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国,再见南国》:侯孝贤的黑帮片!!!

(2007-11-15 10:22:36)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影评/乐评

侯孝贤

分类: 电影评论
《南国,再见南国》:侯孝贤的黑帮片


台湾导演拍黑帮片,无非是两类。一类是模仿香港的黑帮类型片,运用大量动作、枪战、飞车等元素制造商业噱头来渲染黑帮情仇,比如“宝岛王晶”朱延平的《七匹狼》系列和女导演王毓雅的《终极西门》,但叙事上的单薄让这些商业片显得小家子气十足,远不如香港的那些同类经典。而另一类则是表现黑帮小人物的困惑与挣扎,镜头语言冷静而客观(多为长镜头和远景),摆脱了类型桎梏,却秉承了台湾新电影运动以来的文艺片传统,比如张作骥的《黑暗之光》和《美丽时光》,杨德昌的《牯岭街杀人事件》也大致可以归为此类。在这些黑帮片中,黑帮似乎成了台湾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渗透到大众生活的层层面面,而不仅仅是一种奇观表现!

 

《南国,再见南国》显然属于后者,这是侯孝贤在倾情打造了“台湾三部曲”(《悲情城市》、《戏梦人生》和《好男好女》)之后于1996年推出的一部都市黑帮题材的影片,讲述了几个黑帮小人物的生活经历,用比生活还要生活化的镜头语言来表现各种冲突,自然不会引起观众的欣赏快感。也许是摆脱不了之前缠绕已久的乡土情结,依然采用了大量的长镜头、空镜头来表现人与自然那具有中国古典山水画的“天人合一”的意境。而从这部影片我们可以看出,侯孝贤是害怕都市的,在灯红酒绿的台北和嘉义,他变得同片中的主人公小高和阿扁一样迷失,只知道跟随他们的小汽车茫然地穿梭在夜色中。但一旦回到了乡野,镜头里全是攀满植物的深邃隧道和无止尽的绿色山峰时,他似乎又变得兴奋起来,让小高和阿扁骑着摩托车不停地沿着环山公路行驶着。这绝对是全片中最让人愉悦的镜头,虽然长达数分钟,但从城市那拥挤空间的压抑中解脱出来,充分享受槟榔树所带来的清新。接下来在乡村的铁道边,小高用碗中的菜来喂狗,自在的神情仿佛不受任何约束,显得非常逍遥,这些都是他在都市生活的重压下所体会不了的!

 

在香港的黑帮片中,小马哥可以高呼“我失去的东西一定要亲手拿回来”,陈浩南可以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而独闯龙潭虎穴,就连《无间道》中的陈永仁和《黑社会》中的吉米都会在绝境中奋力抗争自己的命运,而本片中的小高和阿扁却显得异常的软弱无力。小高只会在酒醉之后对着抽水马桶哭泣道“我对不起我爸爸......算命的说,我还要过五关斩六将,我cao,我只是开餐厅而已,我还要过五关斩六将......”阿扁也只会在别人喊他“扁头”时抖一抖狠而碰到当刑警的堂哥时却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当他们准备拼一拼,筹备两把枪去找堂哥算账时,又被堂哥通过线人提早收到风声,快刀斩乱麻似的将他们擒下,如果不是老大喜哥请议员出面摆平的话,他们又要遭受一顿毒打甚至漫长的牢狱之苦。而即使他们被释放,还要被便衣警察们戏弄一番,寻找那把遗弃在黑暗荒野中的钥匙,搞得他们一点脾气都没有。更加祸不单行的是,在天亮的时候,车又因为陷入了田地中而出了车祸。这是一个法国新浪潮《筋疲力尽》式的宿命结局,侯孝贤却用一个大远景的固定长镜头将它拍了下来,让观众根本看不到当事人的状态。他们是死是活,是伤是残,我们全都无从知道,只听嘈杂的音乐再度响起,影片也打出字幕到此为止,留给了我们一个无尽的思索空间,思索主人公将来的命运,思索台湾的种种社会问题,思索台湾由传统乡土文明过渡到现代都市文明所经历的阵痛,思索......

 

《南国,再见南国》这部作品在侯孝贤的大量杰作中显得并不起眼,因此经常被影评家和专业人士所忽略。其实它和《千禧曼波》以及《最好的时光》的第三部分可以形成一个序列,印证着侯孝贤将镜头向现代都市的延伸,而这种延伸却将作者的困惑和被摄者的困惑交织在一起,变得更加具有存在主义色彩,让曾经熟悉侯孝贤的朋友们感到不太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