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辈学习采编知识 毛杰文

标签:
本义新闻工作者少年儿童前辈吕佩浩 |
分类: 他山之石 |
向前辈学习采编知识
近日,小主人报社请来了两位资深的新闻工作者。他们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高级编辑吕佩浩和原人民日报社的高级记者张宝林。对于我们小主人报的小记者、小编辑来说,无疑是一个难得的“取经”学习的好机会。报社开了一次座谈会,听前辈们介绍宝贵经验。
简单的相互介绍之后,张宝林老师先给我们讲起了他的经历。他说,他对于新闻工作的兴趣就是从小学看报纸开始的。他对报纸的编辑能将版面安排得这么漂亮感到很神奇,于是高中毕业后,就报考了人民大学新闻系。他说:“新闻工作者,特别是记者,是很光荣的,被称为‘无冕之王’。其实,记者的工作是相当辛苦的,责任是重大的。”谈到小主人报,他说:“小主人报就应该为小主人,也就是少年儿童服务,这和他们人民日报为人民服务是一样的。明确了报纸的服务对象,才能真正想读者之所想,编出读者喜爱的报纸。”之后,他还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人学”的问题,人权、人道、人民……使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
吕佩浩老师接过张宝林老师的话匣子,先讲了一下自己的经历。他从事的是广播事业,做广播编辑。他说:“新闻必须真实,不能夸大,不能造假,否则就违反了新闻最基本的原则和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他讲到当年他在中越边境前线采访,当广播里传出“我们胜利了”的消息时候,他深刻感受到了广播工作的重要作用。最近汶川大地震,也是广播电视最迅速地把灾情告诉人民。他又讲到语言文字对编辑记者的重要性。他让我们第一次听到“非本义”这样一个说法。他讲到有许多词语有“本义”和“非本义”,在许多场合,用“非本义词语”能使我们写文章、说话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听了吕佩浩老师的话,我们都感叹中国语言的精妙。今后要下苦功夫认真学习语言。
两位老师讲完后,请我们提问。小主人报副主编孙文怡同学第一个提问:“作为一名小记者、小编辑、小主持人应该有哪些素质?”吕佩浩老师回答道:“作为一名记者、编辑或者主持人,业务上都要全能,记者可以参与主持,编辑可以去采访,主持人也可以参与编稿和采访,这是业务素质上的要求。但作为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在复杂的情况下,能区分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
唐昀同学提了个与编辑工作相关的问题:“对于我们小主人报来说,什么样的稿子才是适合我们的呢?”张宝林老师回答:“对于少年儿童的稿件,有三点必不可少:一是要有真情实感,不能是杜撰的,这样才能看出作者的真实感受;二是要自然、通顺,这是对每一篇合格稿件的基本要求;还有就是内容要广泛,最好每一期上都是新内容,这样读者就不会感到空调乏味。”唐昀又问:“那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需要的稿件,下一步应该做什么呢?”“下一步就是要加工稿件,有些稿件的主题不鲜明,就要对它的主题进行集中与深化,还要对文字进行润色,把文章再改得精彩一点,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吕佩浩老师补充道:“文章要有针对性,对于少年儿童来讲,文章要短小精悍。有时文章写得长,你们编辑就要设法把它压缩到儿童的审美限度范围内,同时要做到生动活泼。孩子们是喜欢看生动的短文章的,讲大道理一定不喜欢,这就看你们怎么修改了。”一席话说得我们连连点头称是。
我也提问道:“请问吕佩浩老师,刚才您讲到了语言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习语言、积累丰富的词汇呢?”“你们可以阅读中外经典著作,里面许多精彩的语言是值得回味和学习的。另外,要做有心人,细心观察生活,生活中也有许多生动的语言可以吸收为自己的东西。认真积累起这些语言,对你们是很有帮助的。”
两位老师深入浅出的回答,再一次赢得了我们的热烈掌声。通过这次座谈交流,我感觉到,前辈们热爱自己的事业,专心致志工作,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两位前辈平易近人,像朋友一样向我们传授宝贵的经验和知识。这必将对我们做好小记者、小编辑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本文转载于小主人报2008年第9期,作者是小主人报原主编、上海市晋元中学高二(12)班毛杰文同学。博主转载时对个别文字作了技术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