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木胜的早期作品——《旺角的天空》!!!
(2008-10-15 21:28:20)
标签:
陈木胜警匪娱乐 |
分类: 电影评论 |
陈木胜的早期作品——《旺角的天空》
陈木胜绝对是当今香港影坛的中流砥柱式人物。从2003年的《双雄》到2004年的《新警察故事》到2005年的《三岔口》到2006年的《宝贝计划》到2007年的《男儿本色》再到正在热映的《保持通话》,陈木胜每年都有一部吸引眼球的导演作品出炉。他的影片向来以火爆著称,爆炸场面、激烈打斗和飞车追逐是其中的三大要素,而在《双雄》和《三岔口》中,他又试图对人的内心世界进行挖掘,但最后还是湮没在那些浮华的外在元素当中。其实对于香港导演一直不擅长的内心描绘,又何必苦苦强求呢?
作为杜琪峰在电视台时期的助理导演,陈木胜就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创作经验,但直到1990年,他才有机会执导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天若有情》。这是一部悲情的古惑仔式爱情电影,其中华仔头部受到重伤后骑摩托车载着吴倩莲在马路上飞驰的场景(伴随着《追梦人》的音乐)成了香港电影史上的又一煽情经典。而后的《哗!英雄》和《天若有情Ⅱ之天长地久》一个动作为主,一个情感为主,都保持了一定的水准,但在“满城尽是周星驰”的1992年注定是被遗忘在偏僻的角落里,哪怕两片分别是由“四大天王”中的刘德华和郭富城担当主演。而1993年的《新仙鹤神针》,则明显是一部徐克+程小东风格的武侠片(此前一直以为武指是程小东,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他的嫡传弟子刘志豪,设计的风格实在太相似了),作为导演的陈木胜不过是监制徐克的傀儡而已。接下来1995年的《旺角的天空》,既没有大导演操控,也没有巨星加盟,我们才看到了真正的陈木胜,这也为第二年《冲锋队之怒火街头》的横空出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旺角的天空》拍摄之际,《古惑仔》系列还没有出炉,所以此片显然与古惑仔影片着力展现香港混混文化不同,说是“旺角的天空”,但镜头却很少去捕捉旺角的那些茶餐厅、夜总会、麻将馆、桑拿房等带有浓厚地域色彩的空间,而是采用了警匪片的“双雄对峙”模式去展现任达华和于荣光之间的男人对决,即使警察当卧底复职后又被当成疑犯来怀疑,但依然黑白分明,警察和黑社会是互不相容的!
其实影片的前面部分和近年来的《黑白道》、《导火线》等片实在是太像了,都是警方卧底“出卖”黑帮老大,然后由黑转白,重新成为真正的警察。但与《黑白道》中着力表现卧底由于身份和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不适所不同的是,《旺角的天空》中对这种不适进行了跳跃式的处理,很快便跳到了一年后,此时的任达华也风风光光地成为了警界的“破案之星”。于是,影片的关键也就落在了于荣光此前的“死”上面!
果然,于荣光饰演的黑帮老大并没有死,而他疯狂的复仇计划也就成了影片后半部分的剧情推动(此前一段则是任达华和钟丽缇之间通过传呼机而传达的感情纠结,相比于敢爱敢恨的钟丽缇,任达华那温柔贤淑,一点脾气都没有的女友则更像是一个假人)。他利用任达华的感情用事而骗取他的信任,从而将他推入火坑,而自己却因为已经“死”去而让警察部门无法相信任达华的辩护词,然后再把最信任任达华的那个上司黄sir给炸死,以至于这个“反骨仔”成了警察部门重点通缉的重犯。再接着让任达华眼睁睁地看着女友被淹死自己却无能为力,最后被注射了迷幻药的他竟在旺角的闹市区开枪打伤了警察。你害我“死”了一次,我就害你丧失最爱外加身败名裂,这下于荣光的复仇目的算是达到了!
当然情节设置是编剧的事,而场面调控却是陈木胜的事了,有了这样的一个警匪对峙的好题材,陈木胜自然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尤其是任达华被警察追捕,在旺角的破旧楼道房间里做困兽斗时的那种压迫感和局促感,就被表现得非常到位。而接下来头晕目眩的任达华被钟丽缇一把抱住神情相拥的场景,则是影片的神来之笔,立刻让他身后怀疑他的警察打消了顾虑!
很快复仇又变成了反复仇,缓过神来的任达华成了游戏的主宰,影片的最后再次上演了典型的港片大决战,好人战胜坏人,而且没有上坏人的当,凭借警察之手将他处决,从而还了自己一个清白之身。于荣光被警察的乱枪扫死虽然罪有应得,但却被蒙上了一层江湖末路英雄所特有的悲情色彩。而钟丽缇也终于在开往医院的救护车中得到了任达华的真爱,在历经重重波折之后唤回了一个浪漫温馨的圆满结局!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既有故事创意,又有激烈打斗的中上之作。影片中,陈木胜的导演才华展现无遗,于是直接而流畅的叙事,火爆而刺激的场面,鲜明而富有棱角的人物个性,则成了他此后十多年作品的一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