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答辩之后的祝福

(2010-05-31 11:56:52)
标签:

研究生

论文答辩

朱寿桐

祝福

文化

分类: 杂事杂说

    五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整整两天,参与了每年的这个时候都必须认真参与的事情。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对于单位,对于导师,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于同学们自己,更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学习了三年,写论文一年多,最终就是接受这短短时间的检阅。

    今年主持答辩的是澳门大学的朱寿桐教授。我和他是老朋友了。他和我是苏州大学的校友,和我读博士时的师兄是苏北老乡,还是本科同学。他在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工作时,我们就过多次面,他健谈、开朗、幽默,没有架子,关键是他的学问做得好,是我敬重的学者。到澳门大学工作后,朱老师提出了“汉语新文学”的概念,组织了多次学术活动。我还去参加过其中的一次。

    客观地说,在论文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对这个年级的同学没有太大的信心。因为找工作的压力太大,从第三学年开始,好多同学就开始在外面奔波,我非常担心他们是不是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写论文。但是,论文完成后,虽然存在差异,不过从总体看个个都还不错。据说,有些同学是在奔波和见习的间歇抽时间写论文的,熬了很多夜,放弃了很多周末的休息。听后我很感动,现在的年轻人其实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面对的压力和过去的我们是不同的。我常常说,只要花了工夫,一定会有收获。现在我更是这样认为了。当然,不是说,同学们的论文就没有问题了,格式问题、校对问题、英语翻译问题、术语使用上的问题、结构设计问题,等等,在每个同学的文章中都还或多或少存在着。答辩其实是修正论文不足、进一步学习和提高的活动。朱老师和答辩委员没有为难同学们,但是对于存在的问题,他们还是提得很多的,并且就某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释,很多同学都表示能够从中受益。

    寿桐教授是一个知识面非常开阔的人,他不只是关注和懂得现当代文学,针对学生论文中的许多话题,包括社会学问题、哲学问题、艺术学问题、心理学问题,等等,他都可以展开发挥,谈出自己具有新意的观点,使人受益甚多。但他又是一个很谦虚的人,总是说某某话题是在答辩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而且是受到了同学们文章的启发。对于这样的专家,我总是充满敬意。

    我不是一个怀有害人之心的人,但作为一个老师,我有时又是一个很苛刻的人,对同学要求比较高,甚至对他们的文章、对他们的有些行为给予过严厉批评,致使有的同学说见到我就害怕。现在想想,有时可能真的严格了一些,那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现在可以说,他们都成钢了,我也可以暂时放松一下心情了,只是希望同学们不要认为老师的严格是在有意伤害他们。

    答辩结束后,我收到好几位同学的短信,对老师这几年的指导表示感谢,尤其是说,突然发现三年确实太短了,心里才满即将离别的惆怅。其实,每送走一届学生,老师心里也是充满不舍和牵挂的。即使在他们离开后,老师也总是希望听到同学们的好消息。最近,有两个前些年毕业的同学先后告诉我,他们分别考取了吉林大学、四川大学的博士生。对于老师来说,这样的消息是最令人高兴的。

    感谢朱寿桐老师!吕进先生称他是最好的答辩委员会主席。

    祝福所有通过答辩的同学!未来的道路还长着呢,需要继续跋涉,前面就是人生的峰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