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山杠爷》:那是一个最好的“村霸”!!!
(2009-06-25 13:04:46)
标签:
山杠爷山村法律情理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被告山杠爷》:那是一个最好的“村霸”
从《天狗》到《光荣的愤怒》,好汉斗“村霸”的电影拍得是越来越传奇化,娱乐化。这些村霸往往是几兄弟抱成一团,控制着全村的经济、政治命脉,平时鱼肉乡里,横行无忌,害得村民敢怒不敢言,直至三兄弟或者四兄弟垮台,人民才重新当家做主!
1994年的老电影《被告山杠爷》中也有一个“村霸”,那就是堆堆坪的村支书山杠爷。他是村里的最高党政领导人,威望极高,深得村民的拥戴。对付那些刁汉泼妇他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而这套办法却时常“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甚至“触犯了法律”。强英的上吊自杀正是因为杠爷把这个虐待老人的泼妇游街示众,导致对方颜面无存而最终走上绝路。其实按照县检查机关同志的意见,杠爷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他应该以批评教育来劝导,可这种温吞水的做法在这样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里能行得通吗?
《凤凰琴》中的张英子正因为告了学校一状,而导致学校先进没评上,修旧校舍的八千块钱奖金也泡了汤。而本片中告状的也正是杠爷的小孙子虎娃,刚学了法律常识的他因为爷爷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困惑,于是便向法制报写了一封匿名信,进而导致了杠爷东窗事发。在情理法的碰撞中,法律时常呈现出刚硬而不通情理的一面,然而公道自在人心,即使杠爷当众拆了不愿回家种责任田的明喜给他妻子的信,当众扇了为修水库而唱反调的腊正的耳光,他们后来还是很感激杠爷,并在县里同志面前说好话。而像二利这种成天游手好闲,喝了酒就拿老婆撒气的恶汉,又岂是讲大道理能行得通的。所以对付这种人,唯有用村里的土方法来整治!
可那些没下过基层的小年轻办事员却不懂这些,他们只知道形而上地宣读着法律条文,说着那些不切实际的空话套话。如果叫他们来管理堆堆坪,根本就没辙,什么都按法律章程办事,结果什么都办不好。你可以说杠爷蛮横无理,你也可以说杠爷完全是个法盲,但正是因为他的铁腕统治,堆堆坪才年年评先进,从来没有什么刑事案件发生!
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却是,全村第一个触犯法律而准备蹲大牢的也是这个杠爷。不懂事的小孙子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可如果没有他的“告密”,或许上面对堆堆坪的事也就一无所知。于是在传统与法律的碰撞中,杠爷成了牺牲品。他的牺牲必将换来堆堆坪的法制化进程,那种封建家长制的管理模式也会被淘汰,年轻的腊正不可能一手遮天,而堆堆坪这个落后的小山村也终究会体会到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法制!
可杠爷对堆堆坪的那份爱,那份责却是谁都无法弥补的。作为一村之长,他拥有太多以权谋私的机会,但作为一个忠诚的老党员,他却从来不往自己腰包塞外水,以至于儿媳妇看病还欠下一屁股债。或许也正是他这种两袖清风,只为村民讲公道谋福利的做法才会赢得大家的拥戴。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干部的真正涵义,却因为不懂法纪而将被开除党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影片实在很矛盾,到底是杠爷这种雷厉风行,一心一意为民办事的“法盲”干部好,还是那种熟读法律条文,深谙官场之道,却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官员好,想必导演心中自有一杆秤,观众心里面也是雪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