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外闲话】之八 关于诗创作的一次对话及其他
(2010-11-17 20:31:49)
标签:
对话诗词创作形象思维含蓄贵曲忌直张宝林朱杰仁 |
分类: 诗歌诗论 |
【诗外闲话】之八
关于诗创作的一次对话及其他
朱杰仁(1259313567) 11:38:43
最近博客上了我的两首咏桂诗,想听一听你的意见。
张宝林(1134203214)11:55:33
总的说,还好,平了一点。
朱杰仁(1259313567)11:56:27
我等到今天才贴上的,没收到你的意见,我想你可能忙,没空。也就先贴上,再听你的意见
张宝林(1134203214)11:59:24
桂花的诗不好写,因为写的人太多了,很难出新。
朱杰仁(1259313567)12:00:02
第一首有两个版本:(1)枝栽白玉宫;(2)状元折桂公。那首好些?
张宝林(1134203214)12:00:30
所有的元素,都有人写过了
张宝林(1134203214)12:01:31
后一首好些,但折桂公,稍有些别扭。
朱杰仁(1259313567)12:02:22
是不好写,它就是香气隽永,经久绵长。
朱杰仁(1259313567)12:03:01
那你看,怎么改能改得好一些?
张宝林(1134203214)12:03:19
我写它形容琐细,香味绵长。
张宝林(1134203214)12:05:25
状元折桂的意思好,但这样写就平了。能否换一个思路,第三句似与此无关,再跳到折桂。
朱杰仁(1259313567)12:05:35
桂花花形不美,颜色不艳,应当说特点还是它的香味。
张宝林(1134203214)12:06:57
是的。
朱杰仁(1259313567)12:09:36
若无玉树琼宫在。
意思那是高枝啊!
应当是“折桂状元公”。因为平仄不对,倒一下就显得别扭了。
张宝林(1134203214)12:18:23
我想想怎么改比较好。
朱杰仁(1259313567)12:22:05
若无玉树琼宫在,
枉折桂枝也是空?
张宝林(1134203214)12:24:33
举头疑是天边树,
奖掖寒窗十岁功。
张宝林(1134203214)12:25:44
这样,似乎也有折桂的涵义,且较为含蓄。
张宝林(1134203214)12:26:39
总之,不宜太直白,要让人有想象的余地。
朱杰仁(1259313567)12:27:38
是的。好,就这样!妙句啊!
张宝林(1134203214)12:28:49
第二首的缺点也是平,几乎像说话,难以让人回味。
张宝林(1134203214)12:30:16
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意思是一样的。
张宝林(1134203214)12:33:10
能否以碎金为题改写。说为了把香气全散发出来,宁愿粉身碎骨,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张宝林(1134203214)12:33:23
这样就有新意了。
张宝林(1134203214)12:33:43
当然要重新构思。
张宝林(1134203214)12:37:01
其实,写诗就是锤炼思想,斟酌字句,还要出其不意。不能像写散文,一路写下来就行了。当然散文也“贵曲”,但对诗的要求更高。
朱杰仁(1259313567)12:38:09
是的,那你的意见好的,我重新想一想构思一下,就算是作业。我曾想到:“只有香如故”的诗句,所以就没想下去
张宝林(1134203214)12:40:45
只有香如故,是说零落了,也不改本色;我们说桂花,是为花香而碎身,还不一样
张宝林(1134203214)12:41:46
这样写东西,比较有意思。不人云亦云,有独特角度。呵呵呵
朱杰仁(1259313567)12:42:17
本来是“抛金洒玉清名留”,后来一看三平脚,不行,改成了美名留,最后又改成素心留。
张宝林(1134203214)12:46:22
尽量用形象说话,不要用逻辑思维。这样,诗才好看,现在大多是判断句。
朱杰仁(1259313567)12:46:29
我把今天的对话复制了下来,以后出一期“诗外闲话”。好了,该影响你吃饭了。
张宝林(1134203214)12:47:03
没关系,下回再聊。
创作与思索
原稿:朱杰仁
七绝·桂花吟(之一)
丹桂花开八月中,
幽幽香气漫苍穹。
若无玉树蟾宫现,
哪有状元折桂公?
修改:张宝林
七绝·桂花吟(之一)
丹桂花开八月中,
幽幽香气漫苍穹。
若无玉树蟾宫现,
举头疑是天边树,
哪有状元折桂公?
奖掖寒窗十年功。
修改稿:
(宝林修改稿)
丹桂花开八月中,
幽幽香气漫苍穹。
举头疑是天边树,
奖掖寒窗十年功。
原稿:朱杰仁
咏丹桂 (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性雅品高非俗流。
洒玉抛金心不变
守真立本色香留。
,
修改:宝林
咏丹桂 (之二)
不妖不媚尽温柔,
不妖不媚不风流,
性雅品高非俗流。
屡送幽香到九丘。
洒玉抛金心不变
洒玉抛金何足惜,
守真立本色香留。
三秋桂子胜春畴。
修改稿:
咏丹桂 (之二)
(宝林修改稿)
不妖不媚不风流,
屡送幽香到九丘。
洒玉抛金何足惜,
三秋桂子胜春畴。
请看他对自己作品的修改:
张宝林:
一稿 2010-10-23 11:40:33
和朱兄
有情芍药卧枝蔷,
燕瘦环肥作媚妆。
十里幽香来底处?
碎花羞涩泛金光。
张宝林:
二稿 2010-10-23 14:22:39
和诗最后一句改“叶间羞涩碎金光”。
有情芍药卧枝蔷,
燕瘦环肥作媚妆。
十里幽香来底处?
碎花羞涩泛金光。
叶间羞涩碎金光。
张宝林:
三稿20101127_1209.
和兄诗不甚满意,又改一遍,已挂我博,欢迎品赏:
和朱兄
有情芍药卧枝蔷,
环燕谁人不媚妆?
唯有幽香来叶底,
碎金羞涩泛霞光。
为了便于分辨三稿与二稿的区别,我特意对照了一下:
张宝林
修改:
有情芍药卧枝蔷,
燕瘦环肥作媚妆。
环燕谁人不媚妆?
十里幽香来底处?
唯有幽香来叶底,
叶间羞涩碎金光。
碎金羞涩泛霞光。
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诗人精妙的炼字功夫,“羞涩”二字的运用,实在到了出神入化之境地!“碎金”因为自己感到长得不甚美丽,因而在闪光的时候,有些不好意思而花藏叶底,犹如妙龄少女看生人,真有几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将桂花生长状态加上诗人的想象,用“羞涩”二字,传神地表达得生动无比!
这也印证了宝林在评论中说过的经验之谈:“咏桂诗不易写,反复修改才能得佳句。”
张宝林:20101127_1209.
有情芍药卧枝蔷,
环燕谁人不媚妆?
唯有幽香来叶底,
碎金羞涩泛霞光。
从宝林君修改和诗中,愚钝的我梳理他的改诗过程,才理解了他那“为了把香气全散发出来,宁愿粉身碎骨,变成了现在的样子”的含义,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形象思维”、“贵曲忌直”这些看似简单而又很难做到的命题。
当然诗还有诗韵(诗的韵味儿)、押韵、节奏、起伏,等等,特别是格律诗,还有许多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之妙,那并不是凭我的拙笔所能言尽的。只能靠读者自己去品、去体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