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装片的多重表述!!!

(2010-03-01 19:04:19)
标签:

古装片

武侠片

大兵小将

成龙

娱乐

分类: 电影评论

古装片的多重表述


或许这个高速奔腾的时代给人的压力过大,所以我们需要电影,让自己可以在观影的那100来分钟时间内超然物外。而古装电影更是由于故事发生年代的久远或无从考证而让人能产生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所以很多人最爱看古装片!

 

我的小时候正好纵贯于整个八十年代,对古装片的概念只有两个字——“武打”,的确,你如果给现代人赋以钻天入地的本领,肯定没有一种代入感,可如果让古代人脱离地心引力一跳跳个几米高,也就没有人会追究到底了,因为那反正是“狼狼阿狗”的事情。于是从《少林寺》到《索命逍遥楼》,武打片伴随我走完童年!

 

整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除了那些奇技淫巧的风月片外,华语电影的古装片几乎可以同武侠片划上等号,加些无厘头,加些后现代,再加些浪漫爱情,策马江湖,剑气傲霜的魅力感染了整整一代人!

 

2000年,李安的《卧虎藏龙》褪去了嬉笑怒骂和英雄主义,正统的风格却让古装武侠片真正走上了国际舞台。这也进一步激发了内地大导演们的武侠雄心,于是老谋子的《英雄》开始登场,带来了极度华美的色调和极度空荡的剧情,从此古装片陷了形式主义的泥潭,《十面埋伏》的沉闷乏味和《无极》的虚无缥缈耗尽了广大网民的口水,而《夜宴》和《黄金甲》更是以奢华的宫廷布景映衬出人性的阴暗,让观者唏嘘不已!

 

很快便有了《赤壁》,抛开“略懂”、“别闹”、“你过时了”这些雷人台词不谈,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终于开始在大银幕上发掘起自己的文化宝库来。的确,有那么多宏大的战役,重大的变革和伟大的人物可以拍,为什么非要局限于“五代十国”那小小的某国宫廷呢?

 

所以《赤壁》也好,《孔子》也好,哪怕拍得再不符史实,都比《夜宴》和《黄金甲》要进步得多。于是“楚汉战争”、“隋唐战争”、老子、孙子、韩非子、鬼谷子们都可以拿来拍,有了大量鲜活的事迹,也不需要再玩“罗生门”式的滑头了!

 

与偏向厚重的史诗片相比,习惯于怪力乱神的神怪片就有些登不上大雅之堂了,其实《倩女幽魂》和《青蛇》已经为神怪片树立了两座丰碑,而08年的《画皮》却被好事者读解出了“小三”这样的现实意义,于是也就少了许多“古气”。田壮壮的《狼灾记》则干脆为自己贴上了“魔幻”的标签,却因为自身商业语言的匮乏而显得无比沉闷!

 

绝对不能忽视《麦田》、《我的唐朝兄弟》和《大兵小将》,因为它们都把镜头对准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而不是一贯而来的英雄人物。将来说不定会把这些影片归为一个“亚类型”,因为两个小人物都是一强一弱(《大兵小将》中的王力宏虽然是卫国太子,但一直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小将领),一能干一窝囊,然后闯入到一个陌生的群体中(《麦田》是个“女儿城”,《我的唐朝兄弟》是个村庄,《大兵小将》虽然是公路片的形式,但卫国的士兵和蛮夷部落一路相伴),最后引发一连串的戏剧性效应。此类影片都带有寓言的性质,凸显出诸如“反战”和“向往自由”的主题。黑泽明的精神在其中若隐若现,而成龙的打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于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反类型”的!

 

古装山寨片也是近年来所流行的。从《天下第二》到《十全九美》再到《追影》、《皇家刺青》、《熊猫大侠》和《隋朝来客》,一大堆古装喜剧都要同山寨挂上钩,然后通过方言大杂烩、网络流行语、古人现代化、行为癫狂化等惯用伎俩,将“山寨风”越吹越猛烈。用“投机取巧”来形容此类影片是再恰当不过了,投机取巧的不仅是影片中的“大侠”,还有影片本身的编剧和制作!

 

最后便是《三枪》了,这是一部华语电影史上前所未有的影片。同《大内密探灵灵狗》、《花田喜事2010》这样的闹剧不同,《三枪》玩得是具有春晚特色的东北小品幽默,反倒把科恩兄弟原作中的黑色幽默给消解了。这样的古装片出现一部倒也没什么,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势必会成为一场灾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