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重庆》:重构少年杀人事件!!!
(2010-12-02 20:56:53)
标签:
重庆王小帅王学圻长镜头现实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日照重庆》:重构少年杀人事件
少年杀人事件背后的悬疑色彩,王学圻、范冰冰等当红影星的加盟,似乎让《日照重庆》具备了商业片的特征。可到头来,却发现一切都是浮云,王小帅还是那个王小帅,那个习惯用长镜头来深入人物内心世界的影像作者!
过江缆车、朝天门码头、麻辣火锅、麻将桌前的牌友,王小帅的纪实影像满足了外界对重庆这个城市的想象,杂乱而悠闲,古老又现代,不远处林立的高楼大厦对山坡上那一排排破旧的砖瓦平房形成了一种压迫感,现代化的城市进程正在侵蚀着老重庆的山城特质。而如今年轻人的思想同父辈那一代的观点又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他们反叛,他们逃避,当发现自己被这个社会遗弃时,只有采取极端的方式来突出自我的存在!
《日照重庆》本质上还是第六代的范儿,冰冷的影像语言中传递着片断化的情绪,历史是缺失的,只有当下的生存体验。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母题,王学圻茫然穿梭于城市的每个角落,试图通过他人的语言来构建脑海中清晰的爱子形象。放大照片中那模糊的面孔就像“玫瑰花蕊”一样失去了所指,而多人的访谈内容才真正还原了这张照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日照重庆》中流淌着《公民凯恩》的血液。而同样是少年杀人事件,《日照重庆》的格局显然要比《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小得多,王小帅并没有将其打造成一部平民史诗的意图,他只是想展现一位心怀愧疚的父亲那心灵救赎的历程!
在剧情相对单薄的情形下,只有靠演员的表演来支撑。值得欣慰的是,王学圻又奉献了一次影帝级的表演,如果《唐山大地震》中的徐帆是以外在的方式来痛痛快快宣泄的话,那这里的王学圻则靠的是内敛的方式来积蓄情感。一个个长镜头下,我们看到了他的无奈和执着,在台球桌旁他表现出的是隐忍,在夜总会里他浮现出的是茫然。他竭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偶尔爆发一下也是合情合理。他的游荡让人想起了安哲罗普洛斯《永恒与一日》中的老人,只可惜王小帅消解历史的做法让影片失去了应有的深度,老船长的过去只能通过现实的场景间接地表现出来!
不过比起当下大多数中国导演来,王小帅还是挺有诚意的,至少他用镜头记录了当下中国人的真实情感。平常老百姓的爱恨纠葛,总比华丽光鲜的白领爱情要靠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