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不管“战胜”后面有没有宾语,这都无所谓,不会改变“我们”的性质,不会改变“我们”和“战胜”之间的关系。有老外说,你们汉语真有意思,不管怎么说,都是你们胜利。其实并非如此。有一类动词不是这样,它后面有没有宾语,可能完全改变前面主语的意义。例如“战败”。比如下面的例子:
前面的“我们”是战败者,后面例子中的“我们”是胜利者。所以这一类动词比较奇怪,不过在汉语中数量很少。类似的动词还有“打伤”“打肿”“打败”等就这几个。
如果动词只有一个名词,这个名词是“看见”的对象,如果有两个名词,第二个名词才是动作者。而且,“看见”的对象在看的人的前面。也就是“被看见者”--“看的人”--动词。这种语言就是ergative language,或者叫施格语言(其实叫通格语言更准确,最前面的名词是通格,通格是没有标记的)。
动词前面有两个名词的语言有很多,比如日语和韩国语等,但是这些语言的基本结构是:主语(比如“看的人”,或者动作发出者)--宾语(比如“被看见的人”,或者动作的承受者)--动词。语言学上通常把这种语言的语序描写为:SOV。可是Dyirbal语不是这样的,它的类似于O(对象)的成分在S(动作发出者)的前面。这种语言和我们一般所看到的汉语、英语和日语都不一样。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世界上奇奇怪怪的我们从来没见过的语言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