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和“对于”辨析

(2013-01-02 14:59:01)
标签:

教育

杂谈

 “对”和“对于”辨析

 

0       问题

本文描写现代汉语介词中的“对”和“对于”在句法分布上的异同,揭示其相同分布的条件和互补分布的条件。

在本文之前,《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157158)有这两个词的介绍,在比较这两个词的异同时,说:“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两个位置。”

但是根据我们的观察,“对于”也能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只能用‘对’”,但位置有限制。《现代汉语八百词》说它们“意思相同”也不准确。

曹文抗(2007)对这两个词作了描写,但其基本意思与《八百词》相同。

 

1 主语前后的分布

11 /对于+事物名词

先看“对”:

(1)     我们对任何问题都要作具体分析

我们对这个例句作主语前后的结构转换,得到:

(2)     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作具体分析

再看“对于”:

(3)     我们对于任何问题都要作具体分析

我们对这个例句作主语前后的结构转换,得到:

(4)     对于任何问题我们都要作具体分析

结构转换说明,“对”和“对于”在都可以紧靠主语前,或紧靠主语后,它们的分布相同、平行。

 

12 /对于+人类名词

请看下面例子:

先看“对”:

(5)     对老张,我们要做具体分析

我们采用在1.1中使用的结构转换方法对这个例句进行结构转换,得到:

(6)     我们对老张要做具体分析

再看“对于”:

(7)     对于老张,我们要做具体分析

我们同样进行结构转换,结果得到:

(8)     *我们对于老张要做具体分析

结果发现,“对”的宾语为人类名词时,该介宾结构既可以在句子的主语前,也可以在句子的主语之后。但“对于”的宾语为人类名词时,该介宾结构只能在句子的主语前,而不能在句子的主语之后。

现在我们假定这是“对”和“对于”在构成介宾结构进入句子时相对主语的位置的一条规则,那么我们可以接受下面的(9)(10)而不能接受(11)(12)

 

(9)     对于张三,你感觉怎么样?

(10)  对于那个人,你还有什么看法?

(11)  *你对于张三,感觉怎么样?

(12)  *你对于那个人,还有什么看法?

 

但是“对+名词”结构的位置是自由的,见以上例句(1)(2)(5)(6)

 

2 助动词前后的分布

先看“对”:

(13)  我会//要对这个问题提出看法

(14)  我对这个问题会//要提出看法

助动词“将”“要”“会”在“对+事物名词”结构前后均可。再看:

(15)  我会//要对老张提出看法

(16)  我对老张会//要提出看法

“对+人类”名词构成的结构同样没有问题。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对于”:

(17)  *我会//要对于这个问题提出看法

(18)  *我对于这个问题会//要提出看法

(19)  *我会//要对于老张提出看法

(20)  *我对于老张会//要提出看法

从以上例子来看,“对+名词”在助动词前后是自由的,而“对于+名词”不能处在助动词前后。实际上“对于+名词”不能处在助动词前后可以直接从它“不能处在主语之后”这一规则中推导出来,因为助动词处于主语之后,既然“对于+名词”不能处在主语之后,也一定不能处在助动词前后。

 

3 否定词前后的分布

从上面“对+名词”和“对于+名词”结构主语前后以及助动词前后的分布条件来看,它们处于否定词之后的分布也应该相似。这可以基于下面的推论:既然“对于+名词”结构在主语后面的位置受到限制,那么否定词也处于主语之后,因此“对于+名词”结构在否定词前后的位置也应该受到同样的限制。为了证明这一点,可以看例句:

(21)  我不(没)对这个问题提出看法

(22)  我对这个问题不(没)提出看法

(23)  我不(没)对老张提出看法

(24)  我对老张不(没)提出看法

(25)  *我不(没)对于这个问题提出看法

(26)  *我对于这个问题不(没)提出看法

(27)  *我不(没)对于老张提出看法

(28)  *我对于老张不(没)提出看法

在否定词前后,“对+名词”结构是自由的,而“对于+名词”结构是非法的。

 

4  小结:句法分布上的异同

 

主语前   主语后   助动词后  否定词后  

 

      +        +         +         +     

对于    +    *对人/对事     -         -  

 

以上分布矩阵用文字表达为:“对+名词”在主语前后以及助动词前后、否定词前后对人对事都是自由的,而“对于”在主语后其宾语只能是事物名词,不能是人类名词。但在主语前对人对事都是自由的。“对于+名词”结构在助动词前后或否定词前后都是不被允许的。

 

5  功能差异

设前提: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现不同的语法功能,语法位置是汉语语法中重要的语法形式。

推论1:汉语语法中语法位置的差别必然表现语法功能的差别。

推论2:“对”和“对于”明显存在语法位置上的差别,那么其背后必然存在语法功能上的差别。

 

以下我们设计一个“请”开头的祈使结构,“请”具有动词性质,因此它要求后面的成分必须在命题之内。命题之外的成分很难纳入它后面的位置。假如这个推论正确,那么请看下面的例子:

 

(29)  请对这个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30)  请对这个人提出你的看法

(31)  对这个问题,请提出你的看法

(32)  对这个人,请提出你的看法

(33)  *请对于这个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34)  *请对于这个人提出你的看法

(35)  对于这个问题,请提出你的看法

(36)  对于这个人,请提出你的看法

 

如果把以上“请提出你的看法”看作一个完整的命题,那么很明显的事实是:“对”无论是在命题内部还是在命题外部都是自由的,而“对于”不能处在命题结构内部,它似乎游离于命题之外,更像一个命题之外的话题成分。或者它本来就处在主语之前。

 

生成语言学认为,结构内的短语成分可以向结构外移动,绝大部分的移动都是从后向前的移动,也就是从右向左的移动。而“对于”短语作为结构外的成分,要向结构内移动是不被允许的(除非词级单位)。正因为如此,“对于”在其他句法结构中,比较难于处在主语之后。

 

6  小结

“对”在主语前后无论是介绍“人物”还是介绍“事物”,在否定词和助动词后都是自由的,它不改变主语与动词之间的选择关系。其语法意义在于向动词引介“对象”;“对于”在主语后只能引介“事物”,可以在主语之前引介“人物”或“事物”。语法功能上,“对于”倾向于表达对象性话题语,而“对”倾向于表达行为的相关对象。

 

参考文献

吕叔湘等,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曹文抗,2007,介词“对”和“对于”辨查,科教文汇(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