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戒酒两个月!!!

(2007-03-02 12:32:20)
分类: 生活随想
戒酒两个月


————“你知道喝酒跟喝水的分别吗?”

————“酒越喝越暖,水越喝越寒!”

喝了这么多场酒,却很少有《东邪西毒》中盲剑客的那般感觉,特别是每次喝醉后醒来的时候,都会体会到一种彻骨的寒意,此时哪怕一瓶冰矿泉水都能让我感到春天般的温暖!

小时候就爱喝酒,虽然家规森严不允许这种“不文之举”,但梁山好汉吃大碗肉喝大碗酒的场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我,逢年过节去亲戚朋友家的时候非得来上两杯凑个热闹。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喝,古井贡酒是当时喝的最好的酒。一直想嗅一嗅茅台的芳香,还有杜康、竹叶青、汾酒以及电视里常见的状元红和女儿红!

21岁之前喝酒从来没有醉过,因为白酒顶多喝个半斤,啤酒也从来不过五瓶,倒是见过表哥喝得半醉过一次,其实那天他也不过只喝了四五两。这次春节又见到十年来素为蒙面的他,才发现他已经“修炼”为所在公司里的“酒仙”。“酒量是锻炼出来的”,这句话一点也没错!

而我也在不停的实战中锻炼自己。读本科的前两年由于囊中羞涩,再加上只爱一个人去看录像,很少和那帮爱喝酒的伙计有交流,因此在他人心目中造成了一个“我不太会喝酒”的假象。但每次只要一回老家,肯定是冬饮白酒,夏灌啤酒,特别是在一个好哥们的家中做客,总要同他老爸喝上几杯。那才是真正喝酒的主,因为每天不管有没有人陪,都要咪个三两酒!

当然随着呆在武汉时间的日益增长,喝酒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大三下学期分寝室后,寝室里的几个同专业的兄弟时不时就聚在外面的小餐馆里来上几瓶啤酒,有的时候是因为这个过生日,有的时候是因为那个考研成功,还有的时候是大家都感到寂寞空虚,没乐子也得找点乐子出来。白酒倒是很少喝,只是有一次本科论文指导教授的寿筵上,有位老师把她家中珍藏的两瓶茅台带了过来,自然要喝上一杯,看看传说中的茅台到底滋味如何。但尝过之后才发现,这还没有便利店里2块5一瓶的小枝江味道好!

其实很多酒我都喝不惯,包括山西的竹叶青,陕西的西凤酒,还有很多地方酿的高粱酒,许多男人爱喝的劲酒更是闻到气味就想吐,烧的黄酒从来不喝,而鹿岛椰龟酒这样的补酒也只是皱着眉头才能喝下去。红酒倒是可以喝,可是分不出好坏来,十几块钱一瓶的和法国82年产的到了我嘴里估计都没什么两样。其他像香槟酒,鸡尾酒,还有石榴酒等果酒,喝起来倒是很爽口!

最常喝的两种酒还是白酒和啤酒。特别是啤酒,很多时候喝起来感觉就像喝水一样,到了夏天非常解渴,每次小姨父来武汉,都和他一人三瓶。但问题就来了,他喝那么多还能吃两碗饭,我喝那么多就一个劲地往洗手间里跑,看来姜毕竟还是老的辣啊!

“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虽然年轻气盛的我能像歌厅里的摇滚歌手那样一瓶啤酒一口下肚,但有一次居然也喝得叮咛大醉。那还是本科毕业时,因为心里有事,拿着个杯子到处乱敬,每次都是“感情深,一口闷”,结果六七瓶酒急速下肚,又来不及消化胃中的食物,立刻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硬撑着走回宿舍,随便找了个同学的宿舍躺下来就睡。一觉醒来,又开始呕吐,接着跑到篮球场上,又趴了一小会。然后有些漫无目的地在黑夜中漫步,却意外地找到了所想追寻的目标。看来冥冥中有神灵在指引我,让我有了这次“歪打正着”的经历!

上研究生的时候喝酒机会又变少了,但我时常会抓住这少量的机会“锻炼”自己。有一次其他单位的同学请客吃饭,桌上有个伙计比较“嚣张”,到处敬酒。我当时有点气不过,用喝啤酒的大杯子倒了差不多一整杯白酒(大概有个三两多)来到他面前一干而尽,害得他不好意思不将同样数量的酒一口灌下肚。这是我在酒桌上最为得意的一次,虽然事后头有点晕,但真是有点梁山好汉豪饮时的痛快感觉!

上班以后,才发现这是个能喝酒的地方。大家打完球后要喝,学期末聚会的时候要喝,没事出去炒两个菜也要喝。这里既有“沈两瓶”,又有“汤司令”,还有更为豪爽的领导。但也不知道怎么的,我居然被认为是能喝的那一种,有一次来了个台湾客人,还把我拉去冒充“办公室主任”陪酒。结果初出茅庐,只知埋头苦干,不懂中国酒文化的我并没有当好这个“酒司令”,成为日后同事们时常挂在嘴边的笑柄!

其实关于这个“酒文化”啊,无非就是敬酒的时候多在客人面前吹吹风,敬他之后自己酒杯里的酒也要清完,然后还不能让它空着。所以有的时候喝酒也害怕同那些深受“酒文化”浸淫的老“酒仙”们在一桌,还是喝随意点自在些。但有的时候喝得太随意也能喝醉,两年多来便醉过四五回,大多数情况都是白酒啤酒甚至补酒混在一起喝,“三中全会”导致肚子里翻江倒海,脑子里一团混浊。有一次一觉醒来在别人家的床上睡着,旁边还吐了一大滩;还有一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居然躺在澡堂里,旁边一个男人帮我搓背;最心有余悸的一次还是2005年11月17日那天晚上,先是在路上差点和别人打了起来,接下来唱歌的时候又破口大骂,还把话筒狠狠地扔向同事,原本欢快的聚会险些演化为一场“武林大会”!

喝醉酒的滋味的确不好受,头疼胃胀心跳也加速,醒来之后宛如大病一场,丝毫没有酒桌上豪言壮语后的气吞如虎了。随着这两年年终聚餐畅饮的力度加大,一批酒桌精英纷纷倒下,去年“沈两瓶”喝成了“沈零瓶”,今年“汤司令”则喝成了“汤小兵”,不少人都到了“闻酒色变”的地步,能不喝就尽量不喝,即使领导来敬也退避三舍!

“酿酒大师将中国白酒的香型分为以下几种,各香型各具特色:浓香型-酒香浓郁、甘洌适口、入口绵甜、香气艳郁是其特色。据统计,浓香型白酒的销量最高,占白酒总销量的80%。茅台镇传世佳酿-小糊涂酒就是典型的浓香香型好酒。酱香型-酒香幽雅、回味绵长、香而不艳且饮后空杯香气犹存,是酱香型白酒的独特风格。清香型-顾名思义,酒气清香芬芳,醇厚绵软、甘润爽口,代表着传统老白干的风格,亦称汾香型。米香型-蜜香清柔、幽雅纯净、回味怡畅。复香型-又称兼香型,即指有两种以上主体香的白酒。复香型白酒独特之处在于闻、饮及回味时各有不同香气,具有一酒多香的风格。”

其实真正的白酒远没有文字所描绘的那般“香飘飘,我盼望,闻到温馨自在的清香”。有的辣,有的涩,喝醉之后吐出来的时候都是一样的苦。不知不觉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一点酒瘾,即使满桌的人都不喝,也想独自来一点。2007年刚过了两个月,我就喝了八九瓶白酒了,而大年初六中午的那次“桃园三结义”,更是喝下了整整一瓶,不知不觉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晃过去了,虽说过年喝酒有节日喜气,但喝上瘾之后想戒都很难喽!

所以还是先戒一段时间白酒,啤酒也要适量为止,等到大事忙完,再看心情。反正酒乃伤身之物,还是少喝为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