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课堂观察量表编制方法与过程

标签:
磨课课堂观察量表编制山东小学英语研修鲁子问教育 |
分类: 教育 |
山东小学英语研修已经进入磨课课例学习阶段,要求我就观察量表编制写一点说明。
全国8省初中英语研修的课例研究案例开发也进入量表编制阶段,也需求做一些说明。
于是,把基本完成的《磨课手册》中部分内容略加整理,选择了一个案例作为示范,写了这篇文字。
特分享。
抱歉的是,表格放进了就乱,只好以图片形式分享。
磨课课堂观察量表编制方法与过程
鲁子问
课堂观察是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很多维度进行课堂观察(在评价领域,甚至有一种360度评价法)。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往往只从教研活动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课堂观察,以发现问题是否解决。磨课是为了发现解决某一教学问题的教研活动,所以,磨课中的课堂观察应该围绕这一问题是否得到解决而进行。
磨课的课堂观察量表的编制应该基于以下步骤进行:
一、列出问题
列出我们计划通过磨课解决的教学问题。这是我们已经发现、经过聚焦、计划通过本次磨课解决的教学问题。
以下是青岛市洛阳路第二小学的问题:
分析归纳以上现象(本校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后,我们决定在本课例中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如何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如何提高课内外巩固训练活动的有效性。 |
二、选择维度
我们在磨课计划中提出问题之后,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案,并确定基本的解决方案。基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等维度(也可以是其他维度)中选择与我们计划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维度。
若这一方案主要是从教师角度解决,则必然需要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但若这一方案是从学生学习视角解决,则必然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若这一方案强调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则我们必然要观察课程性质;若我们关注课堂民主、关爱的文化氛围,则要观察课堂文化。
需要注意的是,对任何一节课我们都可以从所有维度进行观察,即使是磨课的课例也可从很多维度进行观察,但由于磨课组人数有限,我们建议适当聚焦到2-3个观察维度上。
以下是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确定的问题解决对策:
1、树立教师的“课标意识”和“问题意识”。通过研修养成教师不断学习课标,以课标为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的习惯;始终追踪“高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高年级有效巩固训练活动的开展”这两个问题,关注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引领课外学习,促进学生课内外学习的整合。 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两个问题的追踪解决,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强化。 3、提高巩固训练活动设计的有效性。提高教师对巩固训练活动的认识:巩固训练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通过巩固训练活动的开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指导教师下一环节教学活动的设计。 |
显然,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包括教师教学(是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否开展有效巩固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巩固学习是否有效)两个大的维度。
三、确定观察点
在确定观察维度之后,我们可以则应该确定观察点。我们可以参考LICC框架本身提供的观察点示例,更要结合我们的问题解决方案选定观察点。我们可以选择很多观察点,但对于磨课,我们建议聚焦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有效性上。
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的问题解决方案有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两个维度,可以确定两个维度的四个观察点:教师是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效?教师是否开展有效巩固活动?学生的巩固学习是否有效?
确定观察点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观课教师多少、观察活动发生的时间(若观察的活动同时发生,就必须分开进行观察)、观察与记录的难度,决定是否适当整合观察点,比如:教师是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是否有效可以适当整合为一个观察点,教师是否开展有效巩固活动、学生的巩固学习是否有效可以适当整合为一个观察点,因为这两个内容不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可以由同一组进行观察。本课例的自主学习活动较多、而且也是本课例的重点,所以分开进行观察更有助于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由此,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的课堂观察点最后确定为三个:
观察点 |
从学生行为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 |
从教师行为观察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与促进 |
巩固训练活动的有效性 |
选择观课维度和观察点时,可以参考崔允漷教授设计的LICC课堂观察框架。
四、选定观察项目
在确定观察点之后,要确定观察项目,也就是在课堂观察中具体观察什么行为、什么变化。
在磨课中,观察项目的确定要基于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也就是经过集体研讨后的教学设计,对教学设计中的每一教学活动、每一学生生成预设,都有设计到观察项目中去,分配到不同的观察点下。比如教学设计中有一个唱歌导入活动,这个活动属于巩固活动,那我们就应该在巩固观察中设计这一项目:导入阶段的歌曲是否起到巩固作用?
若一项活动不需要观察,这项活动的合理性就值得怀疑了,因为这项活动可能就不是我们解决计划问题所需要的。假若我们设计一个单词跟读活动,但这个活动不属于自主学习,也不属于巩固复习,那么,这个活动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不是我们解决计划问题的活动。我们就应该将这个活动改为: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需要运用的单词进行朗读、拼写。这样就把一个无助于计划问题解决的活动,变成了一个有助于计划问题解决的活动,然后就可以进行观察。
所以,观察项目的选定本身可以反作用于磨课的教学设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教学研讨时,要讨论观察量表的编制的原因。
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确定了以下观察项目:
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观察项目: 学生在课前是否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 学生在课中是否了解老师的任务要求?是否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是否主动提出自己的观点,大胆质疑?是否进行体验学习?是否有合作和探究的活动?是否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促进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是否能对所学内容主动复习和归纳? 在下课时是否有课后继续完成任务的兴趣和态度? |
对于教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行为,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确定了以下观察项目:
教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观察项目: 课前是否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网站等)? 课中是否尊重学生的体验需求,并且给学生提供体验学习的机会?是否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教师评价能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 课后作业是否体现自主性?能否给学生的课外探究提供空间? |
对于巩固训练的教学与学习行为,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确定了以下观察项目:
巩固训练观察项目: 在不同教学环节,巩固训练了哪些知识?采用什么活动形式? 巩固训练活动是否有层次性?若有,有哪些层次性? 巩固训练活动用时是否合理?巩固训练的效果是否达到? |
五、设计量表
在确定观察项目之后,我们就可以将其设计为便于记录的表格,这样就完成了量表初稿的设计。
然后我们应该在第一次课堂观察时进行量表试用,发现观察维度是否合理,观察点与观察项目是否足够,量表是否便于记录。然后根据需要,对量表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再在第二次课堂教学时,正式用于课堂观察。
以下是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最终确定的观察量表。
若希望理解青岛洛阳路第二小学课堂观察量表的使用情况,请阅读《磨出好课—小学英语卷》该课例的观察记录和观课报告。