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傲骨一身戴玉盔
十六字令
题四君子(今韵)
吕佩浩
题记:
中华传统文化中常以花卉植物拟人。四君子,分别指梅、兰、竹、菊。它们各有特色:梅,凌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空谷幽放,淡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抱节虚心,潇洒一生,是为谦谦君子;菊,独立霜秋,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我平生敬仰四君子的品质,兹试以十六字令为形式,为梅、兰、竹、菊各填上一笔,希望能给读者朋友带来温馨和暖意。
其一
梅,
傲骨一身戴玉盔。
凌飞雪,
守岁报春晖。
注:玉盔:喻梅花上的积雪。
其二
兰,
淡雅高洁立案前。
生幽谷,
芳郁步云天。
其三
竹,
坚毅虚心不媚俗。
添情趣,
青翠掩书屋。
其四
菊,
百卉凋零独放奇。
披霜月,
陶令咏东篱。
注:晋陶潜(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曾任彭泽令﹐故又称陶令。
2023年11月30日于海南保亭
梅
兰
竹
菊
小知识:十六字令词牌格律
《十六字令》是一种词牌形式,具有以下特点:
词牌格式为十六字令,单调,共四句,分为三平韵。
第一句通常是一个单字的句子,作为整首词的开头,之后的三句则按照七言或五言的结构进行构建。
开首的单字句领起全篇,并确定全词的韵味,通常是平声韵。
第二句采用“仄起平收式”,即第一个字可以是不拘平仄的,而第三个字必须是平声。按照七律的规则,“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是不能变的,否则就是“犯孤平”的忌。尽管如此,词家沿袭诗律,第三字仍然都用平声。
第三句,三个字,平平仄,不压韵。
第四句,五个字,仄起平收式。仄仄仄平平
因十六字令开首字通常是平声韵,我这首题四君子小令中,竹、菊,古读仄声,今韵才平声,故我这首咏梅、兰、秋、菊的小令只能用今韵。
作者在自家庭院竹丛前留影/秋芬摄
本期博客图片(未署名的)均选自网络,特表谢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