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一个关于执着和勇气的故事!!!
(2009-03-13 14:09:08)
标签:
天狗勇气村霸保卫现实主义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天狗》:一个关于执着和勇气的故事
同为斗村霸题材的电影,《天狗》的风格就比《光荣的愤怒》要沉重的多。它没有《光荣的愤怒》中那些时不时抖一抖的黑色幽默,也没有《光荣的愤怒》中大家伙儿聚在一起商讨对策时的热闹,基本上从头到尾都是李天狗一个人在孤军奋战,最后连老婆都赌气离开了他!
影片的一开始便用变形的影像和放慢的动作展现了李天狗被村民围攻时的惨状,接下来青河喝酒时承认自己是杀人凶手的举动则让人感到莫名其妙,而第二天“老大、老二被杀,老三也受了重伤在医院急救”的消息更是来得非常突然。于是,一个曾经的战斗英雄就这样变成了“杀人狂魔”,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此后影片的结构就有点像《公民凯恩》,通过一个个闪回而道出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虽然《天狗》无法达到《公民凯恩》那样的思辨高度,但却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关于执着和勇气的精彩故事,从而凸现出李天狗这个护林英雄的光辉形象!
李天狗刚来到村里的时候,老百姓敲锣打鼓地列队欢迎他们,每家每户不是送这就是那,让人误以为这是对战斗英雄的崇拜和致敬,但实际上却是因为他的护林员身份。后来当李天狗看到了山上林木被砍的触目惊心景象之后,才知道老百姓这样做是为了巴结他讨好她,于是他毅然把礼物退还给了村民们,从而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可村霸孔家兄弟却依然对其抱有幻想,把他请到家中向他摊牌,可李天狗却把保卫山林视作保卫国土一样崇高的事业,公然在酒桌上与孔家兄弟决裂!
《光荣的愤怒》中的熊家四兄弟被村民恨得咬牙切齿,因此叶光荣的“揭竿起义”便得到了集体的响应。可《天狗》中的孔家三兄弟却和村民有着直接的利益关系,也就是全村人都靠着这个山林来养活,而孔家则是他们的头,所以不得不屈服于他们的淫威,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反抗意识和反抗行为(当然为了强化善恶间的二元对立,影片还是通过小孩罚站事件突出了孔老三的霸道,再通过天狗妻子被强暴的事件体现了孔老二的好色)。这样一来,试图破坏这里“和谐”气氛的李天狗则成了“全民公敌”。当他退还礼物时,遭到了全村人的无声抗议;而当他和孔家兄弟在伐林问题上彻底决裂后,孔家更是封堵了这里唯一的水源,让天狗家每天只能以可乐来解渴和做饭!
可即使馒头难以下咽,身上多日无法洗澡,天狗在原则的问题上也决不妥协。他带着儿子上山,并把一颗颗树木命名为“司令员”、“连长”、“小兵”,平日不苟言笑的铁汉此时也表现出风趣幽默的一面。这是影片中最欢快明亮的一段,让观众暂时从丑恶的现实中解脱出来,在美好的大自然面前释放自己沉重的心灵!
丈夫可以忍受,妻子却无法忍受了。她并不想成为万元户,只想家里有一台电视,再和丈夫孩子过着安安稳稳的生活,但在一次次遭到羞辱,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的时候,这个生性就有些泼辣的“小”女人终于爆发了,带着儿子愤然离开了李天狗。其实按照情理,李天狗完全应该做出一定的让步,毕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讲情理,一个人惹了众怒在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可谓犯了大忌。孔家的老大也给了他一个台阶下,递给他雪茄让他换个活法,可他的“执拗”迫使他只能一个人孤独地战斗下去,这不是为了兄弟情义,也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是为了国家的领土不受侵犯!
于是曾经的欢歌笑语变成了如今的势不两立,李天狗被打时的画面闪回让我们回到了他刚来时的甜蜜,他其实并不想和村民甚至村霸们闹翻,但身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让他不得不举起手中的钢枪,将一切做了个彻底的了断。从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活在过去的人,身上背负着太多的理想主义包袱,以至于无法被现实社会所容纳。但正是因为他这种理想主义者太少了,才造成了现实社会的乌烟瘴气,污浊不堪。很多人看了这部影片之后,都大呼痛快,狂赞李天狗是“爷们”,这是因为影片恰好契合了他们内心深处的英雄梦想。但真的让他们来面对这种情况时,我敢说90%以上的人会选择妥协。这并不是说世人太虚伪,而是世人太现实,太爱为自己而考虑,太明白为人处世的原则和“党同伐异”的规则了!
影片的结尾是美好的,美好得接近于梦幻,彻底消解了此前剧情的残酷性。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结尾,反倒觉得此前的县长大人和胆小村民一起在孔家大院的“风水宝地”上撒尿的情节更为亲切,更有一种“推翻反动霸权,人民当家做主”的自豪感。而真正把霸权推翻了的英雄,正是那位被视作为“杀人犯”的李天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