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外闲话】之九  金秋时节话丹桂  朱杰仁 吕佩浩

(2010-11-17 21:06:51)
标签:

诗外闲话

话丹桂

朱杰仁

吕佩浩

张宝林

凝泪成珠

芳草天涯等

文化

分类: 诗歌诗论

【诗外闲话】之九

金秋时节话丹桂

 编者按:

    这一期的“诗外闲话”发表我们写的《金秋时节话丹桂》,与诗友交流。

                                                       朱杰仁 吕佩浩

 

偶然  必然  

朱文

    说来不好意思,我最先认识桂花,竟然来自于“吃”。那是小时候吃糖年糕,上面有点点桂花,很香。还有就是晚上走街串巷小贩的吆喝声:“桂花赤豆汤——,白糖莲心粥——”后来年纪稍大,去一亲戚家,他家天井有一棵桂花树,适逢秋天,桂花盛开,香气馥郁,弥散满园……自此,我便喜爱上了桂花。后来去了北方工作,与桂树久违。

    今秋散步闻到桂花香,勾起了我对桂花的回忆,又看到“凝泪成珠”提到桂花的一段文字,引起了我的共鸣和因桂花凋落怀念花香的情愫,也激发了我想写一首桂花诗的激情。

    确定了写什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写?

   

构思  立意 

朱文:

    我在想,人们说“金桂飘香”,每到桂花开放时,一棵桂树就可香漫一大片地方,假如一片桂林一起开,还不香满天地啊!相传月宫里也有桂花树,是嫦娥喜欢桂花,奔月的时候带去的?

  于是,就有了桂花诗的第一稿:

七绝·咏丹桂

丹桂花开八月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幽幽香气沁心胸。

平平平仄仄平平

若无奔月嫦娥女,

仄平仄仄平平仄

怎会枝栽白玉宫。

仄仄平平仄仄平

 2010年10月19日

 

   后来自己想这好像是在说嫦娥,而不是说花。就有了第二稿:

七绝·多情花

丹桂多情八月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幽幽香气沁心胸。

平平平仄仄平平

若非爱恋嫦娥女,

仄平仄仄平平仄

怎会枝发白玉宫。

仄仄平平仄仄平

2010年10月20日

 

   按惯例,我写得以后,将此一、二稿加注平仄用短信发给吕君,请批评修改。

  很快,吕君的回信来了。

 

吕发朱 2010.10.21 03:58

七绝·咏丹桂

 朱杰仁

丹桂花开月中,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幽幽香气沁苍穹

平平平仄仄平平

若非爱恋嫦娥女,

仄平仄仄平平仄

怎会枝发白玉宫。

平仄平平仄仄平

八月改十月,用阳历如何?

 

    朱发吕:现在是十月,这是阳历,我的印象中,桂花的花期在中秋前后,人们写诗一般习惯用阴历,有歌唱道:“八月桂花遍地开……”有一电视剧剧名:“八月桂花香”。八月还可以跟团圆、月亮挂上钩,月亮里还传说有桂花树,这样与之联系,可以写的内容就比较广了。当然这首诗是现在阳历十月写的,说十月也并无不可。

七绝·咏丹桂

丹桂花开十月中,

平仄平平仄仄平

幽幽香气苍穹。

平平平仄仄平平

若非爱恋嫦娥女,

仄平仄仄平平仄

会枝发白玉宫。

平仄平平仄仄平

2010年10月21日

吕发朱

七绝·咏丹桂

丹桂花开八月中,

平仄平平平仄平

幽幽香气漫苍穹。

平平平仄仄平平

若非爱恋嫦娥女,

仄平仄仄平平仄

焉会枝发白玉宫。

平仄平平仄仄平

       2010年10月21日

用阴历好,小拗不救吧。我很想把白玉改冷玉,合律否?

 

朱复吕:改成“冷玉”虽然合律,但是不温暖。我想,这首诗应当是温暖的。

 

后来我又想到折桂之说,何不按此意改呢?

 

朱发吕

又改一稿:

丹桂花开八月中,

幽幽香气漫苍穹。

若非玉树蟾宫现

仄平仄仄平平仄

有状元折桂公?

仄仄平平仄仄平

请评析、修改。

 

吕复朱:此改甚好。原三四句,我总觉得有点牵强。我一直在想能否改改,没有想出。

兄思路对,新改句,佳句也!吕

 

朱发吕:谢谢鼓励,总觉得四句有些拗口,再想想辙。你给和一首吧?

 

吕复朱:此诗三、四句可加注,也可分别注蟾宫,折桂。我现在正在做南下前的各种准备,心浮躁,无诗兴啊!

 

    我觉得佩浩的意见很对,就起草了蟾宫折桂的注释,发给吕君,请他修改,很快经过修改的注释发了回来。

 

吕发朱

注1:蟾,蛤蟆。传说月亮中有蟾,故又称月亮为蟾、蟾宫。

注2:折桂,传说月中有桂树,古人用以借指月亮,后以折桂、攀桂、桂冠等,指状元及第。现代指获第一、得冠军等。

可以定稿,上贴博客了。

 

朱复吕:我把这诗发宝林了,宝林回信在外地出差,我想等他明天晚上回北京,听了他的意见修改后再贴。

 

推敲  唱和

朱文:   

    我边改边等。

    我在想:这首诗说是在咏桂花,其实还是没有把桂花的特点写出来.桂花长得并不好看,颜色也不艳,就是奇香。人们常说“金桂飘香”、“八月桂花香”,而没有说“三月桃花香”,或者“六月荷花香”,这正说明,桂花正是以它特异的香味,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我又草拟一首,发给吕君。

请评点修改: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洁品高非俗流。

香沁肺脾催人醉,

抛金掷玉清名留。

注:桂花有白色、黄色,可制作桂花酒、桂花糖、桂花糕等,清香依旧。

 

吕发朱:与前两首相比较,似这首更有味道。首句“柔”是否出韵?

 

朱复吕:这句容易认为出韵,柔(rou)流(liu)、留(liu),不是一个韵母,但是“柔”没有出韵。我查过韵书,柔与流、留同韵,均属下平声“十一尤”。

 

朱发吕

又一方案: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碎骨粉身香不变

抛金掷玉清名留。

 

吕发朱

首句开头不俗,意境好,写桂花的奉献和品质,这个立意很好,但仍有提高的余地。古人有一首写石灰的诗,曾用“粉身碎骨”这词,最好不用。

 

朱发吕:对对对,你说的对!这首诗我也知道,这类家喻户晓的古人名诗、名句最好不用,

 

朱发吕:

咏丹桂 (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香沁肺脾催尔醉,

抛金玉清名留。

 

吕发朱:“清名留”三平脚了。

 

朱发吕:那改“美名留”、“素心留”?

 

吕发朱:“素心留”好。

 

朱复吕:

好,就“素心留”。

咏丹桂 (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香沁肺脾催尔醉,

抛金玉素心留。

 

吕发朱:

咏丹桂(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存本色,

凌霜傲雪异香留。

我小时在家乡念书的小学校,原是有钱人家的花园。记得校园里有很多桂树,每逢秋冬季节,清香扑鼻。有一年下大雪,学校还收获了好几筐桂花出卖。故我有凌霜傲雪的描述。

 

朱发吕:这方案也不好,桂花不是冬天的花,它的花期应当是秋天。再说写冬天的花,梅花诗给人印象太深。冬天、凌霜傲雪,让梅花占尽风流,你说别的花,人们不易接受。

 

吕发朱:也许我小时候的经历是一种特殊,按兄认识的改吧。

古人用粉身碎骨形容石灰,用凌霜傲雪形容梅花,甚佳。如今我们借来形容桂花是不妥,所以要另开思路。

 

朱复吕:说的是。另想辙吧。

 

吕发朱

咏丹桂(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存本色,

花干入泥异香留。

我的意思是,桂花即使干枯了,或者花朵掉落,被泥土掩埋,也能散发异香。这与陆游赞梅花碾为泥仍芳香意思是一样的。

 

朱发吕:这也不好,一读这词句,马上让人联想到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人们太熟悉了。还是要尽量避开古人有过的类似描写。

 

吕文

    改诗到现在,我们否了两个思路,一个与石灰诗雷同,一个与梅花诗相似,改诗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朱兄这是跟自己过不去啊!能否寻找到“柳暗花明”的转机呢?

 

    在这过程中,我虽然要做南下讲学的准备工作,静不下心来,但是,我实在不忍回绝朱兄唱和的邀请,还是匆匆草拟了一首和诗发出。

 

吕发朱:2010.10.22 08:50

七绝·和朱兄《咏丹桂》诗

花香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非俗流。

传说月宫迎客事,

吴刚酿造桂花酒。

朱兄审平仄,开思路。

 

朱复吕:哈哈!你还是发来了和诗,我太高兴了!!只是又耽误了你宝贵的时间,真不好意思!

花香八月美名留,

平平仄仄仄平平

玉树品高非俗流。

仄仄仄平平仄仄

传说月宫迎客事,

平仄仄平平仄仄

吴刚酿造桂花酒。

平平仄仄仄平仄

 

吕发朱:2010.10.22 09:56

七绝·和朱兄<咏丹桂>诗

花香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非俗流。

赐饮一盅丹桂酒,

仄仄仄平平仄仄

香醪美味世难求。

平平仄仄仄平平

 

朱复吕

花开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非俗流。

自酿香醪丹桂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琼浆痛饮世难求。

平平仄仄仄平平

君赐一盅太少、无豪气,主人太小气。痛饮方显酒好和主人好客,自酿的味道更好啊!

 

吕发朱:2010.10.22 10:12

七绝·和朱兄<咏丹桂>诗

花香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非俗流。

折桂一枝来酿酒,

仄仄仄平平仄仄

与君分享世难求。

平平平仄仄平平

赐一盅也不少,情谊无价啊!

 

吕发朱:2010.10.22 10:56

七绝·和朱兄<咏丹桂>(方案二)

花香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非俗流。

共饮琼浆丹桂酒,

仄仄平平平仄仄

香醪自酿乐悠悠。

平平仄仄仄平平

改痛饮为共饮。有好酒需与君分享的。

 

朱发吕:最好把“非俗流”改掉,我没想出来,你想办法改一改。

 

吕发朱:_2010.1.22 17:56

七绝·和杰仁兄<咏丹桂>诗

花香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不逐流。

折桂一枝来酿

与君分享乐悠悠。

此诗似更能表达我的心意。诗中不只是与君痛饮,而是表达了对君人品的赞赏。吕

 

朱复吕:改“不逐流”好,太好了!

 

吕文:

    我接到朱兄的短信说是已经把桂花诗上传博客了, 也把我的和诗贴上了。我就打开电脑看朱兄的博客,贴上的诗稿题目是《咏丹桂》(二首)。    

《咏丹桂之一

丹桂花开八月中,

幽幽香气漫苍穹。

若非玉树蟾宫现,

焉有状元折桂公?

2010年10月20日

 

咏丹桂 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香沁肺脾催尔醉,

抛金洒玉素心留。

2010年10月22日

 

    两首诗分别作了注解(略)。

 

七绝·和杰仁兄<咏丹桂>诗

吕佩浩

花香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不逐流。

折桂一枝来酿酒,

与君分享乐悠悠。

 

    也许朱兄觉得我另一稿也不错,把它也贴上了。

 

七绝·和杰仁兄<咏丹桂>诗

吕佩浩

花开八月美名留,

玉树品高不逐流。

自酿香醪丹桂酒,

琼浆共饮乐悠悠。

 

    看博客时,宝林已经在评论栏贴了和诗。他的和诗是:

张宝林 2010-10-23 11:40:33 

出差归来,喜读杰仁兄新词,敬和一首凑趣:

有情芍药卧枝蔷,

燕瘦环肥作媚妆。
十里幽香来底处?

碎花羞涩泛金光。

 

朱杰仁:2010-10-23 11:45:02

哈哈,你已经和诗了,我正想请你和一首呢。哎,我还等着你的修改意见呢?

 

吕文

    看来朱兄怕宝林忙没空,没等到宝林的意见就贴上了。

    很快,我也看到了凝泪成珠贴上的和诗:

 

凝泪成珠2010-10-23 19:19:22

七言古体·咏桂 

(和老师诗歌一首)
万绿从中一点香,
芬芳沁心人敬仰。
此花不为夺魁至,
自有清高流万芳。

此诗显得不够成熟,只当为了感谢老师而作吧!

 

朱文: 

   23日到中午了,我将要下线的时候,我再一看宝林正在线,就与他在网上聊了将近一个小时。我将对话记录复制了下来,做了一期“诗外闲话”(见之八)。

   本人的拙诗和吕君诸位的和诗都贴上了博客。但是,除宝林的诗以外,好像还有提高的余地。特别是对初学写诗的我来讲,更需要字斟句酌,需要不断琢磨,也需要深化主题。

 

交流   深化

 朱文:

    我与宝林在线聊天的内容以及他为我改诗的情况已在《“诗外闲话”之八》一文中叙述,此略。 

朱发吕:  

咏丹桂(再一方案)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经日月,

守真不变色香留。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香不变

经年易体本真留。

两方案,孰好?

 

吕信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香不变,

经年易体本真留。

我喜欢此方案。兄可定稿了。此后再写一诗外闲话。以下文字我准备贴入兄博客:

“短短四句诗,把桂花的特征和优点都概括了。好诗!入得唐诗三百首!

三四句,是千锤百炼之佳句也!祝贺朱兄! ”

 

朱发吕:

咏丹桂(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经日月,

守真不变色香留。

我觉“易”、“体”音近,又改了一下,可以吗?

 

吕复朱: 

咏丹桂(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经日月,

守真不变色香留。

我认为这样改可以。我已经转发宝林,请他品味。

 

宝林信:_2010.10.25 14:12

咏丹桂(之二)

不妖不媚不风流,

屡送幽香到九丘。

洒玉抛金何足惜?

三秋桂子胜春畴。

佩浩兄发来杰仁兄诗稿,试改如上。宝林

 

吕发朱:我认为,兄改诗也不错,可作方案三贴上。宝林改诗为方案四。兄诗和宝林改诗,各有特色,都很有味,都入得唐三百。如果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兄诗的“金”、“经”也音近。宝林诗在语言运用上更显娴熟,首句三个“不”,比二个“不”好。宝林的“三秋桂子胜春畴”,读起来更流畅,别有一番风采。但兄诗在立意上比原诗有所提高,不仅咏其香、颂其品,更有歌颂具有桂花品质的人,深化了主题。

 

朱发吕

君言之有理,两个相近音字在一起挨着,不好,再改。你的鼓励,给了我把诗改好的信心。谢谢!

咏丹桂(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心不变,

守真立本色香留。

 

吕发朱:2010.10.26 09:13

杰仁兄咏丹桂诗的推敲,与以往不同。以往是以合平仄为标准,推敲出一首合律的诗。这次是在合平仄的基础上,追求精益求精,结果写出了多首咏丹桂的好诗。宝林的,既是改诗,也可作和诗(难怪您一开始放在他和诗的位置)。这众多的咏丹桂诗,让人一饱眼福。学习了!谢谢各位!

 

张宝林:2010-10-26 11:59:00

钦佩杰仁兄字斟句酌、认真推敲的精神!咏桂诗不易写,反复修改才能得佳句。

 

朱杰仁:2010-10-26 12:14:33

这得谢谢您!谢谢佩浩!有老师的指导,我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有所进步。谢谢!

 

    第二天,我收到佩浩、宝林改和诗的短信后,就将他们的和诗新方案,一并贴上我的博客,保留原诗:

 

 吕佩浩 2010-10-27 08:58

    朱兄的诗是咏丹桂,宝林和凝泪成珠的和诗也是咏丹桂,主题明确。我的和诗借咏丹桂来表达兄弟情谊,唱和诗似与主题有异,故修改如下:
七绝·和朱兄《咏丹桂》诗
花香八月胜春畴,
亮节高风不逐流。
甘献身心来酿酒,
三秋桂子美名留。

 

朱杰仁:你在南下讲课紧张的准备工作中,我一再打扰,帮我改诗,与我唱和,实在不好意思。谢谢佩浩君!不断动脑筋,又出新诗篇。的确,这里写的已经不仅是桂花,而且歌颂有桂花品格的人。主题又有提升。

 

宝林:_2010.11.27 12:09

和兄诗不甚满意,又改一遍,已挂我博,欢迎品赏:

 

有情芍药卧枝蔷,

环燕谁人不媚妆?

唯有幽香来叶底,

碎金羞涩泛霞光。

 

吕佩浩

欣赏宝林和诗!
无论是“叶间羞涩碎金光”或“碎金羞涩泛霞光”,均是咏桂佳句也!改句“碎金羞涩泛霞光”显得更为贴切。

 

朱杰仁:2010-10-25 09:18

此诗的确是好诗。诗人似在不经意中,以其纯熟的比兴手法,把桂花树的异香夺人,写得迂回曲折、形象鲜明。真是美诗有佳句!

吕佩浩2010-10-26 00:31

不妖不媚不风流,
屡送幽香到九丘。
洒玉抛金何足惜,
三秋桂子胜春畴。

宝林君为朱兄修改的《咏丹桂》,别有一番风味,也入得唐三百。 

 

朱杰仁:2010-10-26 19:05:32

宝林改诗含蓄,韵味浓。全诗语言极佳。是学诗的范本!三秋桂子胜春畴,一个“胜”字,因“桂子”而“三秋”胜春天了!

 

评论  激励

朱文

    这次博文的题目虽然是《绝句·咏丹桂》(两首),实际上应称其为《格律诗唱和》才对。博文刊出后,借光各位,增加了我博客不少人气,本期的点击数超200人次,是一年来最多的,还有朋友收藏和转载,得到一些肯定和鼓励。兹摘录一二于后:

 

芳草天涯2010-10-23 14:45

朱大哥能散步写诗,状况不错。欣赏学习各位大家的诗文往来。不过今年上海天气热,桂花是九月开的,嘻

嘻……

 

朱杰仁:2010-10-23 22:51:49

你看,我说的是农历,应当是八月,人称“八月桂花香”嘛!你说九月是阳历吧?
咱俩都没错。呵呵!

 

芳草天涯2010-10-24 14:03:30

朱大哥:我们小区内的桂花现在还开着呢,现在已是阴历九月十七。“八月桂花遍地开”那是歌中这么唱的。现在连气候都反常,你不觉得吗?你10月20日拍的桂花,阴历是几号?哈哈……跟你较较劲,玩玩。你的诗好,照片也拍得好。欣赏!

 

朱杰仁:2010-10-24 14:11

照片是从网络上下载的,不是我拍的,不好意思。诗写得一般,还在改。桂花有很多品种,因品种不同和具体小环境的区别,可能花期会有一些不同。
(之一)有两个版本,你欣赏哪一个呢?谢谢你的鼓励!谢谢你的关心!

 

层林尽染2010-10-23 15:59

赏读《咏丹桂》,想起“折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句,不过忘了作者是谁。问好老朋友。

 

乔乔2010-10-28 03:24

朱老师!丹桂虽已随秋去,花香香如故!谢谢博客!祝老师安康快乐!

 

朱杰仁:2010-10-29 13:54

是啊,丹桂能做到: 
      风来花落随秋去,
      却有奇香记忆留。
做人若能如斯,足矣!共勉!

 

袁宗达2010-10-28 20:52

宝林兄和朱兄的诗三四两句都绝妙,使全诗活龙活现。

 

吕文:

    宝林的和诗修改以后,的确是一首好诗,为了能引起讨论,我就抛砖引玉,写了一个评论贴上了,今也附于后,请方家指正。 

吕佩浩2010-10-28 11:37

 

赏析宝林咏桂诗

宝林近对其和朱兄《吟丹桂》诗作了修改,诗云:
    有情芍药卧枝蔷,
    环燕谁人不媚妆?
    唯有幽香来叶底,
    碎金羞涩泛霞光。

    诗的头两句并没有写桂,而是出人意外地吟芍药和蔷薇,赞她们是“有情”的花。  
   
我理解一二句是在说:不管是唐代贵妃娘娘杨玉环或是西汉汉王爱姬赵飞燕,哪一个不是妆扮得十分妩媚呢?比喻芍药和蔷薇摆出不同姿态吸引着诗人。言外之意是桂花没有引起诗人的注意。
   
诗人的重点在三四句,三句是转,四句是合;四句是整首诗的诗眼:  
    
唯有幽香来叶底,
    碎金羞涩泛霞光。
   
桂树叶底传来的一阵阵幽香,才使诗人注意到桂花。桂花的花不大,在霞光的映照下,含着羞涩,泛出星星点点般金色的光亮。诗人赞桂花香气袭人,但毫不张扬。
   
宝林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吕佩浩 10月27日夜写于南下列车上

   

朱文

    就以佩浩君的评论作为本期诗外闲话的结尾。

 

    对我们来讲,写诗,是学习,写诗外闲话是回顾和讨教,把我们的写诗过程写出来,向诗友们讨教,得到帮助和提高。感谢朋友们对我们的支持和厚爱!欢迎继续说长道短,希望这里成为探讨的场所、交流的平台。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关心和支持。再次感谢!

                                                                  朱杰仁  吕佩浩

                                    2010年11月16日14:00 改定于上海 奉贤 南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