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外闲话 【一】
重阳诗话
张宝林 阳光
吕佩浩 天方夜谭 星宇楼兰
朱杰仁等
编者按:一个月以前,我们在短信交流中谈及,两人的博客同时办一个名为《诗外闲话》的栏目,旨在回顾学习写格律诗的过程,总结深化意境、斟酌词语、探讨平仄的体会,与博友分享创作的快乐。但这要翻阅、寻找、整理以往我们来往的短信和诗友在博客上的点评。吕佩浩社会活动繁忙,朱杰仁身体欠佳,也就一直没有付诸实践,拖了下来。
朱杰仁的《重阳唱和(一)、(二)》写成在博客上发表后,得到博友们的关注和评论,加之阳光和张宝林君在朱的博客上分别发了一首七绝、一首五律。我们阅读后,一个想法油然而生:将这些评论稍加整理,不是一篇极好的栏目文章吗?于是就有了本栏目的开篇——重阳诗话。
(吕佩浩 朱杰仁)
重阳感怀
朱杰仁
朦胧窗揽雾初霁,稀忆子规带血啼。
端午龙舟多奋进,重阳茱萸少芳菲。
朱杰仁 戊子重阳 于上海
请提宝贵意见,指点修改。发佩浩、云垠。
收云垠短消息改诗:
倚窗朦胧览雾霁,依稀子规带血啼。
晨忆端午龙舟鼓,暮闻重阳茱萸菲。
(2008.10.12
13:59)
朱杰仁:老弟改诗从文字看是不错的。三四句一组对句也很工整。你写的好像是一天的事,这与我所想表达的似乎并不同,我想说的是人生,有些沧桑之感,这是我要表达的。不是改得不好,而是并非我之心境也。
(2008.10.12 14:22)
吕佩浩:诗是好诗,但细读后感觉与朱兄一贯的乐观风格不同,似有淡淡的伤感。试就原诗易几字若何?
窗台尽揽雾初霁,稀忆子规带血啼。
水击龙舟多奋进,茱萸遍插有芳菲。
(2008-10-17 18:47:49)
朱杰仁:是的。吟此诗时,忽然有“逝者如斯夫”之感,自然就带出了些微伤感,也曾试着改得乐观一些,总觉得并非我当时的心境而作罢。偶尔伤感一下也好,拙作中多了一种风格也是可取的。且此诗末句平仄也不合规范,韵似也有瑕疵,因作为对句取意为上,又想不出妙句来而如此了。不好意思。谢谢您的直率!真诚地、衷心地感谢您对我的帮助!
(2008-10-17
19:18:04)
无稽之谈:再读佳作,愿您博出快乐!
(2008-10-14 21:58:33)
朱杰仁:谢谢再次光临,欢迎,欢迎!谢谢,谢谢!
(2008-10-15 12:25:33)
星宇楼兰:
九九重阳,兄弟唱和,菊黄枫红,挂花香,飞越关山遥醉共水,香,香,香!好诗,好和唱,好兄弟!
(2008-10-15
22:15:16)
朱杰仁:谢谢鼓励,我的唱是砖抛出来,引来了和田玉。你评论的语言好美!更是一块美玉啊!
(2008-10-17 13:02:17)
七绝·读朱杰仁重阳诗有感
阳 光
雁恋秋高悲裂空,愁情难解月朦胧,
霜侵雨打黄花瘦,独见萧山枫叶红。
(2008-10-17 23:21:14)
朱杰仁:谢谢!让我欣赏到您的美诗。向您学习!望多多指教。再谢!
(2008-10-18 11:35:50)
天方夜谭:“水击龙舟多奋进,茱萸遍插有芳菲。”亲爱的朱老师,岁月是你的财富哦,伤感一词不该是你的心境哦。呵呵,我怎么就联想到朱老师你在划龙船的画面了啦!哈哈
PS:一直很好奇,“茱萸”是怎样一种植物。不过这是题外话。
(2008-10-18 00:32:53)
朱杰仁:谢谢你对我的信任,还联想到我在划龙船,那时青年时代的事了——正如你和你的朋友们的现在。平时倒也并不觉得自己老了,也不去想。只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哦,又老了一点儿。偶尔伤感一下,生活中的“我”,不就真实了。要不然人们还以为:“这个人不懂得伤感。”我觉得作为一种褒词尚可;若果真如此,岂不神经不健全?哈哈,!又胡说了!
我在网上找到了一张茱萸的照片,但是无法复制到这里。据网上信息介绍,找遍上海竟无处可寻。巧了,南京中山植物园种有一些茱萸,你抽空可以前往一看。也许还可以写一篇《寻访茱萸》的美文来呢。
(2008-10-18 11:32:22)
一海粟:海粟品读,问侯朋友!
(2008-10-18 21:39:52)
朱杰仁:谢谢来访,在下初学写诗,希望多多指点。
(2008-10-25 10:59:53)
五律·赠杰仁兄
张宝林
久未访杰仁兄博客,不知重阳唱和如此喧腾。诸兄诗中糅杂实虚,纷呈意象,读后不禁技痒,遂成一律,远寄奉贤,以为晚来之唱和也。宝林于戊子深秋,时大风陡起,撼窗如擂鼓。
不来部落久,今始诵重阳。
野卉凋犹艳,残霞晚亦煌。
诗醇几户醉,梦好一笺藏。
灯下须捻短,西风欲破窗。
“部落”,BLOG也。野卉、晚霞、酒洒诗行、隔水梦香,皆诸兄诗中意象。
(2008-10-27
01:37:16)
朱杰仁:时临重阳,闲来无事,心有所想,遂先后凑成绝句两首。在刊登博客前均发与佩浩请教,得其指点帮助,方成如此。不好意思。当时也曾想发你请教,但知你公事、家事正忙,不好意思叨扰。但是,今天仍得到你的关心,并唱和一律,令我感动,能得到你的夸奖,更是受到鼓舞。你的诗作一直令我佩服,故你的中秋诗也让我收入《中秋诗抄》中,为我的博客增色不少。你今天的和诗极为精彩,特别是中间两组对句对仗工整,诗意盎然,回味无穷,对我的劝慰和鼓励,让我深深体会我们之间的兄弟情谊,感怀之深,不可言表。谢谢!前两句和最后两句开合自然、虚实结合。此乃佳作也!在格律诗创作上,希望多多得到你的关怀和帮助。看了时间又是子夜发来,辛苦了!随口吟得“七绝一首”,聊作回应。写得平平,不成敬意。请指教。
老友新诗子夜笺,清晨窗外鸟雀喧。
欢声呼女铺青纸,思绪潺潺写回篇。
(2008-10-27 10:22:49)
张宝林:昨夜所传小诗,尚有未稳之处。现改颈联、尾联如下:
五律·赠杰仁兄
张宝林
不来部落久,今始诵重阳。
野卉凋犹艳,残霞晚亦煌。
诗醇三叟醉,梦好一笺藏。
灯下捻须断,西风欲破窗。
三叟:杰仁、佩浩、云垠(我尚未识荆,冒昧称叟,不知妥否)。几户,语义不明,莫若变虚为实,不仅音韵更谐,且与后句的“一笺藏”(小弟私藏也)恰成好对。须断,较须短力度更大。
(2008-10-27
10:48:51)
朱杰仁:君再三斟酌修改颈联、尾联后,诗就更加精彩了,佩服!“三叟”可。云垠,虽然今年不到六十,但也快到享受“阳光政策”的年龄了,也可如此称呼。佩浩见过他一面,下次你来时我把他请来。
请对拙诗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我在《诗九首》的“编者的话”中曾简单的介绍过云垠,因为九首诗都是他的创作。你也可前往一看
(2008-10-27
11:32:42)
吕佩浩:宝林好诗!
(2008.11.4
12:55)
朱杰仁:看来我的回诗尚有问题,二句平仄存在瑕疵。改一字:
老友新诗子夜笺,清晨窗外雀鸣喧。
欢声呼女铺青纸,思绪潺潺写回篇。
(2008-10-27 11:45:10)
后记:这能不能算是一篇切磋诗情、探讨格律、斟酌词句的创作过程记录?敬请博友提出宝贵意见。
——编
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