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世纪香港影坛的闪光点!!!

(2010-09-06 15:15:05)
标签:

新世纪

港片

甄子丹

张家辉

成龙

彭浩翔

邱礼涛

娱乐

分类: 电影评论

新世纪香港影坛的闪光点

 


新世纪的香港影坛虽然烂片频出,港味渐失,老将无心,新人乏力,总体来说显得那么不尽如人意,但任何事物即使烂到骨子里,也还是有闪光点的,港片也一样,要不然每年的金像奖岂不完全要被金酸梅所取代?下面便让我来盘点一下新世纪香港影坛的六大闪光点,看看它们是如何来振奋人心的!

 


一、子丹当红:

 

毫无疑问,甄子丹已经扛起了以往“双周一成”的大旗,成了当下香港影坛乃至华语影坛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巨星,在巨星光芒黯淡的21世纪推出自己的功夫片品牌,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其实上世纪90年代的子丹兄也在徐克的作品中塑造过三个光彩夺目的经典形象——曹少钦、纳兰元述和黄麒英,不过那并没有成为自己事业的转折点,毕竟那都是配角或第二主角,没有一部是专属于自己的作品。接下来自己导演的《杀杀人跳跳舞》、《新唐山大兄》和《战狼传说》等影片也因为制作水准相对简陋而并没有流行开来。21世纪的前几年我们的子丹兄显得尤为沉寂,只是在好莱坞的B级片如《超时空圣战》、《刀锋战士2》中耗费自己的青春,《英雄》、《千机变》等华语影片中又是在为别人做嫁衣。幸好有了影坛大哥洪金宝和导演新锐叶伟信的鼎力相助,才有了《杀破狼》这样一部“甄功夫”巨作的横空出世,影片以牺牲剧情张力为代价来烘托出甄子丹的“武”,将他偏于实战的武术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两年后的《导火线》则引入了国际上目前正流行的混合格斗(MMA)概念,将融汇了巴西柔术、拳击、泰拳、摔跤等搏击技术的动作场面呈现在广大功夫迷面前。当然最为里程碑的作品08年的《叶问》一片,它让子丹从真正武者升华为大师,从此他的形象和气质便被绑定在叶问这个人物身上,而这也是“双周一成”和李连杰走向天皇巨星的必经之路。2010年,《锦衣卫》、《叶问2》和《精武风云》的三珠连发更是奠定了甄子丹在当今华语影坛的无上地位,不需要再仰望任何巨星,他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传奇!


二、家辉称帝:

 

他一度被封为“星爷接班人”,却成了王晶烂片中的“坏图腾”,秉着“媚俗”的搞笑方式将喜剧片变成了“庸俗、低俗和恶俗”的下三滥玩意儿。可出来混的,就要跟对老大,自从跟了杜琪峰,一切都变了样。《大事件》中的爆裂刑警形象让人耳目一新,而《黑社会》中的飞机更是异常出彩,一句“我为社团做事,谁不服就打谁”说得豪气冲天。老杜成功剔除了“化骨龙”身上的“虫”性,将他真正变成了一条“龙”,即使脱离了老杜,家辉在《黑白道》这种凸显人性挣扎的影片中也显得游刃有余。终于《证人》让家辉一飞冲天,他饰演的杀手集人性与兽性于一身,表演起来极具立体感和层次感,最后获得金像奖影帝真乃实至名归。和刘青云、任达华等老戏骨们的“早该拿了”不同,张家辉的影帝让我们看到了十年来一位烂片演员“破茧成蝶”般的蜕变,对如今仍未找到演戏感觉的年轻偶像们更具激励作用!


三、礼涛坚守:

 

在这个群情浮躁,人心不古的社会里,没有什么比坚守更为优良的美德了,即使身边的大导巨导全都北上神州,一人仍在坚守香港电影的阵地,09年更是凭借黑帮片《Laughing Gor之变节》以黑马的态势强力杀出,赢得本土影片的暑期票房冠军。这便是香港的“B级片之王”邱礼涛,一位在人肉血浆和猛鬼降头中浸淫多年,却又懂得关注社会现实,记录普罗大众辛酸苦辣的通才怪才。2007年的《性工作者十日谈》是邱礼涛近年来最为出色的一部作品,以香港一家即将关门结业的夜总会为聚焦点,来折射出香港夜总会这个“夕阳工业”的破败和衰落,影片中多线程的表述相互交织,最后由涓涓细流汇聚成情感海洋。而08年的《我不卖身,我卖子宫》仿佛《性工作者十日谈》的续篇,只不过夜总会小姐变成了企街女,又加入了“内地女子嫁港伯”和“保险经纪卖保险”等社会元素。通过对这些社会边缘人物斑驳生活痕迹的记录,透射出邱礼涛骨子里浓郁的本土底层关怀!


四、大哥回归:

 

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值得太高兴的,成龙本来就是香港的成龙嘛!可在外面转了一圈,拍了些小丑般杂耍的好莱坞式烂片大赚美金之后,成龙大哥才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为低迷的香港电影服务的职责,于是从2004年起的三年,每年国庆档都有一部成龙影片上映。《新警察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博命出击的陈家驹,威风不减当年;《神话》则为《飞鹰计划》式的寻宝探险题材增添了凄美的爱情成分,一曲《神话》红遍大江南北;而《宝贝计划》更是让我们重温了港片黄金时期的旧梦,高密度的剧情冲突,精心编排的巧合笑料,还有大哥那灵活自如的动作身手,一切都仿佛时光流转,英雄再生。而2009年和2010年,成龙大哥则改变戏路,为我们奉献了《新宿事件》和《大兵小将》这两部风格迥异的作品,如果说以往的成龙影片都是以他为核心来构建剧情的话,那这两部影片中的大哥已经融入到剧情之中,成为导演表意的符号。于是,“去成龙化”的表演也标志着成龙表演风格的真正成熟,不是英雄也一样让人激动不已!


五、怪鸡搞怪:

 

类型片对于邱礼涛来说是样样精通,而对于彭浩翔来说则像手中玩具一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作为香港新生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彭怪鸡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从不按常理出牌,他能将一种类型片的元素轻松嫁接到另一种类型片中,正如偷情题材影片《大丈夫》中那时不时出现的黑帮片镜语体系;他又能随便消解事物意义中的所指内涵而不加任何道德批判,就像《买凶拍人》中的杀手职业和其他360行一样都是为了做大做好而求新求变;将爱情片拍出悬疑的色彩,他在《公主复仇记》中做的比叶念琛更超前;而将青春梦想同AV女郎结合起来,他的《青春梦工场》则为我们奉献了马丁·路德·金式的激情演讲。他的戏仿从来不庸俗,他的搞怪从来不恶俗,他的笑料从来不低俗,他的情趣从来不媚俗,不过当他那小众格调的“分歧终端机”只有通过《非诚勿扰》的平台才能展示在大众面前时,终于明白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道理。于是彭怪鸡也决定不再坚守港片的一亩三分地,将目光放眼广阔的内地市场并高调推出了“4+1”计划。可失去了港味十足,相对宽松的创作土壤,又受到内地条条框框的横加限制,彭怪鸡还能有那么多的灵感来肆意搞怪吗?


六、型男闪耀:

 

《无间道》不仅自己成了港片的救世主,还让“型男”成了银幕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部电影中出现了那么多头发齐整,皮鞋贼亮,西装革履,却不苟言笑的型男,这在港片历史上还是头一遭。如果抛开影片阴暗血腥的格调不谈,《黑社会》中同样也有不少型男,他们不再染发穿耳,穿古惑仔式的烂仔装,而是努力把自己包装成成功人士的模样。型男逐渐成为黑帮片、警匪片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看他们在银幕上的酷相,等于“眼睛吃冰淇淋,心灵坐沙发椅”。傻姐当道的岁月港片充斥着浮华和无聊,而型男闪耀的时代港片又慢慢呈现出复苏的态势,当刘德华、梁朝伟等老型男的双雄对决已经渐渐远去时,我们又迎来了古天乐、吴彦祖等新型男的双雄对决。型男间上演的纯正男人戏,永远也不会过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