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校园生活金水区艺术小学一年级公开课语文数学形体音乐 |
分类: 懵懂起步--丫丫的校园 |
金水区艺术小学的开放日定在了周一,冷不丁地让我们这些上班族家长有点措手不及。但第一次开放教学日就不参加,显然不能满足我们这些家长的好奇心。考虑再三,我和丫丫爸爸一同到了学校。
周一先是升旗仪式。初冬的早晨冷风袭人,操场上的气温也格外低。孩子们早早列好了队,比起上次教师节那天家长们看到的乱跑乱动的升旗仪式,实在是天壤之别。
第一节是语文课。当老师提到升旗仪式时,我心想坏了,周日在家一直复习的是《江南》,没有预习《升国旗》一课。可能是新课更能丰富地展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成效吧,老师没有在短信中提醒家长,丫丫也没有提到要预习这一课。葛老师的课讲得相当不错,灵活生动,安排紧凑,从国旗知识到识字朗读一一讲到,同学们发言真是踊跃。我坐在后面盯着丫丫的背影,好容易等她悄悄把手伸到耳朵边,心中暗喜,小丫头终于要发言了。老师也一眼就看到了。这种课堂发言不积极的孩子,一次胆怯的尝试也不能打击,每次举手可都是鼓很大的勇气思量再三才举起来的呀。很可惜,“我们”二字的拼音被她拼错,wo拼成了整体认读音节,men没有念成轻声。整堂课下来,我就奇怪,这帮孩子怎么那么棒,回答问题就象预先排演过的那么好,难道人家都预习了不成?
数学课讲的内容是分类,丫丫仍旧是不举手。有两次也做出了象是要发言的样子,可惜正巧不在老师视野范围内。不过,靳老师还是提问她了。一个给动物分类的问题,其他小朋友大多是“分为有翅膀的和没有翅膀的”,或者“分为会飞的和不会飞的”,丫丫的答案是“分为短尾巴的和长尾巴的”,颇具新意,老师很是欣赏,特大大奖励了一朵红花。后来老师让同学们把教室里所有的人分类,很多小朋友“分的是男人和女人”,“大人和小孩”,丫丫分的是“卷头发的和直头发的”,呵呵,她一定是想到了卷头发的妈妈和直头发的爸爸啦!我一直都认为这丫头不是太细心,不过从分类这节课上,我要从新认识她,能注意到尾巴长短和头发卷直这类小问题的,就说明她观察有所长。而且我发现很多孩子回答过的答案,她自动排除,而不象其他孩子似的举手很踊跃、答案在重复。
第三节是形体课。这节课学的是《小孔雀》。韩老师把孔雀的表演比喻成一场选美比赛。出场--亮相--打招呼--湖边照镜子--表演--夺冠,最后一个动作老师让自由发挥,做出一个孔雀造型。这可是丫丫的拿手好戏,平时就经常旁若无人地自比孔雀,这回终于出了次风头。她的造型定格时得到了老师的赞许,问她“贾如,你这只小孔雀在干什么呢?”她说:“在喝水”老师说:“哦,在拎着水壶喝呢!”形体课,我以为其实也就是舞蹈课,只是不象舞蹈课那样更讲究专业精神。每周一晚上到家,丫丫都会手舞足蹈一番,有时是小鸭子,有时是白天鹅,上周是小青蛙。
第四节是音乐课。复习了上节课教的歌曲后,老师开始教节拍。因为新歌曲是《洗手绢》,所以唱节拍时,老师让孩子们用劳动的声音来唱,有的孩子用擦桌子的“咝咝”声来唱,有的孩子用钢丝球刷锅的“呲呲”声来表现,很热闹哟!看着这群孩子无忧无虑地唱着《洗手绢》,再想想《一个也不能少》中魏敏芝教那帮孩子唱《洗手绢》的情形,丫丫们可真是幸福啊!
音乐教室
准备上课
学唱《洗手绢》
老师教完节奏,一句一句教唱
同学们两两相对,边唱边跳
后墙上的红花榜,贾如,你有几朵花呢?原来还有一朵,装点音乐课本去了!
另,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上课,前三节课我都没有拍照,第四节课呢,因为音乐教室比较大,离学生比较远,而且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唱歌,所以我就拍了几张
前一篇:丫丫讲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