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一首隽永的黑白影像诗!!!
(2019-01-05 10:53:12)
标签:
娱乐罗马阿方索卡隆墨西哥黑白长镜头 |
分类: 电影评论 |
《罗马》:一首隽永的黑白影像诗
如今的电影太浮躁,大银幕上充斥着金属的碰撞声和机器的轰鸣声,让人难以静下心来去领略那种光影所带来的纯粹体验。好在每年总有那么几部复古作品,就像阿方索·卡隆的《罗马》那样,洗尽铅华,褪去颜色,使我们不自觉地跟随细腻而隽永的长镜头笔触一起去分享他内心那份珍藏多年的私人情感!
影片从一次极其日常的洗地行为开始,徐徐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上世纪七十年代墨西哥人民的生活画卷。伴随着优雅的音乐声,那场富有仪式感的精准停车,却直到最后才露出男主人神秘的面庞,似乎预示着这个中产阶级家庭即将面临的解体危机。妻子儿女期盼的喜悦不过是表象,那一家六口舒服窝在沙发里观看滑稽肥皂剧时的其乐融融竟成了影片中最后的温馨场景。阿方索·卡隆的高级就在于,他并不像国内的那些都市情感剧导演总是以出轨为话题来大做文章,而是让摄像机扮演一个静观默察的角色,用一个自然流畅的360度室内旋转长镜头来展示女佣临睡前的常规关灯举动,男主人对家庭的厌恶之情不经意间便被蕴含其中!
片中出现的两个主要男性角色都是当下意义上的渣男,他们不是逃离家庭,就是躲避责任。裸露下体展现勇武之力的莽夫举止并不能使男人的形象变得高大,当克里奥在影院里告诉对方自己已经“怀上了”的时候,等来的却是轻率的谎言。银幕上放着《虎口脱险》斗鸡眼击落己方飞机的经典搞笑画面,台下的欢声笑语却映衬着女主角的寂寥和失落,心中的“他”一去不复返了,她只能孤身一人去面对无法想象的生活困境。其实每个人都想逃离,逃离那喧嚣拥挤的城市,去田园乡村享受那岁末的闲暇时光。于是田野边的十字架,丛林里的沼泽地,举枪射击的劲装男女,还有那悬挂着各种死去动物头颅的墙壁,又宛如一幕幕的奇观出现在我们面前。而当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楼上的主人欢歌笑语,楼下的佣人们也载歌载舞,在狂欢面前阶级的差异被抹平了,大家只想借助酒精的麻醉来忘却过去一年的所有烦忧。随后一场突如其来的丛林大火惊醒了正在欢愉的人们,当大家都忙着灭火时,那个身披怪兽装忘我吟唱的神人却呈现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超然态势!
阿方索·卡隆不愧为长镜头的大师,他深刻洞悉到生活的真实性是无法用割裂的镜头来雕刻的,而长镜头更容易使影片的情感得以升华。他选择用一个横移的长镜头来展现学生暴乱前军警们的全副武装和悠然自得,为接下来的暴力流血冲突埋下了伏笔,又选择用一个四分钟几乎固定的长镜头记录了克里奥在医院病床上亲眼目睹自己胎儿从“诞生”到死亡的全过程,那种从生理下沉到心理的极致痛苦可想而知,连屏幕前的你我都能呼吸到她的伤悲。海滩救险的镜头则是融合了横移和固定,并混杂着波浪的轰鸣与拍打声,将当时凶险的情境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克里奥的情绪终于在那一刻彻底爆发,和遭遇丈夫背叛的女主人同病相怜地紧紧抱在了一起。而比起前半部分的生活流来,影片的后半部分更加具有戏剧性,哪怕卡隆会用四五分钟的篇幅来表现佐维克教授那看似与剧情毫无关联的“金鸡独立”,但无论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执行枪杀任务导致女方羊水破裂,还是一家人心情沉重时旁边举行的幸福婚礼,都让这种戏剧性愈演愈烈。而海滩救险的意外事件更是将直接影片推向了高潮,毫不隐晦地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信念:男人可以离去,生活还得继续,无论是主人还是仆人,都应该在相互依偎中坚强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