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生活随想 |
五日谈:喜怒哀乐思
好久没更新博客了,手发痒了,键盘也发霉了。上一周的确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一时间还没有回过神来,便又要迎来这一周的新生活。但博客再不更新就要过时了,所以还是准备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疯狗”精神,将这五日来的喜、怒、哀、乐、思统统记录在案,从而展现一个完整的心路历程!
一、足球版的聚会:喜
5月23日晚11点,第三空间。外面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里面却众多帅哥美女齐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来,即观看欧洲冠军杯决赛——米兰vs利物浦。两年前的欧冠决赛,也是这两大豪门之间的碰撞,结果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转好戏,可谓当年世界足坛最为经典的战役,但雅典会不会也像伊斯坦布尔一样,再次成就经典呢?
其实我完全不是这两队的球迷,谁赢谁输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过来看球无非是感受感受气氛,顺便见见珞珈山水足球版的诸位网友。大家在一起吹吹牛,聊聊天,打打斗地主,玩玩杀人游戏,四个小时的时间就这样在欢乐的气氛中迅速流逝了,终于等来了这场举世瞩目的大决战。大家收掉摊子,坐好位子,除了几个过来凑热闹为利物浦加油的闲人外(包括我这个大西甲球迷),基本上都是米兰球迷。主裁判一声哨响,比赛开始了,米兰球迷纷纷鼓掌,那口憋在他们心头两年的闷气就等着今晚痛痛快快地出一把了!
但事实证明,经典是很难复制的。令人昏昏欲睡的上半场,米兰非常窝囊的上半场,却在“机会主义大师”因扎吉一个颇有运气的左肩碰球后得到了一个1:0的结局。连3:0的领先都不能确保最后的胜利,何况1:0呢?下半场还是值得期待的。可事与愿违,依然在沉闷中度过了30多分钟后,才等来了因扎吉的另一个教课书般的进球,这时已经81分钟了,所有米兰球迷都盼望着比赛快点结束,可库伊特89分钟的进球似乎让人回到了两年前那个神奇的夜晚。只可惜这种对神奇的盼望仅仅维持了不到4分钟,主裁判便吹响了全场比赛结束的哨音,米兰也捧起了俱乐部历史上第七座冠军杯的奖杯。看着米兰球迷欣喜若狂的表情,我不禁也为他们高兴起来,他们并不是锦上添花,只是拿回了两年前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
可我一年前失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才能拿回呢?
二、概念股的崩盘:怒
5月24日中午12点,办公室。我来到电脑前打开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网页,终于看到了“复试成绩公布”的消息,多日的等待即将划上句号,心中却是一阵忐忑不安,但还是鼓起勇气下载到那个成绩单,得到的却是一个无比悲惨的结果:完了,算是彻底完了!
“考电影学博士”,这个维系了两年的概念股终于走到了尽头,所有的一切都在那一刻崩盘。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完全跟随意识飘回到屋里,就这样浑身无力地躺了一下午,脑子里尽是胡思乱想:我将怎么跟家里人交代?下一步该怎么走?十年后的我又会怎样?我将如何踏入生命尽头?一切的一切,此刻在我眼中都是灰色的。考上的两人,一个是电影学院的老师,一个是电影学院今年毕业的硕士生,同他们竞争,只有死路一条,可是我偏偏不信这个邪,像是“斯巴达300勇士”一样同十万波斯大军相抗衡,两年我都通过了初试,但都过不了复试这一关,信心越大,期望越高,最后摔得也越惨!
“你被耍了!”早知道今天这个结果,还不如一开始就拒绝我,何必让我做了两年的考博梦?两年的时间,我放弃了单位的评职称(没发文章,等于放弃),放弃了和女孩的相亲,放弃了买便宜的商品房,放弃了许许多多的欢乐时光,就是为了这样一个宏大的目标,天天看英语,背电影史,研究电影理论,看碟写贴下资料,有的时候周末对于我来说不过是一个更好的复习时段而已,真乃“职称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考博故,两者皆可抛!”
可考场如戏场,最后还是梦一场。甚至还不如那些被淘汰了的超女好男,没有粉丝,也没有掌声,也没有唱片公司娱乐公司的包装,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像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你这个人来过一样!
三、毕业前的忧伤:哀
5月25日晚6点,金禧园三楼。湖北大学03物理一班同学个个容光焕发,打扮得漂漂亮亮,走过了大学四年的他们,现在聚在一起享受最后的晚餐,而我,正是陪伴他们度过四年的班主任。大家用了四年时间拿到了物理学的本科学位,而我也用了两年时间修了一个电影学的“准硕士”学位!
考博失利的哀伤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全散去,但看到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总不能哭丧着脸吧。振作精神发表了几句慷慨激昂的祝酒辞,再想起这四年来的风风雨雨,顿时百感交触。其实当老师的最大悲哀莫过于看着自己的学生一届届地毕业成材,而本人却一天天地慢慢老去。学校的确是一个相对清静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呆久了,人的心态可以保持异常的年轻,可以经常打打球,搞搞活动,没有太多勾心斗角,只有一些“落后于社会”的慨叹!
不过喝起酒来还是挺高兴的,至少酒能将曾经的许多不快都忘却,你敬我,我敬你,都是祝福和劝酒的话。四年的大学生活,有欢乐,有悲伤,大家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的确是缘分啊!当年我们毕业聚餐的时候可没有这么热闹,可能是几位女生都表现的比较矜持吧(在这里可要表扬一下物理一班的14位女生),而且当时也没有喊老师过来,不像现在,师生同乐,气氛才叫一个棒!
吃大碗肉,喝大碗酒,人生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此,就让这一刻永远保存在我们03物理一班同学的心中吧!
四、许冠文的幽默:乐
5月26日晚7点,湖大三号楼报告厅。大家都在等待着一个人,一个香港电影的传奇人物——“冷面笑匠”许冠文先生!
对文哥最早的认识还是在1993年的夏天,当时录像厅里正在放映“许氏三兄弟”合作的经典之作——《摩登保镖》,而当时印象更深的却是他的弟弟许冠杰(因为他在《笑傲江湖》中演了令狐冲)。后来通过《半斤八两》、《神算》、《铁板烧》等影片才真正见识到文哥的搞笑功力,他在影片中将香港小市民那吝啬、贪财、尖酸、刻薄的人性弱点暴露得淋漓尽致,可谓香港市民喜剧的一代宗师。当天下午放映了《新半斤八两》、《鸡同鸭讲》和《抢钱夫妻》三部影片,也让许多“只识周星星,不识许冠杰”的八零后年轻人开了开眼界!
终于,文哥登场了,很精神的样子,没多久又引来了香港著名作家梁凤仪女士,一位长相很普通的中年女性。“脱口秀”节目出身的文哥的确很幽默,连开个王老吉的易拉罐都能引来笑声一片。而一旁的文学院刘教授却有点不大配合,他对香港电影不屑一顾,认为香港电影不是吵吵闹闹,就是打打杀杀,只有王家卫、许鞍华和关锦鹏的作品才能登上大雅之堂。特别是在说到周星驰的时候,刘教授更是义愤填膺,说《大话西游》中的台词他可以写出一万句。不可否认刘教授在文学方面很有造诣,但对于电影方面,特别是香港电影方面,他并没有专门去研究,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贬低别人,似乎有些不妥当。可惜啊可惜,真正的香港电影“专家”还坐在下面呢!
不过我当晚也问了文哥一个问题,就是“香港喜剧电影未来发展”的问题,提问的时候有些激动,因为小时候经常出现在录像厅或者电视里的喜剧偶像突然活生生地坐在自己面前。而我又被漂亮的女主持人以为是学生,觉得很没有面子:有见过这么成熟的学生吗?
五、下一步的打算:思
5月27日晚12点,自己寝室。有史以来最炎热的红五月让人无心睡眠,只有躺在床上静静地思索。未来的路到底应该如何走?是选择彻底放弃,还是选择重新来过?
前两天的失落之情渐渐散去,考博虽然失败,但生活还要继续。这两年准备考博的生活过于自我,过于封闭,以至于跟外界缺乏交流。一个人闭门造车,又能造出个什么东西出来?况且这是去北京考电影学的博士,从武汉跳到北京,又从物理学跳到电影学,勇气可嘉,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东西我一样都不占,输在情理中,输在必然中!
“穷则变,变则通!”是该好好改变一下思路了。年轻的时候可以凭借一股冲劲横冲直撞,撞得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但随着岁数一天天地变大,不能总像愣头青一样一根筋地思考问题,激情和理智之间必须寻找一个平衡点,才能咸鱼翻身,重新拿回失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