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影评/乐评卡拉克斯 |
分类: 电影评论 |
很多导演拍了一辈子电影都不会被人冠以“电影作者”的称号,顶多只是个好的工匠而已,而列奥·卡拉克斯仅仅用了三部电影就做到了这一点。在经历了《男孩遇到女孩》的实验,《坏痞子》的成熟后,《新桥恋人》终于迎来了空前的成功,卡拉克斯以绚烂的影像铸就了新浪潮后法国电影的又一座高峰,也让自己和让·雅克·贝内克斯(《巴黎野玫瑰》)、吕克·贝松(《碧海蓝天》)一起并称为“后新浪潮三大导演”。这部法国电影史上投资最高的爱情文艺片,居然为了重现片中的主要场景而在巴黎的塞纳河上搭建了一座新桥,正因为有了这座新桥,才体现了影片的魅力所在!
尽管投资巨大,但影片的结构依旧松散,影像依旧疏离,如同很多新浪潮作品一样在开头的30分钟时间里让你不知所云,昏昏欲睡。这是我第二次观看《新桥恋人》,为什么要看两次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睡着了,醒来的时候才发现错过了最华美的篇章,虽然快退回去恶补了一下,但还是感觉不完整,所以一直准备重看一遍。可每次有了这个念头的时候,都因为害怕那种松散和疏离而迅速止步。这次为什么想看呢?就是因为买了一张“卡拉克斯爱情三部曲”的碟,既然看了前两部,第三部也不能就这样闲置了!
那个时期的法国电影是浪漫的,也是癫狂的,像《巴黎野玫瑰》中的贝蒂,《碧海蓝天》中的杰克,不是偏执狂,就是极端的理想主义者,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又仿佛头脑比正常人少了一根弦,绝对属于这个社会中的异类。而《新桥恋人》中的亚历克斯和米雪,更像是两个疯子一样,从开始邂逅到激情碰撞再到无奈分离,他们经历了一段“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爱情。失落的时候喝得耵聍大醉,躺在地上大喊大叫;兴奋的时候摇头晃脑,伴随着漫天的烟火纵情狂舞,缺钱花的时候更是用迷药来盗得他人钱财,管他什么法律不法律的。现代社会的一切条条框框对于他们来说都形同虚设,他们完全不受道德的约束肆意妄为,充分体现了弗罗伊德的本我意识!
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也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状态,但迫于人类社会的重重枷锁,大家只能将欲望深藏于心底,带着面具做人,道德与法律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也扼杀了个体的欲望和激情。属于社会边缘人的亚历克斯可不愿遵守这些死板的东西,他的行为似乎不受大脑控制,想跳就跳,想耍就耍,为了得到米雪永恒的爱,他更是不顾一切地做出许多极端行为,竟将他们辛辛苦苦盗得的钱财丢到水里,还到处火烧寻她的海报,最后不幸将一个贴海报的无辜男人烧得半死,自己也被判了三年徒刑。在一般人的眼中,他或许是个危害社会安定繁荣的纵火犯,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最单纯也最善良的,远比那些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的社会上流人士真诚可爱!
也许卡拉克斯在影片中体现的这种无政府主义行径并不值得提倡,但他对浪漫爱情的奔放表现却是无与伦比的。德尼·拉旺和朱丽叶·比诺什在新桥上纵情狂舞,让为庆祝法国大革命200周年所燃放的绚烂烟花成为他们狂欢的背景,试问这种浪漫当今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得到?而那毫无疑问成为了电影史上最美的画面,即使好莱坞的电脑科技再发达,虚幻模拟再逼真,又如何能造得那种超脱一切,藐视一切的忘情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