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类型巨星——甄子丹
(2009-02-10 17:30:00)
标签:
甄子丹类型功夫巨星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最后的类型巨星——甄子丹
类型电影和明星向来是香港电影的两大支柱,而且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类型电影造就了一大批光彩夺目的明星,而明星的魅力又足以维持这种类型电影的发展,好比功夫片之于李小龙、成龙、洪金宝、李连杰,喜剧片之于许冠文、周星驰,黑帮片之于周润发,文艺片之于梁朝伟(其实严格来说,文艺片不能算是类型片种)。而像刘德华这种跨类型的巨星,类型特质却并不明显,演武侠片的号召力不如李连杰,演黑帮片的号召力不如周润发(《无间道》主要是他和梁朝伟两个人的互动,再加上剧本的扎实,而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演喜剧片更是不如周星驰!
随着新世纪以来港片的日益低迷,那种原本靠一个巨星来支撑整部影片的状况已经越来越少见了,而且即使有,也不过是50后,60后老巨星们的余热散发,比如周星驰的《少林足球》、《功夫》和《长江七号》,李连杰的《霍元甲》,成龙的《新警察故事》、《宝贝计划》。另外由于港片的内敛化倾向,剧情逐渐取代明星成为影片的首要因素,也就是大家来到电影院主要是为了看剧情,而不是为了看明星,这点在黑帮片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小马哥式的热血豪迈,陈浩南式的青春不羁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无间道”式的内心挣扎,“黑社会”式的人性角斗。而在喜剧片领域,无论是张家辉,还是郑中基,都无力扛起周星驰的那杆“无厘头”大旗,郑秀文和杨千嬅那种“大笑姑婆”式的快餐喜剧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在70后、80后的一干男明星中,更是没有一个类型片领域的帅才,至于台湾小天王周杰伦所创造的几次票房佳绩,也不过是靠着他在歌坛的超高人气,他本身根本就没有形成一种固定的类型特质,70后的他仍在银幕上扮嫩装清纯,走青春偶像惯用的道路!
于是,在这种类型巨星近乎绝迹的状态下,甄子丹的迅速蹿红倒像是一个奇迹。好比NBA中比基德小了不到一岁的纳什在30岁那年掀起了一股“小球风暴”一样,和“功夫皇帝”李连杰同年的他也于05年凭借《杀破狼》一片刮起了“甄功夫”的狂潮。他和叶伟信一武一文的创作组合,绝对是近四年来香港最成功的组合,他们保持了一年一部的产量,《杀破狼》、《龙虎门》、《导火线》和《叶问》要不叫好,要不叫座,要不就票房口碑俱佳。同成龙、洪金宝、李连杰们都是不到30岁就打出一片天空不同,40多岁才迎来事业生涯巅峰的甄子丹可谓“老来成名”,但最美不过夕阳红,一部《叶问》正式奠定了他武学宗师的地位,影片中他所散发出的强大气场让人赞叹不已,痛扁十个日本武士的桥段更是成就了新世纪以来功夫片中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我们不妨把甄子丹的电影生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80年代,在袁八爷的提携下,反叛的他终于走进了香港电影,而且出演的基本上都是八爷的作品。处女作《笑太极》虽然故事陈旧老套,无甚新意,但甄子丹还是展现了他身体各部分的自如控制和轻快敏捷。第二部电影《情逢敌手》则是一部时装动作片,响应了当时的霹雳舞狂热,甄子丹将霹雳舞和功夫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霹雳功夫。此两部影片均乃动作喜剧,而甄子丹虽然动作一流,但喜剧天分却远不如当时引领功夫喜剧潮流的成龙、洪金宝等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他的发展,毕竟当时香港能打的人太多了。接下来《特警屠龙》、《皇家师姐4直击证人》、《洗黑钱》等警匪动作片中,薄弱的剧情和精彩的动作再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八爷的精心设计下,甄子丹在体现了自己充满动感和力度感的身手,然而八爷对待剧本的随意性也让这些影片根本无法同吴宇森、徐克、王晶等大导演的佳作相媲美,于是甄子丹也无法成为周润发、李连杰和周星驰,只能像个二线明星一样被观众冷落在一旁的角落中!
好在还有徐克这样慧眼识英雄的伯乐,于是也就有了甄子丹作为配角的两次惊艳演出。一次是在《新龙门客栈》中,他饰演的大反派曹少钦完全颠覆了他原来影片中不是功夫小子就是愤怒警察的形象,显得妖邪而有霸气,最后发狂时用白骨爪抓住周淮安时的景象更是相当具有震撼力。另一次则是在《黄飞鸿二之男儿当自强》中,他饰演的满清军官纳兰元述虽然也是反派,但同曹少钦的至邪至恶相比,这个人物身上体现了一种“人在官府,身不由己”的悲剧性,而他手持木棍布棍同黄飞鸿的两场对战也被认为是功夫片历史上无法逾越的经典。《铁马骝》虽然是八爷导演,但徐克的监制也赋予了影片非同一般的气质,在气氛的营造方面远胜于八爷单独执导的《苏乞儿》、《咏春》等片,甄子丹饰演的黄麒英在与少林叛徒对战时表演了更为写实的无影脚,连续四脚踢出,再次被功夫迷们奉为经典,年届30的他也在本片中第一次展现了武学宗师的风范。不过和当时趁着新武侠潮流成为功夫巨星的李连杰相比,甄子丹亏就亏在他缺乏一部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代表作,《苏乞儿》和《街头杀手》虽然以他为主角,但影片质量实在不敢恭维,《铁马骝》中于荣光饰演的铁猴子则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此时的李连杰却有了《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和《太极张三丰》!
新武侠的热潮持续了差不多四五年,而九十年代的后半期则是武侠功夫片的绝对低潮期。此时的甄子丹再度英雄无用武之地,虽然亲自担当导演制作了《战狼传说》、《杀杀人、跳跳舞》、《新唐山大兄》等影片,但也犯了师父袁和平同样的错误,即武戏精彩,文戏薄弱,影片缺乏有效的黏合剂,单纯的凌厉动作影像根本无法引发观众的共鸣。相比之下,他在电视剧领域的发挥却游刃有余,一部《精武门》让人依稀看到了当年李小龙的身影!
受九十年代末华人影星进军好莱坞的大潮影响,甄子丹自然也蠢蠢欲动。而在好莱坞所拍摄的《超时空圣战》和《刀锋战士2》中,他不仅是演员,还是武术指导,其受到的欢迎程度居然不输于成龙和李连杰,《刀锋战士2》也成了“刀锋”系列中最出色的一部。除此之外,他还为日本电影《修罗雪姬》做了动作设计,影片中既有凌厉的腿功,又有突出速度感的移动远景镜头,能够看到很多日后甄氏动作风格的影子。另外在国内,甄子丹也凭借《英雄》一片重新提高了自己的知名度,虽然在众多大牌明星中他是相对来说不起眼的一位,但他饰演的长空和李连杰饰演的无名的那场大战,可谓写意风格的至高境界。另外他在导演的道路上也是一发不可收拾,《上海武士》、《千机变》、《见习黑玫瑰》等热门影片都是由他来担任武指或者导演,其中《千机变》一片更是获得了第23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的奖项。至于《恋情告急》和《千机变Ⅱ花都大战》这样的影片,甄子丹的出演多少有点玩票性质,不过在后者中他和成龙的那场比试,也圆了功夫迷的一个心愿,因为此时的他已经被当作功夫巨星来对待了!
终于到了2005年的《杀破狼》,一部以暴力血腥为卖点但却能够做到情节戏剧性与动作精彩性兼顾的影片,影片的动作场面融合了Jujutu(柔道的前身)、摔角等多种格斗的技巧,并且巧妙加入功夫元素,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风格,而在文戏方面,叶伟信也赋予人物角色以丰富的情感,黑色风格如同“银河映像”,虽然最后对两场打斗戏的极力渲染破坏了整体的平衡,但依然瑕不掩瑜。不过06年的《龙虎门》由于受漫画风格和青春偶像加盟的驱使,导致影片的动作场面被电脑特技所控制。而07年的《导火线》,虽然前半部分的文戏略显沉闷,但后半部分的打斗却大大击中了观众的兴奋点,甄子丹全面应用了国际上目前正流行的混合格斗(MMA)潮流,制造出大量融汇了巴西柔术、拳击、泰拳、摔跤等搏击技术的MMA的场景,其冲击力和视觉效果无以伦比。通过这三部影片的积累再加上成龙、李连杰创新能力的逐渐衰退,甄子丹俨然成了这几年来华语电影中最炙手可热的功夫巨星,而《七剑》、《江山美人》、《画皮》这样的影片虽然并不以他为中心,但却因为他的加盟而为影片增色不少,即使他的“甄功夫”淹没在刘家良、程小东或董玮的设计风格中,但观众还是会为他并不擅长的拳法、剑法、枪法和重兵器打斗而喝彩!
《叶问》一片虽然是洪金宝担当动作设计,但他却将咏春拳的实战特点和甄子丹的动作风格相契合,再由叶伟信充分挖掘了甄子丹作为武学名家的内在气质,从而在银幕上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接受挑战时淡定自若,耍起咏春拳来又挥洒自如的一代宗师叶问。影片所受的好评已无需重复,而如今的甄子丹,在功夫片领域的地位正如NBA中的“皇帝”詹姆斯一样如日中天,但45岁的年龄也注定了他的辉煌并不会持续太久。可他之后香港影坛的下一位功夫巨星或者其他类型巨星又在哪里呢?似乎看谁都不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