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2008-01-17 20:29:24)
分类: 行万里路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周末来到位于成都市西郊的金沙博物馆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博物馆占地面积456亩,仅土地就值10多个亿!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金沙博物馆堪称是成都市昂贵的的名片。门票80元(因为办了证所以就享受免票了)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博物馆的标志太阳神鸟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冬天的金沙仍是一片绿色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只是这树略显单薄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遍地花香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草屋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草坪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环境之幽静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工作很认真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卫生之好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公用设备之全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金沙遗址发掘现场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至今还有一些国宝仍在其中没挖掘出来呢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走在金沙的小路上。。。。。。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我每周和老同学来这里散步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趴在石头上晒太阳好安逸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这花是三叶草,三叶草的花语就是幸福
三叶草的花语就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其实幸福就象三叶草一样离我们很近,当你伸出手去抚摩她们的时候,就会听到那快乐的音乐。。。。。。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这里的空气好,人又少,绝对是散步的好地方。
 
成都金沙博物馆___周末好去处 
老公进去参观了,俺和老同学坐在这里喝着免费的矿泉水,说说各自的心里话,悄悄话。。。。。。

 顺便贴上去年游金沙作的视频相册,希望朋友们在寒冷的冬天能够感受一点暖阳和绿色 。 

 

外景篇 

 

 

展馆篇

 

                         古蜀金沙


    20世纪80年代,有一个举世闻名的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人们发现曾有一支神秘的种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可是,考古证据显示,三星堆文明在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它似乎没有来源也没有去向,神秘得不可思议。直到20年后,金沙遗址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专家们才意识到,它和三星堆可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2001年2月,四川省成都市西部的金沙村,被发现有古代遗址,总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根据出土陶器的器型,考古学家初步判定,金沙遗址的年代大约是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也就是距今大约3000多年前。
  金沙村——一个诱人的名字。很久以前,这里的农民经常会在河边捡到细碎的黄金残件,据说金沙村也就因此得名。目前可以证实的是,至少在10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金沙”这个地名就已经出现了,至今一直没有改变过。
  2001年2月8日,成都市考古研究所长王毅接到一个电话,说:在金沙村一个房地产项目的施工工地挖出了很多像象牙的东西,还有些小玉片,好像跟三星堆有关系。
  考古队员把挖土机挖出来的泥土拉回去,仔细清理,结果大出他们的意料。
    王毅介绍说:“在机器挖起来的泥土里面有大量的玉器和重要文物,是我们过去不可想象的。像一个考古墓葬里面,出一两件玉器、一两件金器和青铜器这些东西,都是非常令人激动的。而现在这个地方不是一两件,象牙都是以吨计,那些玉器满地都是!”
  事后统计,泥土中一共有1000多件珍贵的文物,这还不包括无法统计的象牙碎片。仅仅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这里的发现有着十分重要的考古学价值。
  金沙遗址总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是一处地势平坦、河流众多的冲击平原,一条叫磨底河的小河由西向东流过,把遗址分为南北两个部分,最初发现象牙和玉器残片的区域就在磨底河南岸的金沙村,在这个区域的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发现了一些房屋、陶窑、灰坑和墓葬遗址,被判定是生活区和小型墓葬区,而位于磨底河北岸的黄忠村遗址,很有可能属于宫殿区。
  显而易见,金沙遗址曾是一处古代人群聚居的地方,有着严密的布局和精心的设计。由于其他区域出土的文物有限,人们都把期望放在了金沙村的中心区域。
  在最先出土的一个土坑里,密集码放着各种金器、玉器、青铜器和象牙,器物堆积得虽然拥挤,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着某种特别的次序安排。
  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的堆积坑出现了,有的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壁,有的里面放着许多野猪獠牙、鹿角和少量的象牙、玉器、陶器等物品。专家认为,这里应该是一个专门的祭祀区域。
   不久之后的一个发现为祭祀坑的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就在金沙遗址的中心区域,考古队发掘出了19具龟甲,它们并不是普通的动物骨头,每块龟甲上都有烫烧后戳成的小孔,和殷墟甲骨十分相似,虽然在卜甲的背面没有发现文字,但足以说明它们是用来占卜的龟卜甲。
  金沙发现的甲骨中有一块长达59厘米的龟甲,被认为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的龟卜甲,这不仅表明当时祭祀者有着极高的地位,很有可能是国王,而且也有力地说明遗址中心区是一个庞大的祭祀区。
  考古学家初步判定,金沙遗址距今大约有3000多年。今天的人们仍然习惯地把四川简称为蜀,人们确信古代蜀国的存在,但对于它的历史却不能完全认定。
  长久以来,考古学界以为当中原的人们过着富足和文明的生活时,这里仍旧是一片荒凉,生活在这里的人类还处在蒙昧的状态,金沙的发现能为我们更准确和生动地描述,3000多年前古人的生活状态。
  金沙出土的象牙数量惊人。这样奢侈地使用象牙,在古代中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象牙尺寸都很大,明显大于中国境内乃至亚洲境内现存象牙的尺寸,这让考古人员惊讶不已。
  从历史地理的研究成果来看,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的中原地区还有大象,甲骨文里就有商王捕象的记录,殷墟考古也发现了一些象的骨头,因此,地理位置靠南的四川,有大量的象群出没是不奇怪的。
  在一件出自金沙遗址的玉器上,刻着两个小人,他们手里面抱着的就是象牙。
  考古发现表明,金沙先民懂得如何生产粮食,他们处于先进的农耕文明状态。2002年在金沙遗址发现的一件物品,让很多人吃惊。它的形状很像现代的铲子,用一块整木制成,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农耕用具“耜”,是用来翻土的,适用于稻作农业。
  相对安定的农耕生活使人们有很多的空余时间从事手工业劳动,大量的陶器出现了,这里出土的一个最大的陶罐高度超过1米,可能是目前国内出土的体型最大的古代陶器,而在这些陶器中,很大一部分可以判定为酒具或酒器。酿酒活动的前提是有多余的粮食,因此专家认为,3000年前的金沙人,应该生活在一种食物充足的状态下。
  在金沙遗址还发现了10件玉琮,其中有的和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玉琮如出一辙,很有可能就是来源于良渚地区(浙江、江苏环太湖一带),但是,金沙遗址的历史年代比良渚文化晚1000多年。
  金沙遗址出土的5000多件玉器中,很多造型都可以看到良渚文化的影子,甚至连加工工艺都十分相似,它们是怎么从长江下游来到长江上游的?古人赋予了玉特殊的宗教含义,在《周礼》上面记载,古人“以玉作6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周礼》记载的6种祭祀的玉器中,金沙就发现了5种。金沙玉器绝大多数都是用于祭祀的宗教活动用品,或者是特殊礼仪中王权的象征。而崇玉是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一大特点,这说明金沙文化和中原文化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金沙先民对玉的崇拜证明他们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更多的证据却又说明了他们的独特性。
  金沙遗址出土了不少金器,例如一个只有3.74厘米高的神秘的面具,一些蛙形的金箔,以及一个不知道是什么用途的喇叭形器。
  金沙的金器所表达的历史信息和玉器完全不同,因为这些金器的用途和制作技艺都显现出和中国其他地区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北方比较多的不过是一些小的耳环、碧串这样一些东西,而金沙金器却是装点在神和人脸上,或者是作为人附属的饰件。这在其他地区找不到同类,却在四川发现了极其相似的类型。
  20世纪80年代,在距金沙村6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举世闻名的考古发现———三星堆遗址,在两个祭祀坑里出土了1700多件风格特异的文物,其中的青铜雕像和面具是中国考古界独一无二的文物。
  金沙遗址的考古年代比三星堆晚大约500年左右,时间顺序上这种衔接显得顺理成章。有专家认为,金沙实际上是三星堆文化的一个延续,因为这里面的大量东西是一致的,它文化的内涵或者说文化的载体是一致的,不过它表达了一种新的时代的特点。
  一个19.6厘米高的青铜小立人是金沙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而当年在三星堆出土过一个高达两米多的青铜大立人,虽然高矮差别悬殊,但它们的造型极其相似,同样的长衣,同样的姿态,空空的手中似乎握着什么东西。
  仅仅这两个青铜立人,就足以说明三星堆文明和金沙文明之间的深厚渊源,人们因此充满期待,在金沙也能发掘出类似三星堆文明的其他青铜器物。可直到今天,金沙遗址还没有发现完整的青铜人头、青铜面具和青铜神树。但考古学家还是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在金沙遗址发现了一些青铜神鸟,它们和三星堆神树上的挂件极为相似。
  从青铜小立人的下部很明显可以看出,它是插在某个大件物品上的,一些青铜器的残片经过拼接复原后,整体尺寸至少超过30厘米。专家们据此断定,金沙目前发现的青铜器,肯定不是全部。
 除了器物相似之外,相距不远的两处古文明遗址之间,究竟还有什么更深的内在联系呢?金沙出土的一个金箔直径12.5厘米、厚度0.02厘米,它的图案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圆形的金箔中央是一个镂空的旋转图形,周围有4个鸟形动物。专家认定,它们是一种神鸟,象征太阳。
  在三星堆众多精美的文物中,也随处可见太阳崇拜的痕迹。而这种太阳神崇拜的传统,好像也被金沙村文化所继承了。
  奇怪的是,揭示金沙与三星堆神秘关联的各种文物,几乎全部集中在4个主要发掘区中的一个,也就是位于金沙村的祭祀区。当年,三星堆的祭祀坑也让人们迷惑不解,大量的象牙、青铜器堆积在一起,似乎是某种特别的仪式,而出土的文物中,很多都有被灼烧过的痕迹,有些则被人为地破坏过。
  金沙遗址中的青铜器也一样,很多已经碎裂成残片,难道这是从三星堆继承来的特殊仪式吗?如果金沙真的是三星堆文明的继续,为什么三星堆的人要离开故土,来到金沙呢?
  在四川民间,从很久以前就流传着一些传说,据说古蜀国曾经出过几位国王,有擅长养蚕的蚕从,化作杜鹃鸟的杜宇,还有一位会治理洪水的鱼凫。曾有人猜测,这几位国王代表了古蜀人的几个图腾阶段。
  这些猜测一直没有找到考古学依据,直到人们细心地观察三星堆和金沙的文物,它们似乎透露出了很多历史的秘密。
  在金沙出土了一条金带,类似的金器在三星堆也有出土,被称为金杖的金器是三星堆最珍贵的文物之一,金沙出土的金带和三星堆出土的金杖上面的部分纹饰居然一模一样,都是由人、鸟、鱼和箭组成的图案。
  民间传说得到了部分印证,大量的鱼和鸟的形象说明古国的人们很有可能经历过鱼鸟图腾的阶段,显然,两个古文明的人们有着类似的宗教信仰和宇宙观念。
  但是,两件金器之间也有一个让人奇怪的区别,金沙的金带上只有三星堆金杖的一半图案,这说明了什么呢?
    两个极其相似的青铜立人其实也有些不同,三星堆的大铜立人的发髻是别起来的,而金沙的小铜人梳着辫子。对三星堆的研究显示,凡是头发扎成发髻的,都是身份较高的祭司。人们推测,梳辫子的可能代表着世俗权力的掌控者,这个不起眼的差别,暗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信息。有专家怀疑三星堆王国的覆灭,很可能就是由于这个梳辫子的和扎发髻的宗教的世俗的他们在权利分配上,发生了问题,最后发生了内部的争斗,争斗就形成了三星堆王国的分裂,其中获得权利最大一部分人,可能就是金沙村这个遗址的主人,他们从扎发髻那个人那里得到了宗教权利,并且在三星堆遗址的南面一点建了新的城市。
  金带图案的问题也因此得到了一种解释,由于来到金沙的人只是三星堆居民中的一个种族,所以他们只用了图案的一半。
 不论这种猜想是否准确,金沙遗址的出土终于解开了一个巨大的疑惑,三星堆文明并没有突然毁灭,至少它的一部分人转移到了金沙一带,延续着从前的习惯和记忆,这些神秘的先民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智慧和勇气,在刀耕火种的文明初创时代,冲破地理条件的限制,积极地和中原文化乃至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进行交流,一种生气蓬勃的开放的文明在温暖湿润的成都平原上孕育生长,为后世留下了无比璀璨的文化成果。
  但我们相信,金沙的意义远不止目前所了解到的,还有很多文物仍然深埋在泥土里,它们也许能够揭示金沙自身的秘密,并且为三星堆之谜找到最终的答案。(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杜甫草堂游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