效的约束造成房地产市场的过山车式的变化,但是一直没有得到确切的证实。
这天与市政府智囊成员之一人士畅谈,我的观点认为房地产政府应该多关注,立即得到这位人士的反驳:“你以为政府会像你一样天天关注房地产市场?!如果指标不好看,政府投点就是了。”
其实我也没有天天关注房地产市场,我的60%时间是在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及营销战略上,40%在房地产上,这其中的60%是在商业项目上,只是房地产市场具有显性,所以很多人认为我“天天”关注房地产。也正因为我这样的“做事结构”房地产市场的很多问题比较容易看得准,对于我来说只是证明我的预想是对的而已。
完全的市场经济只是理论上的,在现实中不存在,然而完全市场化却是很多不懂经济甚至政府人员的“座右铭”。
我认为,深圳这几年最大的错误就是让房价暴涨,并促成全国的高房价。
深圳是个试验田,1979年就开始走市场经济,比全国从1998年开始走市场经济早20年。可以说民生不会在这里试验,也是个任由市场发展的一个城市。
一直以来就有“深圳人很有钱”这样荒谬的想法,所以一切都是为富人服务的思路之中,当内地迅猛发展的时候,深圳是不想落后的,1998年开始。也就有了新一轮的市场化发展,建设首当其冲,像一致认为丑陋的建筑“市民中心”也是那个时候建设起来的,……种种迹象表面深圳市政府还真没有把房地产市场当回事,就像去年又在市民中心建个三年总投资超过1300亿的立体化交互式车站,这样的投资力度对于一个城市有没有房地产商业投资真是无所谓,这也就有机构研究得出深圳房地产(商业投资)的依赖度只有30%。这也给商业房地产投资市场发展一个假象,市场化解决房地产问题,怎么发展都无所谓,只要有人接盘就没有问题,造成了繁荣的假象。但是,这明显是个即为民生又不为民生的思路:“中心车站”明显是个民生项目,任由房价上涨明显不是民生的思路,起码没有照顾到主流人群的民生。
可以看出,深圳是中国最不把房地产当回事的城市,因此有房地产的暴涨与暴跌,市场化吗?没有人买价格自然就下来了,似乎是在理,所以也就有了去年18个城市“救市”而深圳不救市的言行。
深圳市政府这次做对了吗?
戴欣明认为不救市似乎是在纠正这几年的错误,因为2009年是高价拿地的房地产项目集中上市的一年,所以深圳政府还是思考了,房价不能大幅度下降,这样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利益损害了。在全国市场的整体影响下,在中央政府的压力下,“救市”与“不救市”都是一样,反正人们已经知道房价高,房价已经下降了,还不如来个“民生姿态”。
“不救市”就是不管不问任由开发商发展。这一次深圳开发商又读懂了,房价不会暴跌,因为深圳政府支持高房价。
房地产在解决主流人群居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不把房地产当回事的城市就是不把民生当回事的城市,所以在2005就有人认为《深圳被谁抛弃?》也就很正常,难道深圳还要一直这些下去吗?
戴欣明
2009年1月12日,星期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