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同题诗会] 金陵八艳之马湘兰 作者 王志学 吕佩浩 朱杰仁 超弹力 秋影

标签:
转载 |
这是朱杰仁先生新发表的题秦淮八艳的博文。此前,已发表对七艳的同题诗,这是题最后一艳的诗,也是做得最精心的一期博文。至此,有关秦淮八艳同题诗会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
令人高兴的是,最早一起写“八艳”的都是男士,而近期参与进来的有了女诗人,这使所写的诗,增加了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细腻情感。这些佳作,能使读者眼睛一亮,赏心悦目。
特转载朱先生博文,与读者分享。
吕佩浩
古风▪题马湘兰
王 志 学
七绝▪题马湘兰
吕 佩 浩
注1.马湘兰自幼不幸沦落风尘,她的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但她钟情于江南才子王稚登,但因故未能成婚。在王稚登七十大寿时,马湘兰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王家置酒祝寿,“宴饮累月,歌舞达旦”,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终年57岁。
七绝▪题马湘兰
朱 杰 仁
注1. 马湘兰诗画造诣高,有诗集《兰湘集》和许多画作传世。清代文人曹寅在《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并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至今,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有她的兰花册页。日本东京博物馆中,她的一幅《墨兰图”》被视为珍品收藏。
七绝▪题马湘兰
超 弹 力
七绝▪题马湘兰
秋
马湘兰,明末清初时秦淮河畔名噪一时的名妓,与陈圆圆,李香君,董小宛,寇白门,顾横波等人并称秦淮八艳。马湘兰,本名马守贞,字玄儿,小字月娇,在家排行第四,故又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
马湘兰画兰
当时的秦淮河一带,楼馆画舫林立,红粉佳人如云,是金陵的烟花柳巷之地。马湘兰算不上是个绝色美人,而是以其如兰品性和超逸的画兰造诣以及对爱情的痴情坚守脱颖而出位列八艳的。万紫千红中她独独钟情于兰,画兰功夫旷古烁今堪称一绝,借物言志的兰花诗更不胜枚举,因此她的诗文和画作被当时文人雅客争相收藏,她也成了许多江南才子王孙贵胄追逐的对象。
她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出类拔萃的才华。她除了能吟诗作画外,还善谈吐,与人交谈,音如莺啼,神态娇媚,依依善解人意,博古知今,每能引人入胜。她“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就这样,她在秦淮河畔渐渐成为红人,门前宾客穿梭如织,而且多是些有身份,有教养的文雅客人。靠着客人的馈赠,马湘兰也积蓄了一些钱财,便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小楼,里面花石清幽,曲径回廊,处处植满兰花,命名为“幽兰馆”。
马湘兰出则高车驷马,入则呼奴唤婢,虽为青楼女子,却有着贵妇人一般的气派。马湘兰是个仗义豁达的女性,自己挥金如土,左手来右手去,对别人也十分大方,曾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贫困的人。送张迎李、老友新客,她的生活看上去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然而,在别人心目中,她究竟是一个飘若浮萍的烟花女子,以客人的身份,多是来去匆匆,少有深交者,所以马湘兰的内心深处其实是寂寞难言的。细雨轻寒的暮春午后,庭院寂寂,花落遍地,客人一时绝了踪影。马湘兰独对满院残春,平日里压在心底的孤寂之情涌了上来,结成一阕“蝶恋花”:
阵阵残花红作雨,人在高楼,
绿水斜阳暮,新燕营巢导旧垒,
湘烟剪破来时路,肠断萧郎纸上句!
三月莺花,撩乱无心绪,
默默此情谁共语? 暗香飘向罗裙去!、
![[转载][同题诗会] <wbr>金陵八艳之马湘兰 <wbr>作者 <wbr>王志学 <wbr>吕佩浩 <wbr>朱杰仁 <wbr>超弹力 <wbr>秋影 [转载][同题诗会] <wbr>金陵八艳之马湘兰 <wbr>作者 <wbr>王志学 <wbr>吕佩浩 <wbr>朱杰仁 <wbr>超弹力 <wbr>秋影](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然而马湘兰依然对王雅登依然一往情深,马湘兰每过一段时日,总要到姑苏去探望王雅登,在王雅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组织了几十人的演艺队伍,抱病赶到姑苏,为王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通宵达旦,时间长达两三个月之久。还重亮歌喉为王郎高歌一曲。也许是因暗恋王雅登不能得到王的响应,长期抑郁成疾;也许她在宴会上,了却了向自己心爱之人诉说心中苦恋三十余年痛苦心情的愿望(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
等她从苏州回到幽兰馆便一病不起。早早地走完了她57岁的人生路程。临终前,她命丫鬟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当死讯传到王稚登那里,他悲痛之余,挥笔写下挽诗:“歌舞当年第一流,姓名赢得满青楼,多情未了身先死,化作芙蓉也并头”。
马湘兰她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对爱情的真诚和执着的故事一年又一年的传诵着、感动着许许多多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尤其是她的诗歌和书画作品,永远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国内外博物馆收藏的珍品。
[马湘兰诗画作品选登]
《题断崖倒垂兰图》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编后记]
有关金陵八艳的同题诗会,至本篇《题马湘兰》,除每人一篇外,还有一篇《咏秦淮八艳》,共九篇博文。没想到出齐,竟历时一年的时间。令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把“题八艳”的诗文,在“疏影诗社”展示以后,好几位诗友也参与进来写“八艳”。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最早一起写“八艳”的,都是男士;而这次参与进来的有了女诗人。这就使写出的诗作,增加[加]了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这些佳作补充进原有博文,能使读者眼睛一亮,赏心悦目!每次有新诗增加到原来的博文中,我都会将这篇博文置顶。请朋友们继续关注、浏览、评论。
我还要感谢许多朋友的关注、爱护、点赞并收藏这些博文。这对我是鼓励,也是鞭策。向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有诗友建议,用七律的形式写可能更合适,这一切都说明了,写“金陵八艳”,还是会得到人们的认同和共鸣。我当然支持,并表示欢迎大家参与,我将与朋友们一起写七律。在不断丰富原来的博文,并着手为编辑“秦淮八艳”的七律系列作准备(希望在原有“绝句系列”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计划在2018年内完成。望朋友们关注并支持。
如果有兴趣的话,也欢迎您参与创作写《秦淮八艳》。(形式不限,五绝、七绝、五律、七律、古体、填词均可)。谢谢关注和参与。绝句将编入博文,律诗和填词,将在以后开辟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