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幸福了吗?》畅销原因的调查报告  吕林文

(2013-05-17 09:43:38)
标签:

教育

白岩松

《幸福了吗?》

为何畅销

吕林文

分类: 他山之石
关于《幸福了吗?》畅销原因的
调查报告
                                                      吕林文

一、前言
    4月18号下午,老师带领我们到南京市新华书店对图书销售情况进行了调查,我对图书市场的竞争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在种类纷繁、题材众多的书刊中,需要对书目进行定性的分析和明确的定位以实现书刊销售的良性竞争和理性经营。在书店正门左手边的位置,排放着满满两书架的畅销书,摆在最显眼处的有杨澜的《一问一世界》、孟非的《随遇而安》、《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和《史蒂夫•乔布斯传》等。
    我挑了一本白岩松的《幸福了吗?》边看边观察读者的反映:在半个小时的观察期间,我大概的统计了一下,有26个左右的读者在这两个书架前停下来浏览和挑选,选择《幸福了吗?》一书的有5人,其中有一人是向导购员询问后直接翻阅此书、一人当即购买下来。经过访问,我得知购买此书的读者是作者白岩松的忠实粉丝,平时爱看新闻纪实类报道,尤其喜欢白岩松播报《新闻1+1》时朴实而犀利的语言。通过向书店数据库的查询,我了解到,《幸福了吗?》一书2010年9月第1版面世到2011年3月第13版印刷以来,南京市新华书店共购进该书进1万册,目前库存100多册,销售情况一直良好。

二、本书概况
    本来我挑选《幸福了吗?》阅读纯粹是受它书名的吸引,我也经常问自己现在活得幸福吗?也许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后来看到它在书店的受欢迎度,我想,肯定不是像我选书这般偶然。在经过一系列实地调查和上网考察之后,我得出了其热销原因,现做如下报告。
    1.作者简介
    白岩松,1968年8月出生,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央视著名主持人,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员,任《焦点访谈》、《新闻周刊》、《中国之路》等节目主持人,2000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他每十年写一本总结性的书:1990年-1999年是《痛并快乐着》,2000年-2010年是《幸福了吗》。作品反映了他不同人生阶段的感悟和困惑,获得很好的社会效益。用他自己的话说:上一个十年,痛苦或快乐是大问题;这一个十年,幸福成了大问题。如果读者把这本书看成是我个人的自传,只看到了我的成长经历而没有看到自己,那是我的失败,可以把这本书烧了。” 让读者从他的个人经历中认清时代、看到自己是作者创作的初衷。

    2.书目简介
    代序:幸福在哪里 
    01 我在CCTV,是主人也是过客
    02 身在名利场
    03 让敏感的不再敏感
    04 中国病了
    05 我们都是灾民
    06 与泪水相关的故事
    07 古老中国的成人礼
    08 十年“球事儿”
    09 三进台湾
    10 靖国神社与垃圾分类
    11 美国,美吗?
    12 感动,有没有用?
    13 我也是“80后”
    14 成长的营养:好听的好看的
    15 谁,影响并改变着我?
    代后记:明天,开始信仰
    3.内容摘要
    谈房价:
    青春应当浪漫一些,不那么功利与现实,可现今的年轻人却不敢也不能。房价不断上涨,甚至让人产生错觉:“总理说了不算,总经理说了才算。”后来总经理们太过分,总理急了,这房价才稍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房价已不是经济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也许短期内房价会表态性地降一些,然而往前看,你会对房价真正下跌抱乐观态度吗?更何况房价动不动就三万四万一平方米,它降不降还跟普通人有关系吗?所以,热了《蜗居》。
    谈“忙”:
    古人聪明,把很多的提醒早变成文字,放在那儿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简单地把提醒放在汉字本身,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国人都忙,为利,为名。所以,我已不太敢说“忙”,因为,心一旦死了,奔波又有何意义?然而大家还是都忙,都不知为何显得格外着急,于是,都在抢。在街上,红绿灯前,时常见到红灯时太多的人抢着穿过去,可到了对面,又停下来,等同伴,原来他也没什么急事,就是一定要抢,这已成为我们太多人的一种习惯。
 
三、热销原因分析
    1.迎合市场,抓住契机
    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成长与困惑。
    这个人,也是你。
    经济发展光速般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只剩下一大堆数字化衡量指标。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在富足中迷失了:这时代和平吗?我活得幸福吗?幸福究竟是一副什么面孔。
针对这一时代的拷问,作者试图通过自己十年行走、十年思考、又一部发力之作来回答自己!相比十年前还相对青涩的《痛并快乐着》,该书凸现了白岩松的成熟、睿智以及身在高处,却清醒、平和的心境,是一部解读“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的重量级作品。
在涤荡悲喜的故事中,在社会转型的阵痛中,在历史车轮的呼啸中,白岩松字里行间跳脱出来的,是对当下这个物质时代最迫切的追问:“幸福在哪里?”以及对每一个焦虑忙碌的现代人最善意的提醒:“你,幸福了吗?” 
    结合2012年热销书排行榜榜首之作《史蒂夫•乔布斯传》的畅销和当下热销的丛书《甄嬛传》都是因为恰到好处地迎合了市场需求而创下销售奇迹。前者是时值苹果之祖乔布斯辞世,一代科技巨星陨落,世界范围内掀起一场缅怀“乔帮主”的潮流;后者是趁着电视剧的创收视奇迹的市场热,对原本的网络剧本进行加工出版。显然,两者对市场的开拓是成功的。
    2.善用名家人气
    名人效应,这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本想放在首位谈及,但经过多方的调查和分析,名家的人气并非一本书成功销售的根本保障,但却占据一定的市场先机。就目前中国图书市场而言,名人因其具有一定的人气,出书比较容易畅销。从读者的角度,名人很多时候被神秘化和精英化,认为名家的人生经历必定是扑朔迷离的,是充满传奇和成功的。名人的自传式作品则很大程度上满足读者这样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又或者有的期望从中找到成功的影子和途径;从作家角度,则尽力善用读者的这一需求心理,赋予作品文化价值和时代缩影这些活的灵魂,用自有的人气换得真正的图书支持率。
    3.图文并茂,而非说教
    《幸福了吗?》以白岩松十年间的行走足迹来见证自己的成长和时代的变迁,全书以行云流水般轻松的语言配上他行走时一个个精彩瞬间,真挚、温暖地告诉读者:这是真实的白岩松和他眼中真实的世界;而非生硬地端着传媒人的姿态告诉我们:这时代应该怎样,你应该怎样做好自己。文中诙谐中带着几分犀利的语言,总能引发读者思考:注重细节、认真苛求是日本兴盛的灵魂;美国,古典中的现代国家。我们不禁反思:当下中国,到底是时代辜负了我们,还是我们丢弃了传统文化的内核,浑浊了这个时代。
    4.深思熟虑的选题和选题策划方案
    出版社工作团队对该书的包装和推广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前的畅销书和热播影片《哈利波特》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营销策划成功上市的案例。《幸福了吗?》的热销也表明了幕后选题策划团队工作的独到之处。比如书名,首先用当下人们关心的词汇“幸福”为中心,再以一个问句为题,简洁而掷地有声,似在试图为读者答疑,更是在引发读者深思。

    综上而言,我认为文化共鸣是一部作品活的灵魂,是一本书赖以生存的土壤。没有了文化价值就难以引发读者思考,没有思考的作品是不能取得社会效益的。在此,我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对于一本书而言,应当是以社会效益为本,经济效益为副。然而,现在存在太多本末倒置的现象,催生出一大批垃圾作品和快餐文化。作为图书编辑和书刊策划者,我们应该具有危机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警醒自己,以策划有文化意义的优秀作品为己任,让书籍成为读者永远的精神食粮。

 本文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09编辑出版学专业(专转本)班学生

【任课老师点评】
    作者通过对图书市场的深入调查,以一本书为例,用层层剥笋的办法,揭示了该书畅销的原因。其分析到位,透彻。作者最后提出的“以社会效益为本,经济效益为副”的选题策划思想很有见地。                                                              (吕佩浩)

关于《幸福了吗?》畅销原因的调查报告 <wbr> <wbr>吕林文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09编辑出版学专业(专转本)班同学们在南京市新华书店合影

关于《幸福了吗?》畅销原因的调查报告 <wbr> <wbr>吕林文09编辑出版学专业(专转本)班同学们在南京市新华书店做书刊市场调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