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内地电影的后现代尝试!!!

(2009-08-18 14:11:04)
标签:

王先生

小陈

张建亚

后现代

娱乐

分类: 电影评论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内地电影的后现代尝试


内地观众对“后现代电影”的熟识多半要归功于周星驰电影对经典影像的戏仿拼贴和王家卫电影对时间空间的碎片化展示,而《暴雨将至》、《低俗小说》、《罗拉快跑》、《记忆碎片》这些著名的后现代文本更是以纷繁复杂的叙事手法让我们大开眼界。但殊不知,内地电影也早在九十年代初期便有过后现代尝试,而这个吃螃蟹的人便是导演张建亚了!

 

或许大家对张导的另一部作品《三毛从军记》更为熟悉,在这部看似儿童题材的影片中,张建亚运用了大量的戏仿手法,将残酷的中日战争化为儿戏,并辛辣地讽刺了当时国民党的对日抗击政策和作战手段。《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则是张导“后现代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将两个典型的上海小市民王先生和小陈卷入到上海滩的帮派冲突(其实也就是争风吃醋而引发的)当中,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喜剧事件。从这部影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香港“追女仔”影片的影子,王先生和小陈也宛如那些“有色心无色胆”的香港小男人一样,窝囊衰运却又滑稽可爱。他们有自己的小聪明小算盘,但真正遇到大是大非需要他们面对时,小男人也会良心发现,选择更为正义的举动,而给自己的理由则是金钱、美女这些形而下的物质东西,于是慷慨激昂的革命诗词也就被篡改为“上去不要紧,只为救女人。杀了王先生,还有陈先生”这样庸俗的打油诗了!

 

而《红高粱》的野合场景,《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庭院奇观,“蒋委员长”的动员演说,还有《霸王别姬》中的段小楼和程蝶衣(明明是看美女唱歌,非要说是去看“霸王别姬”的京剧表演,男人惯用的撒谎伎俩),也都被张建亚用各种方式嫁接到本片中来,显示出后现代文本的随意拼贴性。而影片中后现代痕迹最严重的莫过于对经典蒙太奇电影《战舰波将金号》两大经典桥段的戏仿了,其一是那三个石狮子的“蒙太奇组接”,可在这种后现代的语境中,原有桥段的崇高性和强烈寓意完全被消解了;其二便是著名的“敖德萨阶梯”了,军队的并排行进,婴儿车的顺台阶滑落,以及杀戮时的血流成河,这些画面的交叉蒙太奇剪辑和爱森斯坦的手笔相差无几,但观众感受到的却不再是悲怆和心痛,仿佛那只是一场杀人游戏!

 

由于那不过是内地后现代电影的探索阶段,所以影片中还存在很多刻意之处,比如频繁出现的轻功飞跃,给人的感觉就非常假,用现在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太山寨了”。当然如今看似成熟的内地后现代商业片依然很山寨,比如《大电影》,比如《天下第二》,再比如《追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